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当代茶艺学的一门新的学科“茶席设计”在上海诞生以来,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它不仅成为上海培养高级茶艺师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成为全国各地培养高级茶艺师、茶艺技师和高级茶艺技师的必修科目。一些大学也同样开设了“茶席设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相似文献   

2.
《上海茶叶》2006,(2):44-45
2005年上海市茶业职业培训中心先后举办初级茶艺师班5个,中级茶艺师班4个,高级茶艺师班2个,初级茶叶审评班1个,中级茶叶审评班1个,总计学员380人次,经考核,平均合格率达93.6%。全国专家学者认为:高级茶艺师的培训,存技能上“有韵味、有意境、有创新、有水平”。并建议将上海的茶艺师的培训工作向全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茶席浅识     
在笔者所参加的2002~2003年度高级茶艺师培训课程中,有茶具组合、茶席讲解和茶会组织以及茶艺欣赏这些同茶席相关的内容;而且在最后的技能鉴定时,《茶席设计》是作为综合的、中心的考核科目来确立它在茶艺师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从美化、雅化生活的角度看,茶席的摆布又何尝不是人人可为的实用技艺呢?  相似文献   

4.
乔木森 《上海茶叶》2006,(1):F0003-F0003
在结满茶业职业培训累累硕果的2005年即将结束的时刻,由上海市茶业职业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上海市高级茶艺师培训班又于2005年12月14日在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现代化的茶艺实训室隆重举行了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5.
茶艺师离不开茶叶审评技术,但又不同于茶叶审评,他是将茶叶审评技术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把茶艺师的肢体语言和泡茶技术融为一体,重在茶艺师的泡茶过程和茶艺师的肢体动作,在泡茶和品茶过程中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既感受到了茶的芳香,品尝到了茶的美妙滋味,又陶冶了人的情操。  相似文献   

6.
申江 《上海茶叶》2006,(4):35-35
一、读林治《中国茶艺集锦》 去年年底,笔者欣喜的收到一位没具名的“朋友”,从北京惠寄林治先生的大作《中国茶艺集锦》。这是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第2版新书。从书中所注,系中国茶艺师培训丛书。  相似文献   

7.
《上海茶叶》2006,(1):42-42
2005年12月9日-16日,在成都市琴台路举办四川第三届茶文化活动周。内容有品、评、看、艺、玩,其中有十佳茶艺师大赛、巴蜀名茶展销、四川名茶馆评选、首届四川茶文化主题旅游开发研讨会和川茶国际化高峰文坛。出席茶文化活动的,有来自名地的茶艺题和茶文化研究专家等。  相似文献   

8.
《上海茶叶》2005,(4):47-48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对外培训中心6月底7月初,在杭州为日本开办初级茶艺师和初级评茶员两个班,学员共56人。培训内容有中国茶类、加工和审评、名优茶品质特征和审评要领、中国茶区分布与特点、茶的贮藏与保管、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等理论知识和操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领导亲切会见了参加培训的日本朋友。日本朋友表示,他们还将在今年四季度,组织更多的日本爱茶人来研究会参加技术职能培训。  相似文献   

9.
在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中,干旱土纳是其重点的研究课题之一。干旱土纲的壤质与砂砾质土壤,由于面积大、分布广,土地利用方向不同要求我们划分出来,土壤分类高级单元是制定土地规划、农业区划等方面的重要依据,砂砾质与壤质干旱土因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不同要求在高级单元中区分开一。土壤剖面特性的不同和质地的差为我们提供了区分的条件和依据。按照亚纲划分和各土类性质归并的原则,应以亚纲区分,这样干旱土纳划分为三个亚纲:高寒  相似文献   

10.
《上海茶叶》2006,(3):20-20
7月10日至11月上午,第六届国际名茶(绿茶)评比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参评的中国绿茶名茶95个,日本绿茶名茶16个,韩国10个,三国绿茶名茶审评共计121个。评审团专家5人:沈培和、徐永成、小泊重洋(日本)、郑仁梧(韩国)、刘栩(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日本中国茶协会组织日本的中国名茶的评茶员、茶艺师7人,专程到杭州观察学习国际名茶评比,用了10日全天。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在晚餐上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1.
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是培养植保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多年来,由于有害生物控制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一方面杀伤天敌,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对环境和食品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国内外对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日趋重视,并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植保科技人员在有害生物控制中,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高级科技人才,是我们教务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农学院围绕植物保护可…  相似文献   

12.
琴韵 《上海茶叶》2007,(3):43-43
6月29口上午,一场热闹非凡的“2007年春季茶道班结业联欢会”,正在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活动中心举行。学员共分3个班,初级、中级、高级,经过近4个月的学习,现有50名学员分别获得了各类结业证书。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我们在海口召开农药信息工作座谈会。回顾和总结2008年农药信息工作,共商2009年农药信息工作。下面我就农药信息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华木 《上海茶叶》2009,(3):38-39
最近,我在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参观学习。应伊尔库茨老年学校安斯里先生的邀请.我们一行去他家做客。 安斯里先生招待我们的是典型的俄罗斯“黑茶”。这种茶经过揉、卷、发酵和烘干等几道工序,泡出来的茶水具有一种特殊的色香味。  相似文献   

15.
应“国际茶叶博览会”的邀请,由上海市茶业职业培训中心培养的茶艺师一行六人,自费组成“中国上海茶文化访问团”,代表上海市茶叶学会于5月28日至6月7日赴美国参加5月30日-6月1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世界茶叶博览会”。  相似文献   

16.
生物防治技术在荷兰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食品蔬菜是一种优质、营养无污染的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在绿色食品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比较困难,如防治不当不仅会影响蔬菜产品的品质,而且会影响产量。今年我有机会到荷兰考察学习荷兰园艺生产技术时,发现荷兰在蔬菜生产中应用生防技术防治蔬菜害虫很成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荷兰的蔬菜主要是在设施内进行无土栽培,而且换茬时工作人员对温室进行彻底消毒,基本控制了土传病害,其他病害也很少发生。相对而言,虫害发生比较重。早在19世纪荷兰人就提出了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虫,他们认为用生防的方法不仅可…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工作 2 0多年的乡镇植保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 ,我深深认识到 ,要使自己能够适应植保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就得不断学习 ,不断给自己“充电”。《植保技术与推广》是我多年来学习参考的主要杂志之一。通过学习 ,我从期刊中汲取了不少专业技术“营养” ,受益匪浅。不但充实和提高了自己 ,还在工作中带来了许多社会效益。1 )增强了生态观念和综防意识。以前我们只重视化学防治 ,而忽视农业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等综合治理 ,对环境保护意识也比较谈薄。通过学习期利有关文章 ,进一步明白了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  相似文献   

18.
自1992年熊彼特·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之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学习的风潮,甚至不乏著名学者指出“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但我们回过头看时,就会发现,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变化无常的竞争格局,像IBM、GE、西门子等知名的跨国企业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就在于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不仅仅只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还将教育的观念和行为深植其中。杰克·韦尔奇、松下幸之助、柳传志、张瑞敏和任正非等之所以成为卓越的企业家,不仅因为他们是学习的先行者,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湖北植保》2005,(4):17-17
随着农技推广与农资流通的市场化进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信息资源、沟通渠道、知识水平、行为模式、商业技巧等方面都对农资企业和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农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农资市场营销研究生(MBA)课程班,将于2005年8月份在中国农业大学开课。  相似文献   

20.
我常有机会喝到速溶咖啡、速溶茶之类的方便饮料,但却很少留心它。在我答应为阎守和同志编著的《速溶茶生物化学》一书作序时才注意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