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特征与建设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征,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机遇。提出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要改变工作方法,实现4个转变;要用产业理论指导生态环境建设;要发挥科技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第一推动作用;要加强对各类生态工程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监管;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发展;要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现生态环境外部性成本内部化;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生态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综合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及生态 退化的现状,以恢复生态学、土壤侵蚀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提 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内容、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地貌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特征及主要生态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孟宪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22-18924,18954
通过对河北省旱灾情况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河北省旱灾成因主要是因为降水量少而不均匀,降水变率大,生态恶化,水资源贫乏,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河北水资源严重短缺是长期生态破坏的恶果,主要由于山区森林植被破坏和平原湖泊沼泽消亡。中古时代的河北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规模可观。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牧,恢复和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要加快设施和技术改造,推广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5.
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针对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等实际 ,从大力推广“坡改梯”,提高粮食单产 ;退耕还林还草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推广应用 ;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充分论述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目前生态环境现状下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生态修复的机理,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黄土高原是我国资源的主要分布区,特别是矿产品、核能源的生产地。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不但限制了本区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黄河中下游人民的生命和经济安全。黄土高原是华北的前哨,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使黄土高原的生态重建问题显得非常迫切。该区生态重建的进展程度及破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植被承载力与植被生态恢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植被承载力是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关系调控、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态植被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土地植被承载力对植被结构的影响,认为在大气降雨量为唯一土壤水分输入量的黄土高原,土地植被承载力决定了植物群落密度,直接影响植被结构.从植被地带和群落适应性原理、缓解土壤干旱、控制植被生产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生态恢复与土地植被承载力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建设必须优先考虑土地植被承载力,根据土地植被承载力进行植被生态恢复建设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实践和试验研究情况,提出了加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则与采取的相应措施,对恢复和建造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条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疆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智力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治理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并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的主要目标。以小兴凯湖为例,研究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背景下,如何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确保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水分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研究植物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是揭示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下植物对环境适应性机制的有效途径,因而开展植被水分生态与气候环境关系的研究,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生态自然修复与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环境不断恶化的压力。面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已积极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环境整治。介绍了恢复生态学基本理论及生态恢复的方法,并针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提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基本途径、目标、策略、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石琼 《甘肃农业》2005,(12):60-60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阐述了黄土高原实施生态修复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生态修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黄土高原在我国占据较大位置,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其生态治理对于构建西北地区以及全国生态安全屏障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更加系统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需要针对甘肃省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开展生态治理,结合区域差异性、区域地貌、生态功能定位以及经济发展进行全方位建设,旨在完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1黄土高原生态现状分析纵观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但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让人们不得不重视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但是自然和人为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城市是环首都经济圈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从环首都经济圈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性入手,分析了环首都经济圈面临的水资源匮乏、风沙和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环首都经济圈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中部,是一个干旱少雨的地区(年降水量平均450mm),随着加快草原生态恢复与治理,这几年通过生态环境建设、草原建设、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为生态环境恢复和种草养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甘肃省庄浪县地处于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区和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十分艰巨。庄浪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化名县"的战略目标,为庄浪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机遇,描绘了新蓝图。  相似文献   

19.
额尔齐斯河流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也是“引额供水工程“的水源区,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区。在“引额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应研究流域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以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本文在对流域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庆阳认真践行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坚持以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推进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筑牢生态保护防线,创造性地提出了固沟保塬"四道防线"治理模式,取得了新的成效:观念实现新突破,顶层设计得到完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监管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发展。新时代,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扶贫,绿色富民: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积极构筑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推进;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生态科技建设水平;充分发挥项目支撑作用,加速推进工程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