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板栗光合生理的研究Ⅱ.板栗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板栗密植园光合效能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得知:稀植树在日照较长的夏季净光合强度日变化曲线比常规的双峰曲线多一高峰,即在中午出现一小高峰,故为三峰曲线型。密植园栽植密度较大时,中午净光合强度常出现负值。地势较低的园片常因通风不良、气温增高,致使呼吸强度加大,净光合强度减低。在夏日树冠稀疏的丛状形整枝树,树冠内部枝叶由于有外部枝叶的遮护,温度较低,因而比树冠外部净光合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成年代大豆品种光合速率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具有高光效和农艺性状优良的大豆种质资源,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育成的140份大豆品种进行了光合速率和农艺性状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不同年代品种在始荚期(R3)、始粒期(R5)、鼓粒期(R6)3个时期光合速率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各熟期组间光合速率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但熟期组内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可以从不同熟期组中筛选光合速率高的材料作为高光效、高产优异的品种资源利用,例如:黑河27、黑河38和黑农41等品种;生育日数有缩短趋势;株高和主茎节数有增加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随年代递增,是产量随年代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6.
南黄大麦光合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玉米光合性状的相关性及遗传机制,利用2个不同遗传背景的F2群体对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10个光合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及QTL分析.在相关性分析中,对于Y群体,叶绿素质量分数a、叶绿素质量分数b和叶绿素总质量分数3个性状在不同时期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对于R群体,这3个性状在不同时期的相关性极显著,达到高度相关.对于其余性状间的相关,两群体表现一致性高.同一时期的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和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间为高度相关,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的相关、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相关、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相关为高度相关,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的相关为中度相关,叶绿素质量分数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间均为弱度相关.在QTL分析中,对于Y群体,五叶期检测到控制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叶绿素总质量分数的QTL各1个,位于第4染色体的umc2391-mmc0371之间,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8.65%~9.87%;乳熟期检测到控制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叶绿素总质量分数的QTL各1个,位于第10染色体的mmc0501-bnlg1451之间,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77%~6.93%;散粉期检测到1个净光合速率QTL,1个气孔导度QTL,2个胞间CO2浓度QTL,2个蒸腾速率QTL,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64%~7.73%.对于R群体,五叶期检测到3个叶绿素a质量分数QTL、2个叶绿素b质量分数QTL、3个叶绿素总质量分数QTL,其中1个控制叶绿素总质量分数的QTLqRFCt-1-2贡献率超过10%,为主效QTL;乳熟期检测到2个叶绿素a质量分数QTL、3个叶绿素b质量分数QTL、2个叶绿素总质量分数QTL;散粉期检测到2个净光合速率QTL,1个气孔导度QTL,1个胞间CO2浓度QTL,1个蒸腾速率QTL,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79%~9.24%.2个群体没有检测到"一致性"QTL,而且单个QTL的贡献率较小,说明光合性状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理复杂,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选取102份遗传基础广泛的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在油菜初花期使用便携式光合仪6400XT测定光合生理指标,分析102份骨干亲本的光合指标变异情况,运用相关分析探究影响油菜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同时选取8份代表性材料在苗期和初花期分别测定光合日变化,进一步探究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的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2份材料净光合速率变化呈现正态分布,最大净光合速率值为38.15μmol·m-2·s-1,最小净光合速率值为11.53μmol·m-2·s-1,根据净光合速率大小频率分布将102份材料分为4大类,第Ⅰ类8份(>31.53μmol·m-2·s-1),第Ⅱ类53份(22.53~31.53μmol·m-2·s-1),第Ⅲ类33份(17.53~22.53μmol·m-2·s-1),第Ⅳ类8份(11.53~17.53μmol·m-2·s-...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机采棉品种单叶、群体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高产采棉品种单叶、群体光合特性,筛选个体及群体高光效品种,为机采棉产量遗传改良提供种质资源及理论支持。【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先驰st-303二氧化碳分析仪,分别测试5个不同类型机采棉品种花铃期的群体光合、单叶光合性状指标以及产量性状相关指标,进行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群体光合、单叶光合性状均与产量性状指标呈正相关,但群体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强于单叶光合性状;群体光合有两个峰值,分别在12:00~14:00及16:00~18:00两个时间段,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上、中、下部单叶光合性状指指标存在差异,中、下部位叶片与产量相关性强于上部叶片与产量相关性,其中中部叶片单叶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与产量性状存在显著相关;17N11号群体光合速率、单叶净光合速率均是最高,分别为3.64gCO2/(m2·h)和36.8 μmol/(m2·s),17N6号次之,为34.5 μmol/(m2·s)。【结论】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光合性状具有较强相关性,中部叶片单叶光合性状指标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强于上部及下部,17N11号与17N6号单叶及群体光合性状各指标合理,产量也相对较高,可作为高光效高产机采棉品种资源,为高光效、高产机采棉育种提供核心亲本。  相似文献   

