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通过北京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全面总结,旨在把北京开展保护性耕作取得主要经验和成果全面提炼升华,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与从事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人员共同探讨,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技术指的是以保护土壤、环境,减轻水土流失为目的的一系列保护性的种植制度相关的配套栽植技术,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水田耕作的意义重大,因此需要充分认识水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加强其相应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文章简单分析了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对其具体内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正在力推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博乐市作为新疆地区重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市之一,自2007年起乌镇就已经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初期试验与探索。2007年在小麦成熟后分别进行免耕大豆、青储玉米、油葵等农作物,大规模地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因此,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技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桦甸市推广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掌握好如下方法,分别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应用范围;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使用种植模式;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种植方式;推广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更好的实施技术要点,实施各项技术内容,即机械化收获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施肥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机械化除草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机械化深松技术。为桦甸市玉米可持续生产,达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本地区推广实施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问题在耕作技术和栽培措施中加以改进,使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1青海省保护性耕作开展的基本情况及成效自2000年起,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在部分地区农机站的协助下,开始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湟中县被农业部确定的青海省首个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措施,是农作物现代一体化的新型耕作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结合地区土壤的自然条件较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宣传、政策引导可得到大面积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业界,也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称之为“免耕法”,随着它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现阶段认为,这项技术只能适用于特定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土地。保护性耕作最大的优点在于能保土、保水。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特点,详细论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市场也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中,农业耕作给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推广使用保护性耕作这种方式,它具备了保土、保水等良好的生态效益,是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但是目前,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效果并不好,许多农民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保护性耕作的内容特点,详细论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是按照作物的栽培要求,利用秸秆及残茬覆盖土壤,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并适时深松的一种耕作技术。另外,发展并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能使资源得到节约与与循环利用,并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同步发展,它能把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可实现生态与农业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与结合,所以,大力地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应是各级政府机构与部门不可推卸的重要工作责任。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2007年开始在湟源县进行试验推广,根据试验情况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益,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随着政策和投入上支持力度的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已被国家确定为北方旱作农业省区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榆县是典型的风沙干旱地区,探索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介绍了通榆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现状,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6大问题挑战,提出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从河南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及现状,提出了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推广4种技术与推广模式,阐述了河南省今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亟待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持续农业发展的研究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其在推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分析,设计出推广方案,以期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西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宣传、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领导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推进对策,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省的推广及适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宜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农业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曹卫军  赵鑫 《吉林农业》2010,(11):151-151
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随着推广面积的扩大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免耕只能适应部分土壤和自然条件,保护性耕作的最大功能是保水、保土,故在1980年以后称之为保护性耕作。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免耕种植小麦试验示范,90年代初期开始有规划的进行系统的研究与示范。21世纪初,吉林市地区开始出现玉米垄侧保墒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小面积应用,随着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对保护性耕作的重视,吉林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增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护性耕作是在变革传统耕作制度的基础上走出的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环境改善的新路子.文章针对黄陵县2002-2003年示范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及2003-2009年大面积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情况,经过比对和研究,从经济效益、节水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前景、技术模式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