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广西南宁市马占相思人工林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B)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以及随林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树叶>枯枝>干皮>活枝>树根>干材,各组分中微量元素Mn含量最高,其次是Fe,zn和B,以Cu最低;2)林地土壤微量元素Fe含量最高,其次是Mn,Zn和B,以Cu最低;3)4,7和11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微量元素的总贮存量依次为13.953,22.357和28.835 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占47.37%~58.6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14.76%~23.54%和26.63%~29.10%;4)4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微量元素贮存量主要集中在树叶和树枝,7和11年生则主要集中在树干和树根;5)3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依次为1.536,1.750和1.652 kg·hm-2a-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总的变化趋势为树干>树枝或树根>树叶>树皮,同一组分各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Mn>Fe>Zn(B)>Cu;6)3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5.423,5.862和5.273 kg·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3.771,4.112和3.737 kg-hm-2a-1,利用系数分别为0.821,0.479和0.312,循环系数分别为0.695,0.701和0.709,周转期分别为1.753,2.979和4.522年.  相似文献   

2.
纯林造林模式是制约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养分,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不同造林模式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评价不同模式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结果表明:各林分皆为酸性土壤,有效Fe含量很丰富,有效Cu含量均为适中水平,有效Zn仅巨尾桉纯林整体水平达到适中水平,其他林分皆为缺乏水平,有效Mn和有效B的含量均缺乏。同时有效Zn、有效B和有效Fe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平和县山格镇林场2006年巨桉造林地上设立3个标准地,对土壤微量元素进行取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巨按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其土壤Fe、Mn、Cu、B含量逐年递减明显,尤其是第四年减少幅度最大,但土壤Zn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及其积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宁市46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9种营养元素(N、P、K、Ca、Mg、Fe、Mn、Zn和Cu)的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不同组分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根>树枝>干材。大量元素N、K在树根中的含量最高,P、Mg在树叶中的含量最高,而Ca则在树皮中含量最高;微量元素在各组分中的含量则以Mn最高,Fe、Zn次之,Cu最低。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总量为1 948.78 kg/hm2,其中乔木层的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 715.22 kg/hm2,占林分营养元素积累总量的88.02%;草本层为74.33 kg/hm2,占总积累量的3.81%;灌木层为83.19 kg/hm2,占总积累量的4.26%;凋落物层为76.04 kg/hm2,占总积累量的3.90%。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为37.32 kg/(hm2·a),各组分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排列顺序为干材>树根>树皮>树叶>树枝。  相似文献   

5.
桤木人工林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桤木人工林细根、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桤木细根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2)土壤各层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3)细根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在冬季存在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Fe、Ni、Cd含量在一年四季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Cu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负相关关系,Zn、Pb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四川巨桉人工林微量元素养分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关分析和矢量诊断法对四川60块巨桉人工林标准地进行微量元素养分诊断。结果表明:1)5种微量元素中,Cu,Zn吸收量与林分蓄积显著相关;2)N,P,K等大中量养分吸收受多种微量元素供应量和吸收量的影响,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以及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关系,如Cu-K,Cu-Fe,Mn-N的促进作用,N-Zn,P-Zn,Ca-Zn,P-Fe,K-Fe,Mn-K以及Cu,Zn,Fe,Mn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3)Cu在低海拔地区以过量毒害为主,高海拔地区以缺乏为主;Zn以稀释效应为主,极少数标准地缺乏受限;Fe含量地区变异较大,在土壤高pH值地区容易缺乏受限,土壤低pH值地区则容易过量毒害或发生拮抗作用;Mn含量普遍较高,多表现为拮抗和过量毒害作用,局部地区出现缺乏;B供应充分,主要为拮抗作用,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中科院长白山生态系统定位站,从地表20cm处采集土壤样品,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氮肥(NO3--N,NH4 -N和NH4NO3)处理土壤样品,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年生红松苗木受不同浓度N源影响而产生的根际pH变化及其对根际Fe、Mn、Cu和Zn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加铵态氮使根际pH降低,而施加硝态氮则使根际pH增加。根际pH变化的方向与程度取决于N源及施加的浓度。根际pH的变化对根际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到苗木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根际有效Fe、Mn、Cu和Zn的含量与根际pH呈负相关,而苗木叶中Fe、Mn、Cu和Zn含量与根际有效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图5参11。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森林草原交错区不同坡向沟塘草甸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以内蒙古阿尔山市的沟塘草甸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阴坡阳坡不同深度土层有效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及有机C,全N,全P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沟塘草甸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阴坡阳坡土壤有效Fe和有效Mn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而有效Cu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变化差异不显著;2)阴坡阳坡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均呈现Fe>Mn>Zn>Cu趋势;3)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与pH值无相关性,有效Fe含量与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含量相关性(P<0.01)极为显著;4)同一坡向不同深度土层C∶N,N∶P差异均不显著,而C∶P差异显著;5)土壤pH在不同坡向不同深度土层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沟塘草甸土壤微量元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贵州龙里林场马尾松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实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贵州龙里林场外来引进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及本地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不同土壤层理化性质及养分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林分土壤pH值为4.38~4.53,均表现为弱酸性;湿地松人工林有机质、全氮、磷、钾、钙含量均高于马尾松人工林;微量元素Fe、Cu、Zn、Mn、Co、Cr在2种林分中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法表明林分综合环境因子变量各指标受影响程度为NH_4-NZn速效PCoMnCuMgNP速效K。这些数据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对各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均高于湿地松人工林,马尾松的生长对养分的渴求高于湿地松。  相似文献   