10.
郭振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27-2828,2847
选用豫麦47(紧凑型)、豫麦34(中等紧凑)及山东优麦3号(松散型)3个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用光合测定仪测光合速率、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用叶面测量仪测叶面积等方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小麦的株型对其光合性状及光合环境的影响较大,株型紧凑的竖叶型品种较株型松散的披叶型品种在光照强度、消光率、光合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株型优势.竖叶型品种下部叶片的受光较披叶型好,单位叶面积消光明显低于披叶型品种,可以充分发挥下层叶片的光合潜力,延长功能期,对植株健壮生长有利.因此,在选择高产品种时,株型对搭建高产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板栗支链淀粉含量的双波长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果果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对光度测定的最佳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进行了详细考察。选择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0nm和695nm,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15nm和475nm。样品测定时应进行脱脂脱糖处理,直链淀粉浓度在5~60μg/mL、支链淀粉浓度在5~140μg/mL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嫁接时期与方法对镇安大板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了规范板栗嫁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6、2007年,在板栗主产地镇安县采用插皮接、劈接和切接3种方法进行了板栗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研究了嫁接时期与方法对板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陕南山区,于3月30日至4月10日采用插皮接,成活率在88.6%-93.0%,当年平均抽枝长度132.9cm,效果较好。[结论]插皮接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碘比色法分别测定板栗果仁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双波长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都好,栗仁中可溶性糖和脂类存在可使测定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14.
用7个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新品系对特早熟系列新品系鄂栗1号、0212、0213进行了授粉结实试验,研究了其授粉结实特性。结果表明,3个新品系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结实率分别为75.0%、58.3%和62.5%;人工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分别为37.5%、33.3%和37.5%;雌花隔离不授粉(孤雌生殖)坚果无种仁;人工异花授粉结实率高,但不同组合间差异较大,在50.0%~100.0%之间。10个新品系互交结果还表明,花粉生活率达到15.8%时即可作为授粉品种,坚果单粒重性状可以遗传,板栗种子直感现象明显,选配适宜的授粉品种可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坚果单粒重。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板栗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年生实生苗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持续干旱和水分梯度控水两种条件下 ,对苗木的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板栗的SOD、POD、CAT、APX具有协同作用,从而有效清除植株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提高了苗木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但从O_2.产生速率来看,在胁迫后期O_2.产生速率开始大幅度上升,说明此时,整个清除自由基防御系统的防御能力已经开始变弱了,推测可能是自由基的过量生成,超越了防御系统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施丰乐”对板栗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降水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不同处理对板栗全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mg/L浓度的“施丰乐”溶液,可以提高板栗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在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对提高板栗产量很有效.  相似文献   

17.
选连续三年发生空苞率达90%的树为材科,对其胚眙发育进程进行了观察,并与连续三年不发生空苞树作比较。结果表明:板栗空苞发生的原因在胚胎学上有如下几方面,大孢子母细胞发育停止,减数分裂不能正常进行;成熟胚囊结构异常,卵细胞、助细胞解体;传粉受精不良导致受精作用异常;原胚早期敗育、胚乳败育、胚发育中止及部分空苞中种子的子叶不发育等?鄄熘谢狗⑾?总苞及子房外形的大小与胚珠发育进程之间有密切关系;另在珠形胚时期,一个子房内发育胚珠与退化胚珠在外形大小上也有明显差別。  相似文献   

18.
为突破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瓶颈,对板栗进行大砧高接换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换种成活率较高,约88.4%,与对照本砧嫁接(93.2%)仅差4.8%;不同样地间板栗的树冠生长参数差异较小,试验地中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分别为3.0、3.7 m;各样地的雄花数均大于雌花数,板栗的结果数主要取决于雌花数的数量;进行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单株产量逐年增加,嫁接后第4年单株产量达5.5 kg,比对照本砧嫁接的产量增加了近7倍。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不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还为推广优良品种,实行低产林改造,树体矮化,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等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并探讨了部分板栗良种间的授粉结实特性以及不同亲本对板栗结实率、空苞率等的影响。人工授粉杂交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杂交,座苞率、落苞率有较大差异,结实率、空苞率、坚果数/结实苞在不同杂交组合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红栗×河北短丰’结实率最高,空苞率较低,其次为‘雄花败育×河北短丰’以及‘沂蒙短枝×河北短丰’,‘垂枝栗×河北短丰’和‘红栗×垂枝栗’结实率最低,空苞率却最高。同一父(母)本不同母(父)本间由于亲和性不同也使杂交结果差异较大,以‘河北短丰’为父本的四个杂交组合和以‘红栗’为母本的两个杂交组合中,母(父)本不同,结实率、空苞率乃至坚果数/结实苞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板栗总苞的生长发育和其内部是否有坚果关系不大。根据试验结果,板栗父母本间亲和性好,则空苞率低,结实率高,因而亲和性好的授粉树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栗树芽内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栗瘿蜂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栗树芽内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栗瘿蜂性状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在所测的7个栗树品种中,阳山油栗芽内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栗瘿蜂虫瘿百分率为最低.而日本栗芽内酚类物质含量最低,其栗瘿蜂虫瘿百分率也就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