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波兰的苹果栽培,从前应用乔砧(普通安托诺夫卡)、稀植(8×8~10×10米),栽后结果晚,早期产量低,盛果期树管得好,亩产可达2000~3000斤(表1)。可是大面积平均亩产只600~700斤左右。人们习惯认为,矮砧苹果易于早实丰产,而乔砧苹果结果晚、产量低。波兰果树花卉研究所的试验已经证明,苹果早期产  相似文献   

2.
我区栽培甜橙历史悠久。过去栽植株行距大多采用9×9、8×8(尺),亩植70—90株。至7、8年生时,虽也能获得较高产量(亩产5000—6000斤),但封行早,盛果期短。一代橙20年累计亩产5万斤左右。此项计划密植栽培试验,目的是探索改革我区柑橙栽培技术,寻求一代柑橙在15年内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累计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波兰的苹果栽培,从前应用乔砧(普通安托诺夫卡)、稀植(8×8~10×10米),栽后结果晚,早期产量低,盛果期树管得好,亩产可达2000~3000斤(表1)。可是大面积平均亩产只有600~700斤左右。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七年我们对大棚蕃茄丰产栽培规律做了探讨。获得了亩产一万七千八百四十九斤的好收成。实验面积是一百八十平方米,实验品种是“强力米寿”,于三月三日播种,三月二十日第一次分苗,株行距为8×6厘米,四月二十四日进行第二次分苗,株行距为8×10厘米。五月三日扣膜(本市塑料五厂生产的聚乙烯薄膜)。五月六日定  相似文献   

5.
<正> 燕昌栗原株在北京市昌平县下庄公社下庄大队。该株为实生树,树龄50~60年生,树高8米,冠幅10×9米。1974年产量为89斤,1975年为116斤,按树冠投影面积计算产量分别为1.10斤/米~2与1.49斤/米~2。栗子平均单粒重为8.3~10克(每斤50~60粒)。  相似文献   

6.
<正> 威海市果树园艺场在海滩沙地上建立的一片红星苹果乔砧密植丰产栽培试验园,继1980年高产后,1981年再创高产。验收鉴定结果:1×1米区(1.957亩)7年生红星苹果亩产11871.3斤,比1980年亩产8163.5斤,  相似文献   

7.
本站1976年定植的“烟青”苹果试验园,今年(8年生)亩产达到13580.7斤。该试验园采用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栽植后2年结果,3年生亩产400.5斤,4年生亩产1870斤,5年生亩产5778.3斤,6年生亩产11652.6斤,7年生亩产12220.7斤。8年累计亩产  相似文献   

8.
卢胜  苏浓 《西南园艺》2004,32(3):13-13
1芽苗菜的包装采用纸质包装,其特点:⑴既是包装又是培育容器的一部分;⑵包装设计可大可小,对市场适应性强,通常采用的包装规格为8cm×8cm×8cm(长×宽×高),每2~3份芽菜可炒1盘菜,消费者容易根据需求确定购买量;⑶成本低,8cm×8cm×8cm规格的包装成本为每只0.03元左右;⑷制作简单,普通人一学就会。1.1包装材料要求以60~80g白纸最佳。废旧报纸虽对芽菜生长无大影响,但有污染,不宜采用。1.2包装设计容器形状:无盖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规格:长方体,12cm×8cm×10cm(长×宽×高);正方体,10cm×10cm×10cm;圆柱体,5cm×10cm(半径×高)。规…  相似文献   

9.
<正> 1977年在本县城关公社魏庄大队建立了1.31亩枣速生丰产试验园,品种为圆铃枣,株行距3×3米,每亩74株。定植后第二年即有80%植株结枣,第三年平均株产1.01斤,最高株产10斤;第六年平均株产达到22.02斤,最高株产38.5斤,亩产1630.5斤,其产量相当大田10年生枣树产量的10倍。主要措施:选整齐健壮带根多的苗木;挖1米见方的树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安宁堡大队是甘肃省桃的集中产区,现有桃园近3,000亩,桃树七万余株。原有桃树每亩多为12~16株,近年来增加到每亩20株左右。一般6~8年进入盛果期,全大队历年平均亩产在1,000~1,500斤,最高亩产3,200斤(10年生),  相似文献   

11.
我圃地处黄河故道,是一个新果区。不少果园株行距偏大(一般7~8米),加上管理较差,果树结果晚,前期产量低。同时,树冠高大,管理不便。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圃于1972年春试验定植了苹果密植园,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宪法”,针对密植园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试验园三年结果,四年生亩产1000斤,五年生亩产5571斤,1977年即六年生亩产达到10797.8斤,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密植试验园土壤属黄河故道粉沙壤土,土壤pH值7.5左右,总面积为3.64亩,分两个密度:2×3.3米的1.49亩,每亩100株,共149株,品种为金帅110株,红星27株,青香蕉4株,大国光1株,国光7株; 3.3 …  相似文献   

12.
<正> 由湖南省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组配(邵育80452×K_2),经5年8代的试验研究,选育出雪峰花皮无籽西瓜新品种,于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该品种在1985~1987年的小区品种比较试验中,亩产2640~3410.7kg,比对照(雪峰少籽)增产9.1~52.2%。1988年在邵东外贸出口基地示范栽培40亩,平均亩产3500kg。植株生长势强,第  相似文献   