10.
江汉平原连栽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pH值有所提高,有机质、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pH值提高了2.42%,有机质降低了4.65%;连栽导致N、P、K大量元素下降了2.88%~12.20%,且对N影响最大,K次之,P最小,土壤N、P、K养分库有效性指数下降了3.82%;连栽导致微量元素下降了2.27%~53.37%,且对Zn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Cu、Fe、Mn和S,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综合指数降低了12.51%.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第2代杉木林速生阶段生态系统内各组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及杉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低依次为Fe>Mn>Zn>Cu,死地被物层中(除Mn外)Fe、Cu、Zn含量均低于土壤中的含量,且含量大小顺序为Mn>Fe>Zn>Cu;草本层中Fe、Mn、Cu、Zn含量普遍高于灌木层;杉木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与杉木的生长级无关,而与叶龄有关.在杉木各器官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为叶>枝>皮>根>干.杉木对不同微量元素的吸收系数有明显的差异,对Mn的生物吸收系数最高,平均为1.744,杉木是富集Mn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南亚热带三种典型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全量与有效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位于广西凭祥市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的外来速生树种桉树、乡土阔叶树种红椎和乡土针叶树种马尾松3个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微量元素(Cu、Fe、Zn、Mn)全量及有效含量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20cm、20-40cm、40-60cm)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红椎林、马尾松林和桉树林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均与土层没有显著相关性,且在各土层间的分布没有一致规律。相同土层不同树种人工林间,4种微量元素全量都大致表现出桉树林高于红椎林和马尾松林的趋势;除了有效Fe含量表现出马尾松林高于红椎林和桉树林外,其余3种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均为桉树林最高。相同林分不同土层间,3种人工林的4种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均大致表现出土壤表层中层底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苏南丘陵主要森林类型土壤为对象,分析测定了土壤中微量元素Fe,Mn,Cu,Zn,Mo,B的全量和有效量.并对林木叶、枯落物和土壤微量元素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森林土壤全量B,Zn,Mn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低B区;Fe,Mn,Cu全量较为丰富.有效态B,Mo,Cu含量很低,处于临界含量水平以下;有效2n含量稍高,有效Fe,Mn特别丰富.毛竹叶片对各微量元素有较为突出的富集作用;林木叶、枯落物和土壤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随林分类型和元素不同而异.与叶相比,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幅较大、枯落物是森林土壤微量元素的重要供应库.  相似文献   

14.
对桤木人工林根系-土壤复合系统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等的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桤木根系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土壤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的季节动态变化与根系大量元素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土壤各层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0~15 cm层、>15~30 cm层、>30 cm层,pH值大小顺序为>15~30 cm层、0~15 cm层、>30 cm层.  相似文献   

