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晚熟白肉枇杷品种‘贵妃’为材料,研究不同结果母枝的性状对自然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疏果的情况下,梢长和叶片数是影响春梢果实穗重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其中梢长是影响夏梢果实品质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叶片数是影响夏梢坐果的主要生物学指标.贵妃枇杷生产上采用不疏果的栽培措施,若以春梢作为结果母枝,宜选择粗度大于0.9 cm、长度大于20 cm、叶片数为15~19的枝条;以夏梢作为结果母枝,则宜选择粗度大于0.7cm、长度大于30 cm、叶片数大于20的枝条.探讨不疏果条件下白肉枇杷贵妃的果实品质,认为运用贵妃的优良性状,辅以选用优良结果母枝,贵妃枇杷不采用疏果技术而生产优质果的栽培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温州蜜柑结果类枝条与坐果率、果实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  陈欢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2):213-216
【目的】研究温州蜜柑的树相指标,为柑橘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1年生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研究温州蜜柑结果母枝、结果枝类型与坐果率、果实横径的关系。【结果】结果母枝长度为0.13~46.50 cm、粗度为0.12~0.92 cm,随着结果母枝增长和增粗,单位母枝上有叶结果枝数增多,有叶结果枝坐果率高于无叶结果枝坐果率;结果母枝粗度≤0.20 cm时,其上有叶结果枝坐果率和无叶结果枝坐果率均最高,结果母枝长度≤10.0 cm时,有叶结果枝坐果率最高,但结果母枝粗度、长度与有叶、无叶结果枝的坐果率相关性均不显著;叶数为1~3片的有叶结果枝结果数量最多,占结果总数的87.6%;结果母枝粗度、长度分别与其果实横径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但果实横径与结果枝叶数相关性不显著;有叶结果枝比无叶结果枝的果实普遍较大。【结论】温州蜜柑以粗度和长度较小的结果母枝为主,但粗壮的结果母枝能抽出较多的有叶结果枝,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横径,生产上要注意粗壮结果母枝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融安金柑结果母枝的培养及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分析融安金柑结果母枝枝梢长度和粗度、叶片数与开花坐果及果实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母枝粗度与长度、叶片数达显著正相关。坐果量与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和叶片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母枝粗度对坐果量影响最大。顶端坐果量只与枝梢长度有显著负相关,与枝梢粗度、叶片数无显著相关性;而侧芽坐果量与枝梢长度、粗度、叶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且与枝梢长度相关性最明显。[结论]该研究对融安金柑结果母枝的培养及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仙进奉荔枝是近年推出的优质晚熟新品种,在中晚熟荔枝产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有待研发。拉枝是一种重要的果树整形修剪手段,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利于开花结果。探究不同拉枝处理对仙进奉荔枝的影响,为仙进奉荔枝拉枝技术的应用和稳产丰产技术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以 4 年生仙进奉荔枝为材料,设置直立(不拉枝,CK)、水平(90°)和下垂(110°)3 个处理,统计处理后枝梢生长量、成花率和座果率等指标。【结果】与直立处理(CK)相比,下垂和水平拉枝处理对第 1 次、第 2次梢营养生长影响有限,但能延迟第 3 次梢(末次秋梢)萌芽 7 d 以上,同时显著减少末次秋梢萌芽数目,且以下垂处理的抑制效果最强。末次秋梢老熟时,拉枝处理枝条直径略低于直立处理(CK),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下垂和水平拉枝处理均可有效将末次秋梢长度控制在 15 cm 左右,促生中短枝,利于开花坐果。翌年春季,下垂和水平处理枝组的成花率和座果率显著高于直立处理(CK),其中下垂处理枝组成花率达到 100%,且全部为纯花穗、花穗质量高;直立处理(CK)枝组产生较多带叶花穗。各处理枝组的花穗长度无显著差异,但拉枝处理可显著降低花穗基部直径、抑制花穗旺长。雌花盛开后 50 d,下垂和水平处理枝组座果率分别为 9.81% 和7.61%,显著高于直立处理(CK,5.54%)。【结论】下垂和水平拉枝可有效控制仙进奉荔枝结果母枝徒长,改善成花质量,显著提高座果率,以 110°下垂拉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桂味’荔枝采后基枝修剪程度对采后枝梢生长和次年结果的影响,对指导荔枝采后修剪管理,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田间调查‘桂味’荔枝采后基枝3种不同直径粗度范围(Φ≤5mm、5mm<Φ<10mm和Φ≥10mm)的修剪口共143个,测量其上抽生的216条枝梢生长及结果状况。结果显示,修剪口上抽生的采后枝梢数量、构成单条枝梢的梢次数、枝梢长度、基部径粗、复叶张数、小叶片数及挂果粒数均随其直径增加而增加,尤其以枝梢长度(平均10.64cm增加至平均16.94cm和平均29.70cm)和挂果粒数(平均0.72粒增加至3.35粒和12.61粒)增长最为显著。此外,同梢次结果母枝生长状况和挂果粒数也随修剪口直径增加而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桂味’荔枝采后修剪口径粗显著影响其采后枝梢的生长和次年结果状况,采后基枝修剪到Φ≥10mm粗度,更利于‘桂味’荔枝丰产稳产和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荔枝优良结果母枝形态指标与高产稳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山鸡嘴荔枝与灵山香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个品种荔枝的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叶片数、抽梢与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鸡嘴荔粗度为0.44~0.56cm,长度为11~26cm,叶片数为20~59张为好;灵山香荔粗度为0.30~0.50cm,长度为20~25cm,叶片数为21~63张为好。  相似文献   

7.