13.
我场土地多为石灰岩母质第四纪红土壤覆盖的赤红壤缓坡地 ,经过几个种植周期后 ,土壤肥力有所提高。土壤含有机质 3 5 %以上 ,全氮 0 16 %~0 18% ,土壤交换性磷、钾分别为 16 4 2× 10 -6~19 2 1× 10 -6和 189 1× 10 -6~ 32 2 1× 10 -6,速效钙、镁分别为 15 3 8× 10 -6~ 2 4 8 2× 10 -6和 2 7 2× 10 -6~ 5 3 8× 10 -6,微量元素铁、锰、铜含量分别为 4×10 -6、4× 10 -6和 1× 10 -6;土壤pH值 4 6 2~ 4 86。我场现有菠萝面积 4 0 0hm2 ,主栽品种为卡因类的无刺卡因。建场 14年来 ,共生产菠萝 7.88万t,纯利润总额 2 …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皮的类胡萝卜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皮多种类胡萝卜素。以丙酮与石油醚提取色素 ,用NovapakC18(4 .6mm×15 0mm)色谱柱 ,乙腈∶甲醇∶二氯甲烷 (70∶2 0∶10 )流动相 ,在 45 0nm下检测类胡萝卜素。结果表明 ,玉米黄质、叶黄素、番茄红素与 β 胡萝卜素的回收率分别是94.2 7%~ 99.82 %、84.5 6 %~ 89.41%、87.5 3~ 93.5 4%与 88.0 8%~93 .2 4%。其中富士果仅检测到玉米黄质 (5 .9× 10 -3 μg/mm2 )与 β 胡萝卜素 (5 .4× 10 -3 μg/mm2 ) ;蛇果 (红星 )只有玉米黄质 (9.1× 10 -3 μg/mm2 )。  相似文献   

15.
朝鲜现有苹果园120万亩,年产量约6.4亿斤。其中,结果园约占50%,平均亩产为1066.7斤。过去,主要进行乔化稀植栽培,主要砧木为圆叶海棠(M.Prunifoeia),也少量应用山定子(M.baccata),亩栽14~20株。结果晚,产量低,最高亩产不足4千斤。为了适应加快发展苹果生产的需要,从七十年代初期以来,朝鲜开始应用苹果矮砧进行密植栽培研究,取得了8年生幼树平均亩产2000~2666.7斤,试验园最高亩产7200  相似文献   

16.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测试了多效唑(PP333)处理苹果树叶片内源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5月 30日 500、750mg·1~(-1)多效唑喷施后叶片内源ABA上升缓慢,30d分别达到4.43×10~(-8)g·g~(-1)、5.11×10~(-8)g·g~(-1)峰值;1500mg·l~(-1)处理树叶片ABA上升迅速,处理20d达峰值8.22×10~(-8)g·g~(-1).(2)5月30日、6月10日及6月20日不同时期相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树叶片内源ABA峰值分别为4.71 ×10~(-8)g·g~(-1)、5.84×10~(-8)g·g~(-1)、7.44×10~(-8)g·g~(-1)7月20日至7月30日,不同处理内源ABA含量差异不显著.(3)6月10日至7月20日处理树叶片ABA平均值与处理树当年秋梢萌发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树总花量及腋花芽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木耳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木和毛木耳为亲本菌株 ,通过灭活原生质体融合 ,经过初筛和复筛 ,一株新的稳定的木耳高产菌株被选育出来。黑木耳和毛木耳原生质体分别被热灭活 (6 5℃ ,30min)和紫外线灭活 (30W ,30cm ,10min) ,双亲存活率为 3 5× 10 -7~ 3 2× 10 -8。在聚乙二醇诱导下融合继续生存 ,亲本原生质体融合被实现 ,重组频率为4 3× 10 -5。  相似文献   

18.
1973年我所在红壤丘陵山地进行宫川早生温州蜜柑密植试验。栽植密度包括每亩60株(11尺×9×9),80株(11尺×8×7.5),100株(11尺×8×6),120株(10尺×6×6),240株(5尺×5)五种不同处理。每种密度栽一区,每亩60株的面积为1.53亩,80株的1.46亩,100株的1.47亩,120株的3.25亩,240株的1.37亩,试验地共计9.64亩(实际利用面积9.08亩)。于1973年3月17~18日定植,全部成活,并且都抽生了三次梢,其中有60%抽生了四次梢,已具备了幼树的雏形。现将第一年柑桔培育经过与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所主持的梨幼树不同密度丰产技术研究产量现场验收会,于一九八O年九月十六至十七日在邹县大束公社白塔寺大队召开,会议邀请山东农学院、邹县科委等六个单位,共有代表十九人参加了验收。 本试验自一九七六年开始,在邹县林业局、大束公社林业站、白塔寺大队共同协作下,经过几年的试验,初步获得了三年见果、四年丰产的试验效果。 梨试验园十四亩五分,设四个密度,五个品种,各品种单行相间栽植。 一九八○年验收结果如下: 晚三吉梨,三至四年生,密度1×1× 2米(每亩4  4 4株) 0.948亩,实收11131.7斤,折合亩产11742.2斤。五年生,密度1×2米(每…  相似文献   

20.
试验比较了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苗期鉴定的4种接种方法和浸根法的不同浓度1×10~5、1×10~4、1×10~5、1×106、1×107孢子/ml的效果.以及杂交一代材料“85—26”的室内鉴定结果与疫区表现。结果表明:胚根法易出现于叶畸形(25.8%~47.2%)和烂籽(53.4%);灌根法潜育期长(16~18天);以浸根法最好,孢子培育法次之,潜育期一周,重复性好,结果稳定。浸根法最适浓度为1×10~5~1×10~6孢子/ml。“85—26”的疫区表现与室内鉴定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