15.
对黄山公益林场毛竹成竹期幼竹生长的根际土壤微量元素、pH值和有机质含量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幼竹根际土壤pH值介于4.86和6.04之间,属于适合幼竹生长的pH值范围。随幼竹生长,pH值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状,8月中旬达到最高值,为6.03;有机质含量和Cu含量分别在7月初和6月中旬达到高峰,分别为38.77和 0.63,有机质含量在7月底达到最低点,而后慢慢升高,Cu含量则呈开口向下的W形状;Zn、Fe、Mn含量均在6月上旬达到高峰,而后均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10月幼竹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Cu、Zn、Fe、Mn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根际土壤对微量元素的溶解吸收相比非根际土壤来说,受根际小环境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地处南亚热带的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不同林龄的尾巨桉林、灰木莲林和厚荚相思林3种人工林林地0~4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林地的土壤较为疏松,持水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除磷元素相对偏低外,其他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其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物理性状优良度的排序为:灰木莲林〉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林分林地土壤除pH值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相似性”的迁地保护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武汉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樟科和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的营养状况,及其所生长土壤的营养条件.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Fe、Mn、Cu、Zn、B、Mo6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顺序为Fe>Mo>Cu>Zn>B >Mo,其平均值大小与全国平均值相差不大;植物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 Mo;与正常含量范围相比,所有植物Mn含量偏高,部分植物Fe含量较大.Cu、Zn、B含量较为正常,Mo含量偏低;生物吸收系数大小顺序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人工林微量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广西中部丘陵区的4个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内Fe、Cu、Zn、Mn、Pb、Ni、Cd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积累、空间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以Fe最高,Mn次之,Cd最低,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微量元素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垂直分布规律.在枯枝落叶层的分解过程中,Fe、Cu、Zn、Mn、Pb、Ni分解速度比Cd快.林木各器官微量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根>叶>枝>皮>干,微量元素在各器官中含量均以Fe>Mn>Zn>Cu>Pb>Ni>Cd为序,Pb、Cd在根系中含量高于其他器官.随着林龄的增加,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尤其以Fe突出.林分微量元素的总贮存量为8.818~103.825 kg@hm-2,树皮和树干的贮存量最高,占总贮存量的40%~46%.微量元素贮存量随林分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加;4个年龄阶段林分微量元素的年吸收量分别为3.846、12.558、18.753和13.234kg@hm-2,年归还量分别为2.733、9.866、14.866和9.935 kg@hm-2,年存留量分别为1.113、2.692、3.887和3.299 kg@hm-2.4个年龄阶段林分微量元素总的利用系数为0.127~0.436,循环系数分别为0.711、0.751、0.786、0.793,周转期为3.226~10.450.马尾松林早期微量元素利用率低,但其归还速率快,周转期短,有利于林地生产力维持,林分到达成熟期时微量元素的周转期长,归还速率慢,林木更多地消耗林地的养分.因此,马尾松林到达成熟期后要通过人为措施,如采伐利用或加快其演替速度来恢复地带性的稳定群落,以达到维持林地持久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对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层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中Fe、Zn、Ni含量季节之间的变化差异性显著(P0.05),Mn、Cu、Pb、Cd元素含量季节之间的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0.05);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A、B、C层土壤之间差异性和每层季节变化之间的差异性都不显著(P0.05);枯落物与A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正好相反,A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春季到秋季逐步增加,秋季达到最大值,冬季回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森林经营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林龄(12a生幼龄林,27a生中龄林,40a生近熟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pH值由5.76降到5.52,土壤酸性逐渐增强,速效磷含量变化范围为4.67~7.64mg/kg,与pH值变化一致,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以及全钾含量在中龄林中最高,分别为39.02g/kg、2.32g/kg、130.56mg/kg和17.6g/kg,近熟林次之,幼龄林最低。其中,全氮含量在各个林龄阶段差异显著(P0.05),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全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各个林龄阶段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碱解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总的来说,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