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杉木无性系扦插繁殖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扦插基质、原株年龄、采穗部位、穗条长度、扦插深度和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杉木无性系之间,扦插生根及生长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扦插基质、原株年龄、采穗部位和穗长、扦插深度和时间,对杉木扦插成活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①蛭石插床有利于插穗生根,但苗高生长以混合土为基质的插床为好;②无性系的生根能力、苗高和根径的生长量与原株年龄的关系表现为1年生>3~5年生>15~20年生;③根径处插穗的生根率、侧根生长量及苗高,分别比苗高1/3处的插穗大11.8%~18.6%,3.4%~9.8%和14.7%~25.7%;④穗长以10~12cm为宜,扦插深度为穗长1/2为好,扦插时间选择在12月份为佳.  相似文献   

2.
1995年对伊犁州19个引种杨树主栽品种进行扦插育苗试验,通过对1年生苗木地径、苗高随机抽样调查后进行方差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伊犁州19个杨树引种品种的苗高、地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年生扦插苗苗高及地径最大差距可达1.04 m、0.83 cm。其中,生长最快的品种有78-8、优胜003、格氏、中林23等4个,其苗高平均为3.22 m,地径平均为2.36 cm;生长较快的有78-133、中林、沙兰杨等12个品种;表现最差的是斯大林、加小×俄9#、健227等3个品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穗条年龄、扦插季节及外源激素对竹叶榕扦插育苗的影响。试验表明,对竹叶榕苗木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的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外源激素>穗条年龄>扦插季节;外源激素对竹叶榕扦插成活率、苗高及地径有极显著影响,穗条年龄有显著影响,扦插季节没有显著影响。选取2~3 a苗龄竹叶榕穗条在春季用50 mg/kg的ABT2号生根粉处理,扦插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竹叶榕扦插育苗成效。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比试验设计,探讨了插穗的取用部位、插穗长度、浇水方式、覆膜和不同扦插密度对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影响,为繁育优质苗木提供技术支撑。条材截取的部位属中部插穗成活率及生长量最高,苗高达到2.9~3.1m以上,地径达到2.7~2.8cm以上,成活率达到94.5%~96.1%以上。插穗截取长度为15~30cm,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成活率方面没有差异,同属一个显著水平,与长度10cm差异极显著,截取长度15cm最好。灌沟浇水试验比对照大水漫灌能提前发芽出苗4d左右,苗期延长5d左右,有利于保全苗和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出苗率比对照提高8%左右。覆黑地膜比对照提前出苗天数为3d,出齐苗相差为5d,出苗率比对照相差10.2%,苗高相差0.3m,地径相差0.4cm,锄草人工费减少100%。扦插密度影响苗木生长量和苗木成苗率,以59489株/hm2密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以沙棘3个品种辽阜1号、实优、中国第一代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采取小区试验对照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水质、不同施肥量、不同插穗节数以及不同林龄插穗母树条件下对这3个品种嫩枝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增加草炭和牛粪的基质有较强的持水性,提高了嫩枝扦插的成活率;方塘水比深井水更有助于苗高的生长;加大施肥量的苗高、地径均高于常规施肥的苗高、地径;插穗母树的林龄在2~3 a为宜;3~6节插穗有较高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6.
杉木无性系不同扦插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两年采用5种不同密度对杉木无性系进行了扦插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密度对杉木无性系苗高、地径、单位面积出苗率、生物量和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扦插密度间苗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地径生长量、单位面积出苗率、生物量和根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最佳的扦插密度为100-120株/m^2,此范围的扦插密度能使投入产出比、苗木质量、单位面积出苗量和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杨树扦插苗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富裕县苗圃的杨树扦插苗施肥试验发现 ,施肥能促进苗木的高、径生长。施肥最理想比例为N2 P3K4 、Ν2 P4 K3和N3P1K3,高生长最大可比对照提高 2 6cm ,增幅 19.4 % ;径生长最大可比对照提高 0 .11cm ,增幅 9.7% ,并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不同穗条类型、长度的欧洲云杉扦插苗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欧洲云杉扦插穗条选择和扦插苗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2种穗条类型(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嫩枝)、3种穗条长度(5 10、10 15、15 20 cm)的嫩枝扦插苗从移植当年到第3年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情况。[结果]2种穗条类型扦插苗间的移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不显著,但移植后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扦插苗的苗高、新梢生长量、地径、侧枝数、冠幅、鲜质量、干质量差异显著,都是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扦插苗大于嫩枝扦插苗。3种长度扦插苗的移植成活率、保存率的差异均显著;其中,15 20 cm长度穗条扦插苗移植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分别是98.00%和86.00%,不同长度穗条扦插苗移植成苗率逐年下降,而且与穗条长度有关,弱小穗条获得的扦插苗成苗率低;5 10 cm的扦插苗移植成活率为46.00%,到第3年时保存率仅为23.33%,且移植后苗高、新梢生长量、地径、侧枝数、冠幅、鲜质量、干质量的差异也显著,且都以15 20cm穗条的扦插苗值最高,10 15 cm穗条的扦插苗次之,5 10 cm的扦插苗最小。嫩枝带硬枝扦插苗的苗木质量指数(QI)是嫩枝的7.74倍,15 20 cm穗条的扦插苗质量指数(QI)是5 10、10 15 cm扦插苗的5.47、5.23倍。扦插苗地径初始值与移植当年地径、苗高初始值与移植当年苗高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扦插苗最初的生根状况和穗条质量影响后期培育过程中的存活和生长,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扦插苗和15 20 cm穗条的扦插苗不仅移植成活率、保存率高,而且生长量、生物量、质量指数都比短而弱小穗条的扦插苗高。  相似文献   

9.
以生根剂类型、插穗选取部位、插穗长度、插穗直径等为试验因素,对半枫荷进行4因素3水平的扦插繁殖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水平对半枫荷扦插繁殖的影响,以期为人工无性繁殖半枫荷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根剂类型、穗条选取部位、插穗长度、插穗直径均会影响半枫荷的扦插成活率,且影响序为:生根剂类型(A)>穗条选取部位(B)>插穗长度(C)>插穗直径(D)。选择采自半枫荷母树基部萌出的穗条制作成长度为6cm、直径0.5cm的插穗,并使用300mg·L-1的ABT生根剂溶液对插穗进行处理,扦插成活率可达91.11%。采用恶霉灵代替高锰酸钾对扦插基质进行杀菌消毒,扦插成活率可提升至93.33%。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高度等级的杂交相思实生苗作扦插母本,通过对萌条数量、扦插成活率、苗高、地径、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试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高度等级实生苗木作母本与萌条数量、扦插成活率、苗高、地径、根系生长及生物量差异显著;定植的母株越高,扦插苗成活率越高,扦插苗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