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设施栽培蔬菜品种 ,在荷兰等发达国家 ,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有较广泛的应用。这种栽培方式是利用番茄的生长特性 ,充分发挥植株无限生长的潜力 ,人为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通过规范化的栽培管理和环境控制 ,延长番茄生长期和采收期 ,减少翻耕、播种、育苗、移栽等重复劳动 ,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生产能力 ,是一种先进的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番茄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和经济水平 ,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宜采用越冬栽培方式 ,一般在夏末到秋初育苗…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户的问卷调查,对番茄新品种、新技术的采纳意愿、行为以及推广扩散措施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农户对高品质番茄品种的品质、抗病虫害性能较为认可,但选择番茄品种的影响因素和高品质番茄品种的匹配度尚需进一步提升;轻简化栽培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在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已经逐渐被农户认知,且推广程度较高;番茄种植  相似文献   

3.
番茄实用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土传病害如番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普遍发生。生产中可采用嫁接育苗,不但能有效地控制根部病害,而且番茄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并能节省用药成本,促进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尽可能提高玻璃温室的生产利用率,增加番茄生产效益,采用嫁接番茄岩棉育苗方法可缩短育苗时间。通过生产计划制定、品种选择、生产资料准备以及具体生产步骤总结了岩棉培育嫁接番茄苗技术,采用该技术不仅能克服连作障碍、降低病害,而且延长了番茄的采收期,提高了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桂林市春夏秋季番茄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桂林市番茄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并呈现出春、夏、秋季番茄种植区,延长番茄供应期,并提出了生产上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河套地区加工番茄栽培技术水平,提升加工番茄产品质量,形成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了1套适合河套地区的加工型番茄栽培技术规程,内容涉及种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田园清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通过穴盘育苗、膜下滴灌等技术措施,在提高加工番茄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缩减了种植成本,提升了加工番茄产业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棚番茄山地避雨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有效延长了番茄的生长期和采摘期,番茄产量达7500 kg/667 m2、产值达2.26万元/667 m2,实现了山地番茄生产的优质高产,已成为当地山区农民的致富好途径。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浙江金华地区大棚番茄山地避雨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姜守刚  邹慎茂 《蔬菜》2020,(4):36-38
为了能有效缩短番茄育苗周期,降低种子(苗)成本,在番茄生产中,根据番茄极易产生不定根的特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取材、苗床准备、扦插后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将番茄生长株上多余的枝杈剪下后进行扦插育苗的无性繁苗技术。不仅可缩短育苗周期,实现提早上市,并且能够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经生产实践,无性繁殖较种苗生产每667 m^2增收3396元,为番茄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宝刚  申领艳 《蔬菜》2020,(8):46-48
为解决张家口地区受气候因素影响,每年9—12月形成蔬菜空档期而无法保障持续供应的问题,延长当地温室番茄栽培时间,促进地区农业高效生产、农民快速增收,特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探讨高效、丰产栽培模式,成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施番茄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张家口地区番茄周年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对番茄品种抗性的特殊要求,同时高效利用国外优质良种、降低育苗成本,在采取嫁接育苗的基础上,应用子叶节或真叶节双杈育苗方式,可达到提高幼苗品质及增加育苗产量的目的。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在2020—2021年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季,应用工厂化番茄小苗龄嫁接及双杈育苗技术获得成功,通过对工厂化番茄小苗龄嫁接及双杈育苗的操作流程、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要点进行相关总结,为有意开展番茄工厂化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78~1982年,继前育成中、晚熟罐藏品种‘扬州24号’和‘扬州红’番茄之后,通过选择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并经连续三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82年的中型生产试验,现已育成罐藏和鲜销兼用的一代杂种‘绿杂一号’番茄,在扬州地区表现较早熟和稳产、高产,加工制酱和鲜食品质较好,可与上述中、晚熟品种配套生产,延长番茄供应和加工期,已通过技术鉴定和初步推广。本杂交组合的另一特点为其父、母本和一代杂种,均各具有不同的苗期标志性状,有利于亲本保纯及除去一代杂种幼苗中的假杂种,使其杂种优势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正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植株精细化管理技术是以吊秧栽培为基础,采取留杈增密、打杈打叶、落蔓等手段进行植株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连栋温室的光照、温度、空间等资源,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降低种苗成本、高产高效的目的。国外连栋温室番茄多采用周年生产的方式,可最大限度降低种苗和人工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在长季节栽培模式下番茄秧可长至十几米高,而番茄属蔓生性植物,操作不当易导致茎秆弯  相似文献   

