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西昌市巴汝乡牧民自留燕麦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药剂浸种对其萌发时α-淀粉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抗坏血酸、水杨酸、CuSO4对燕麦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后测定燕麦种子发芽后的第1、3、5、7天的α-淀粉酶活力。结果表明:0.1 mmoL/L的水杨酸处理燕麦种子对其α-淀粉酶活力的提高效果最佳,高浓度水杨酸(0.2 mmoL/L)抑制α-淀粉酶活力;0.3 mmoL/L的赤霉素对α-淀粉酶活力的提高作用次之;抗坏血酸溶液处理燕麦种子对α-淀粉酶活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低浓度的CuSO4对燕麦种子萌发对α-淀粉酶活性的提高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处理对菜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九菜心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硝酸钙、赤霉素、水杨酸、过氧化氢作为引发剂进行种子萌发处理,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药剂对菜心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促进菜心种子萌发的引发剂。结果表明,4种引发剂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的效应;硝酸钙处理菜心种子的适宜浓度为40 mmol/L,赤霉素处理菜心种子的适宜质量浓度为100 mg/L,水杨酸处理菜心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05 mmol/L,过氧化氢处理菜心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10%;各处理发芽势大小为赤霉素=过氧化氢硝酸钙水杨酸,发芽率大小为硝酸钙赤霉素=过氧化氢水杨酸,发芽指数大小为硝酸钙过氧化氢水杨酸赤霉素,活力指数大小为硝酸钙赤霉素过氧化氢水杨酸。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方面,40 mmol/L硝酸钙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引发剂处理,在促进菜心种子快速萌发、整齐出苗、根系良好生长方面表现最佳,是生产上提升幼苗质量和抗逆性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3种外源物质浸种对NaCl胁迫下马齿苋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独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钙(CaCl_2)、水杨酸(SA)、甜菜碱(GB)浸种对马齿苋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探究外源物质对盐胁迫抑制马齿苋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混配上述试剂,研究提高马齿苋种子耐盐性的3种浸种剂的最佳浓度配比。结果表明,200.0 mmol/L NaCl胁迫下,马齿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下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20.0 mmol/L CaCl_2、1.0 mmol/L水杨酸、10.0 mmol/L甜菜碱分别浸种处理对盐胁迫下马齿苋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各项发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用10.0 mmol/L CaCl_2、0.5 mmol/L水杨酸、5.0 mmol/L甜菜碱混合浸种时,提高马齿苋种子萌发效果最佳,且显著优于单剂处理。本研究表明,适宜浓度范围的外源物质复配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马齿苋种子的发芽率,缓解盐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北柴胡种子,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和种子萌发期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杨酸浸种对不同浸种时间下的北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不同浸种时间都具有促进北柴胡种子萌发的最适水杨酸浓度.水杨酸浸种时间12、36 h时,随着水杨酸浸种浓度的增加,北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最适的水杨酸浓度为0.50 mmol/L;0.05mmol/L的水杨酸浸种24h时,北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大,同时能有效促进北柴胡种子胚根的生长.因此,北柴胡种子最适用0.05 mmol/L的水杨酸浸种24h萌发,同时,萌发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西瓜种子在自然贮藏过程中存在生活力和活力下降的问题,提高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对西瓜种子生产、贮存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自然老化的西瓜种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硝酸钙、赤霉素预浸种处理,研究其对老化西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老化西瓜种子活力,以10mmol/L的Ca(NO3)2处理促进萌发的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处理均能明显降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种子中丙二醛含量,以水杨酸的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浸种对抗虫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抗虫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浸种不同时间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0.2 mmol/L)SA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大于0.2 mmol/L SA处理对种子的发芽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高浓度(>1.0 mmol/L)SA处理对种子的发芽呈抑制作用;在同一SA浓度下,浸种时间为24 h较48 h发芽率高。研究认为水杨酸浸种对棉花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影响,0.2 mmol/L SA浸种24 h对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梧桐(Firmiana simplex (L.)W.F.Wilt)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水杨酸、α-萘乙酸以及层积处理对梧桐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α-萘乙酸2种激素对梧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75 g/L的水杨酸处理和层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梧桐种子的萌发率;0.050 g/L、0.075 g/L的α-萘乙酸能够分别显著促进梧桐幼苗主根以及主茎的生长,而赤霉素和α-萘乙酸对梧桐叶片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叶片越小.  相似文献   

8.