调查水晶蜜柚成年树的结果母枝长度、粗度以及有叶结果枝长度、叶片数情况,分析其着果关系。结果表明,结果母枝长度在10~30 cm着果数(比例为70.10%)和有叶结果枝(比例为74.23%)最多;结果母枝粗度在0.5~0.8 cm、>1.0 cm时着果数(比例为82.72%)和有叶结果枝(比例为77.00%)最多;有叶结果枝叶片数在1~8片结果枝最多,着果数(比例为72.00%)也是最多的;有叶结果枝长度在5~15 cm果枝数与着果数(比例为57.00%)最多;母枝长度、粗度与有叶果枝结果数无显著性相关;有叶果枝叶片数与结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98**,p=0.000);有叶果枝长度为5~15 cm时,果枝数与着果数最多,但有叶果枝长度与果枝数和挂果数无显著相关性,果枝数与挂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98**,p=0.000)。综合可得,水晶蜜柚结果母枝以长度<30 cm、粗度<1.0 cm的枝条为主,有叶结果母枝主要是长度<15 cm,叶片数<8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空中压条繁育的‘怀枝’大树为砧木与不同荔枝品种接穗进行高接换种,筛选与‘怀枝’嫁接表现亲和性好、果实性状优良的荔枝接穗品种,为我国荔枝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25年生‘怀枝’大树作砧木,用‘新球蜜荔’‘琼荔1号’和‘桂味’等35个荔枝品种(优株)作接穗进行改良切接法高接换种,嫁接4年后根据嫁接成活率、嫁接口愈合状况、生长势及叶片颜色综合评价砧穗组合的亲和性,并测定分析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筛选适合‘怀枝’高接换种的荔枝品种。【结果】在‘怀枝’与不同荔枝品种(优株)砧穗组合的亲和性指标中,成活率、砧穗比和田间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9.44%~66.43%、1.02~1.24和1.88~2.22。其中,‘新球蜜荔’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且显著高于‘桂荔1号’‘北通红’和‘英山红’(P<0.05,下同);‘荷花大红荔’的砧穗比最大,且显著高于‘GLL-2’‘桂荔1号’和‘琼荔1号’;‘妃子笑’的田间亲和力常数最大,且显著大于‘新球蜜荔’‘琼荔1号’和‘糯米糍’。在生长量指标中,砧木直径、接穗直径、接穗长度和分枝级数在嫁接4年后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脆皮金柑在当阳市的抽梢和开花结果物候期、春梢结果母枝所开花的坐果率和春梢结果母枝长度、粗度以及结果枝类型的分布。结果表明,脆皮金柑春梢萌芽期在3月上旬,停梢期在4月上旬;夏梢萌芽期在6月下旬,停梢期在7月下旬;秋梢萌芽期在8月中旬,停梢期在8月下旬。第1批花开在6月中旬,主要开在春梢上,花量大;第2批花开在7月下旬,主要开在夏梢上,花量较少;第3批花开在8月中下旬,花量很少,且开在夏梢上。第1批花的坐果率为9.87%。粗度在0.21~0.35 cm之间、长度在6.1~12.0 cm之间的春梢结果母枝数量最多,分别占结果母枝总数的76.2%和50.9%。春梢结果母枝长度在18.0 cm范围内,随着母枝长度增加单位母枝上的有叶结果枝数量增多;结果母枝长度为6.1~12.0 cm,单位母枝上无叶结果枝数最多。结果母枝粗度在0.5 cm范围内,随着母枝粗度增加,单位母枝上有叶结果枝数和无叶结果枝数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初结果林分树体结果母枝性状变化规律与结实能力的关系,为科学控梢、培养结果母枝及提高种实产量提供依据。  方法  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源村香榧初结果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树势间和层面间的结果母枝性状、结果母枝粗度及长度区间分布、枝叶矿质元素质量分数与结果指标的关系。  结果  中庸树的结果母枝粗度最大,其结果母枝长度显著高于弱势树(P<0.05);不同树势树体的混合芽比例和坐果率差异显著(P<0.05),弱势树的混合芽比例和坐果率较高,强壮树的混合芽比例和坐果率较低;树冠上层的结果母枝粗度和长度最大,下层最小(P<0.05),混合芽比例和坐果率在不同冠层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而且在不同树势的树体间表现不同,其中坐果率在中庸树和弱势树体的树冠下层最高;结果母枝粗度1.91 ~ 2.50 mm、长度5.51 ~ 8.70 cm的2代果总数和膨大果数量最多,且坐果率与结果母枝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此外,在枝叶矿质营养特征方面,不同树势树体枝叶的氮质量分数之间差异显著(P<0.05),6月中庸树势树体枝叶的氮质量分数最高;钙质量分数与结果母枝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坐果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  生产实践中,培养中庸树型,适当控制结果母枝长度和树体高度,有利于香榧坐果率、混合芽比例的提高;保留粗度1.91~3.10 mm、长度5.51~11.90 cm的结果母枝,对提高香榧坐果率、产量有重要意义;施钙肥,对促进香榧种子生长和提高坐果率有重要作用。图3表8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