13.
番茄叶霉病是我市温室(棚)生产番茄的一大病害。近两年来,经我市植保站试验与植保部门应用,B010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好,成本低,已受到蔬菜生产部门的重视。去年全市近郊用B010防治番茄叶霉病5000亩次。防治效果在90%。每亩成本2元左右。用此药剂防治病害后,对番茄、土壤、  相似文献   

14.
<正>大棚栽培是瑞安市番茄生产的主要方式,全年大棚番茄种植面积750hm2,但采收季节过于集中,效益不稳定。为进一步提高番茄栽培经济效益,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大棚番茄优质高效长季节栽培技术研究,以延长番茄生长期和结果期,改善蔬菜市场的淡季供应。1品种选择番茄长季节栽培生长期达8个月以上,应选用无限生长型品种,并具有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抗病性突出、长期结果性好、高产等特  相似文献   

15.
口感型番茄设施生产实用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口感型番茄?目前没有确切的定义,相对于目前市场上果肉厚、口感欠佳、贮藏期长的硬果番茄,它的主要特点是果实大小适中,风味浓郁,酸甜可口,适于鲜食,不耐贮运。生产口感型番茄成本较高,一是种子价格贵,二是产量相对较低,三是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口感型番茄适于城市郊区、生态园区生产,主要通过礼品盒、超市、电商平台等形式销售,售价是普通番茄的数倍至十几倍。期待育种专家育成更多口感好、抗病、高产的番茄品种,让更多的口感型番茄出现在百姓餐桌上。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平原和低海拔地区夏季高温季节番茄生产难度大,但长阳、利川、五峰等高海拔区域夏季气候凉爽,较适合越夏番茄生长。然而高山地区夏季雨水较多,多雨高湿环境易造成露地高山番茄病害发生严重,从而降低果实商品性,增加种植风险,采用避雨栽培不仅规避了风险,还延长了上市期,有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杨斌 《上海蔬菜》2022,(3):17-18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及用工成本的上涨,设施番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为提高设施番茄的生产效率和种植效益,作者以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实施为契机,在总结当地多年番茄引种经验和栽培试验的基础上,创建了大丰地区设施番茄优质轻简化栽培技术。该文从品种选用、集约化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设施番茄优质轻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刘峰 《上海蔬菜》2007,(3):73-74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延长,特别是冬春季大棚内温度低、湿度大,导致番茄灰霉病危害加重,常造成番茄减产10%~30%,严重甚至绝收,已成为番茄丰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当前生产上有多种类型的杀菌剂可用于防治该病,有的属于保护作用杀菌剂,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赣南设施大棚越夏茬番茄生产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从栽培技术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越夏茬番茄生产试验情况.结果表明,使用嫁接苗死棵率约9.8%,平均单株商品果数8个,折合667 m2产量为1920 k g,而实生苗生产因土传病害严重则完全绝收;667 m2产值8640元,比春茬番茄产值明显降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温室内采用袋式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番茄,1 hm2产量比同等条件土壤栽培的对比田番茄产量增加45%左右.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袋式无土栽培为番茄根系提供了疏松、通透性良好的伸展空间,能够促进番茄生长;可避免连作障碍和土传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提高番茄的产量与品质;便于水肥的控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对干旱地区的番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有效措施;可以在海岛、荒地等非耕地进行番茄生产,充分扩展生产空间;无需中耕除草,采用滴灌设施,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成本,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