外源ABA和GA_3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胚根长和鲜重均显著下降,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下降的幅度增大.外源ABA和GA3浸种处理均能显著缓解不同浓度NaCl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10-6mol/L ABA和25 mg/L GA3处理可使75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指数比对照分别提高81.67%和77.78%;同时外源ABA和GA3浸种处理还可不同程度地缓解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提高黄瓜幼苗子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梧桐(Firmiana simplex(L.)W.F.Wight)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水杨酸、α-萘乙酸以及层积处理对梧桐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α-萘乙酸2种激素对梧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75 g/L的水杨酸处理和层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梧桐种子的萌发率;0.050 g/L、0.075 g/L的α-萘乙酸能够分别显著促进梧桐幼苗主根以及主茎的生长,而赤霉素和α-萘乙酸对梧桐叶片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叶片越小。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浸种对祁术萌发及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术种子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25、0.5、1、2mmol/L的水杨酸浸种处理白术种子,研究不同的水杨酸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药用植物祁术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处理对株苗叶绿素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mmol/L的水杨酸对祁术种子萌发率、株苗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以水杨酸浸种4~6h效果最为明显;浸种4h后,1mmol/L水杨酸处理的祁门白术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达45.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提高了34.67%;苗叶绿素值达28.899,显著高于对照组(CK)和其他浓度组;对光合速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浸种4h与6h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能力的影响,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0、0.2、0.4、0.6、0.8 mmol/L)对藏药甘青青兰进行浸种24 h处理,研究不同浓度SA对甘青青兰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6 mmol/L SA浸种甘青青兰种子萌发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CK(蒸馏水处理)分别提高了34.82%、34.42%、34.87%和54.86%;干旱胁迫(20%PEG-6000模拟干旱)下,与CK相比,0.6 mmol/L SA浸种显著提高了甘青青兰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但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说明外源水杨酸浸种可通过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并增强植物抗渗透胁迫能力,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提高甘青青兰幼苗的抗旱能力,且0.6 mmol/L SA浸种24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辣椒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海藻糖溶液浸种,在15℃低温条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对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条件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以显著改善辣椒种子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萌发情况。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海藻糖促进辣椒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0.1mmol/L,100mg/L,0.5mmol/L,10mmol/L,5mmol/L,0.5mmol/L。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外源物质处理减轻高温对黄瓜幼苗的伤害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草酸、脯氨酸对黄瓜种子和幼苗分别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黄瓜幼苗在高温胁迫下体内SOD、CAT、MDA、Pro、电导率以及叶片水势的变化及其与外源物质的关系。[结果]高温胁迫条件下,2.00 mmol/L水杨酸浸种处理能显著缓解高温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恢复温度24和48 h后该处理仍有显著效果;叶面喷施处理中,0.10 mmol/L水杨酸能显著提高幼苗的耐热性,其次是0.05 mmol/L水杨酸和5.00 mmol/L草酸;水杨酸、草酸和脯氨酸叶面喷施处理具有时效性,在3 d之内效果明显。[结论]水杨酸2.00 mmol/L浸种处理以及0.10 mmol/L叶面喷施对缓解高温胁迫对幼苗造成伤害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黍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水杨酸浓度对α-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设计处理试验所得数据,以确定黍稷萌发时α-淀粉酶活性最高时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参数温度为31.3℃、时间为18.44 h、水杨酸浓度为0.461 9 mmol/L,在这样的优化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的理论值为0.461 9,与理论值的贴近度达97.79%。