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棚膜经济是改造自然的一项具体措施,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白城市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因此,着力发展棚膜经济,不仅大有潜力、势在必行,而且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白城市棚膜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白城市棚膜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全面提高棚膜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依靠科技引领保障棚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大组织力度提升棚膜经济的产业层次、内培外引发展壮大白城市棚膜经济等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发展高效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棚膜经济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2009年初,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提出把棚膜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产业来抓。经过两年的发展,吉林省棚膜经济发展已经颇有成效。但是,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受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影响,棚膜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因此,如何发展吉林省东南部山区棚膜经济,是吉林省农业工作者,特别是当地农业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工作任务。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白城市棚膜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集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和广大农民发展避灾农业、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地展开,棚膜经济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大安市把发展庭院经济、棚膜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使群众看到了发展棚膜经济和庭院经济的效益。棚膜经济和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大安市以发展设施农业、避灾农业为突破口,以发展棚膜经济为着力点,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示范带动,重点打造了46个标准化棚膜经济园区,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棚膜产业发展格局,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还  相似文献   

6.
大棚卷帘机是设施农业的重要机械设备,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棚膜经济越来越被政府和农民所重视,棚膜疏菜、棚膜食用菌、棚膜养殖业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日渐增长。从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趋势看,设施农业的主要机械—大棚卷帘机已被农业园区和广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大安市棚膜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安市棚膜经济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庭院经济,大多发展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万元田(棚)工程。是立足干旱多灾、单季生产、增收乏力的实际,瞄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狠抓棚膜生产,走出了一条少种高产、精种高效的农业经营之路,提高了农业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棚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大安市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培育以西甜瓜、黄菇娘、花生为主的特色棚膜经济产业。一是大棚发展数量。2013年,全市大棚发展到14000栋,其中:冷棚12560栋、暖棚1440栋,有效使  相似文献   

8.
大棚卷帘机是设施农业的重要机械设备,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棚膜经济越来越被政府和农民所重视,棚膜疏菜、棚膜食用菌、棚膜养殖业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日渐增长。从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趋势看,设施农业的主要机械一大棚卷帘机已被农业园区和广大设施农业种植户所认识,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大部分农业园区已把卷帘机列为园区主要配套设备。一、大棚卷帘机的种类常见的卷帘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后墙固定式卷帘机,在市面上出现较早,主要由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本省为了推动农业结构合理化的变革,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使农业的丰产,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吉林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吉林省关于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为《意见》)。  相似文献   

10.
棚膜蔬菜是高教农业、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季产出的高效益和防灾避害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并接受.2009年以来,随着吉林省百万亩棚膜蔬菜发展规划和扶持奖励政策的出台,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棚膜经济迅猛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新的效益增长点.推广普及棚膜蔬菜生产机械化,用机械取代人力,在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成为规模化棚膜蔬菜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白城市把棚膜经济作为发展避灾农业的主要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实施以后,全市把棚膜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棚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棚膜经济面积已累计发展到总栋数9.54万栋,面积8.12万亩,其中,大棚6.44万栋,面积5.8万亩;温室3.1万栋,面积2.32万亩。建设棚膜蔬菜园区77个,每个园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如何发展好棚膜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安市棚膜经济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庭院经济,大多发展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万元田(棚)工程。为破解干旱多灾、单季生产、增收乏力的实际,瞄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狠抓棚膜生产,走出了一条少种高产、精种高效的农业经营之路,提高了农业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棚膜产业效益近年来,大安市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培育以西甜瓜、黄菇娘、花生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走进扶余,感受着这里的发展变化,尤以棚膜经济烙印最深。目前,全市大棚和温室总数已发展到23784栋,生产面积4.3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52万多吨;棚膜经济总产值达到5.77亿元,占全市农业经济总产值的30%;种植农户年人均收入2.1万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倍。农民增收致富已从依托单一粮食生产向发展棚膜经济转移,棚膜经济发展已从传统生产方式向集约化、市场化、品牌化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4.
发展棚膜经济是发展避灾农业、适应性农业和设施农业的战略选择,是摆脱农业靠天吃饭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重点.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的影响,吉林省冬季很难进行蔬菜生产,为了改善吉林省冬季蔬菜的供应状况,加快实现北方特产大省建设目标,省政府制定了"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棚膜经济是发展避灾农业、适应性农业和设施农业的战略选择,是摆脱农业靠天吃饭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重点。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但是由  相似文献   

16.
赵忠坚 《农技服务》2014,(12):157-157
近年来,四平市铁西区为加快"三农"建设,加大了农业投入和开发力度。一是创建国家级万亩棚膜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工程。围绕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棚膜经济。以平西乡条子河村为中心,向红嘴村、新发村、泉沟村辐射,沿环路、四梨公路、102公路两侧建设新型、高效、环保、技术全面的无公害棚膜蔬菜生产基地。全区农业开发呈现规模型发展,目前,全区棚膜总数达到大棚3641栋,日光温室1395栋,建设标准化棚膜小区3个;二是投入资金2100万元完成土地治理项目;三是投入1200万元建设农村水泥路;四是修建过水桥12座;农业综合开发对全区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5月9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掀起全省棚膜经济建设高潮,日前,记者就各地反映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刘丰艳。谈到出台《意见》的目的,刘丰艳告诉记者,棚膜经济是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点产业。2016年国家调整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随行就  相似文献   

18.
棚膜经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气候条件对传统农业的制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梅河口市棚膜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吉林省启动“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以来,各地把棚膜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把棚室建设作为农闲季节的中心工作,把设施农业作为抗灾避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吉林省棚膜经济已经由过去简单的种菜,扩展到南菜北移、食用菌、山珍、花卉苗木;产品也由传统的"提篮小卖"向采摘、休闲观光、农趣体验转移。棚膜里一年四季都在上演着增收大戏。如今,吉林省棚膜经济把现代农业技术、交通网络和良好的农业基础实现了完美结合,逐步成为高科技农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