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21,(1):12-16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是近年来在农林上普遍使用的一种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硬实的一种方法。为了寻找促进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植物激素浓度,为高效栽培达乌里胡枝子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萘乙酸(0.1、1.0、5.0、10.0、15.0、20.0 mg/L)和水杨酸(0.5、1.0、1.5、2.0、2.5、3.0 mmol/L)浸种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影响,其中,5.0 mg/L萘乙酸和1.0 mmol/L水杨酸处理后的达乌里胡枝子萌发情况均最好,可显著提高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但高浓度的萘乙酸(15.0、20.0 mg/L)和水杨酸(2.0、2.5、3.0 mmol/L)均抑制达乌里胡枝子的正常生长,说明达乌里胡枝子对外源植物调节物质的耐受度具有一定的浓度阈值。5.0 mg/L萘乙酸和1.0 mmol/L水杨酸浸种处理后的达乌里胡枝子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0.02mmol/L、0.05mmol/L、0.1mmol/L、0.5mmol/L、1mmol/L、5mmol/L等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浸种芜荽种子,测定芜荽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状况,分析水杨酸浸种对芜荽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A浓度在0.05~0.5mmoL/L之间时,芫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提高。但芫荽幼苗的平均鲜重、主根长、芽长均低于对照组。说明SA浓度在0.05~0.5mmol/L之间时是处理芜荽种子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外源ZLI浸种对水稻生长的生理效应。[方法]以楚恢7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ZLI浸种对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及细胞膜渗透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外源ZLI浸种均可增加水稻种子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种子的电导率和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10-5g/L ZLI处理的效果最好。外源ZLI浸种后,种子电导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5g/L ZLI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0.06、0.59和0.65 g/L;ZLI处理浓度为10-5g/L时淀粉酶活力最大,比对照高38.5 mg/(min.g)。ZLI处理浓度为10-6g/L时淀粉酶活力最小,比对照低15.9 mg/(min.g)。[结论]外源ZLI浸种可以提高水稻的生理功能,以10-5g/L ZLI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在生产中合理利用水杨酸。[方法]以津研7号、新夏丰2号黄瓜种子为试材,通过水杨酸浸种处理,研究了水杨酸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处理可以促进黄瓜种子的萌发。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幼苗鲜重等指标在低浓度范围内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1.00 mmol/L水杨酸处理效果最显著,而高于1.00 mmol/L的水杨酸则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结论]水杨酸可以影响与膜相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缓解因逆境胁迫而造成的膜伤害。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人工老化玉米(Zea mays L.)种子活力的修复作用。以人工老化的玉米种子为材料,采用0(CK)、0.01、0.10和1.00 mmol/L四个浓度的SA分别浸种6 h后,测定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物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除1.00 mmol/L SA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外,其他浓度SA浸种对其电导率无显著影响;0.01和0.10 mmol/L SA处理能有效降低浸出液的可溶性糖含量,而1.00 mmol/L SA处理则引起可溶性糖含量上升;此外,0.01和0.10 mmol/L SA处理不会引起浸出液光密度(OD260 nm)增加,但1.00 mmol/L SA处理则导致其光密度增加。研究还发现不同浓度SA均能提高老化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0.10 mmol/L SA处理有利于幼苗鲜重和干重的增加,并提高幼苗叶绿素的含量,而其他浓度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0.10 mmol/L SA浸种对老化玉米种子活力的修复作用最好,可作为生产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葱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容易丧失生活力,因此提高大葱种子的活力,进而提高大葱种子的萌芽率,培育壮苗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以大葱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进行浸种预处理,研究了SA对大葱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SA浸种预处理明显提高了大葱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以0.05mmol/L的SA处理促进萌发的效果最为显著。较低浓度SA浸种,能明显降低大葱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种子中丙二醛含量,表明较低浓度SA浸种对大葱种子膜系统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