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育是养蚕的关键。小蚕叠式蚕框育因其具有省工、省叶等优点,目前在我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掌握小蚕叠式蚕框育的十日三眠日眠控制技术,可提高小蚕共育的质量,增加种桑养蚕效益,推动我区小蚕共育向商品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养蚕一般分为小蚕共育和大蚕分户饲养两个阶段。小蚕共育是小蚕期集中饲育,三龄起蚕饷食后将蚕分发到各蚕农户饲育的形式,一般由养蚕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养蚕大户负责小蚕共育的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赵乔见 《四川蚕业》2013,41(2):43-43,51
<正>大蚕省力化蚕台育是陆良县近年来引进推广的一项桑蚕饲育实用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推广以来,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省力化蚕台能降低蚕农养蚕用具一次性投资,节约成本,减轻操作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成本,保证蚕座面积,稀座饱食,降低桑蚕发病率,提高单张产茧量,进而提高养蚕经济效益,促进蚕农增产增效。1对比蚕簸育的显著优势1.1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我县常规饲养模式为蚕簸育,需要大量的竹子资源,而省力化蚕台由于使用的是工业化纤材料与少量的竹子,竹木用量大为减少,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4.
方仕贵  骆文 《四川蚕业》2005,33(1):32-33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蚕桑生产的不断兴起,广大专业人士和蚕农都在积极寻求大蚕省力化饲育的形式和方法。经过多年艰苦探索,我们已在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省力化饲育方面推出了一套具有三省两高(省工、省力、省成本、产量高、效益高)特点的大蚕简易蚕台(棚)饲育技术。采用此法养蚕,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省给桑、除沙、消毒等管理用工,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蚕病危害,  相似文献   

5.
小蚕联户共育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小蚕联户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性,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组织养蚕农户将一定数量的蚕种同育一室的饲育方法,实行统一消毒防病,统一采用标准化饲育技术,促使小蚕发育齐一,体质强健,确保蚕儿存活头数,以提高蚕茧产、质量及经济效益。根据桐庐县种桑养蚕户多,农户养蚕设施简陋,养蚕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从小蚕联户共育入手,着重研究推广养蚕技术新体系,为进一步探讨小蚕专业化饲育打下基础,以提高全县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蚕病发生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茧质下降。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体质、病原体及蚕的饲养环境三者有密切关系。蚕病以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消毒彻底,良桑饱食,养好小蚕,防止混育,调节饲育温度,控制病蚕发生。  相似文献   

7.
小蚕片叶立体育推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家庭副业的劳力相对减少,致使部份农户养蚕操作粗放,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收入,不利于蚕桑生产的巩固发展,因而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已成为农村推广工作的迫切课题。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李奕仁等同志研究成功的“稚蚕片叶立体育”是一种省力化饲育小蚕的新型式。为了掌握并在农村推广这项技术,摸索饲育新方法,我们于1988年春、中秋二期进行农村试养,效果较好。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蚕饲育环节劳动强度大、蚕房利用率低等问题,研制了可垂直旋转的大蚕饲育架,该饲育架可完成蚕台定位取盘操作,实现撒粉消毒、给桑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并在完成指定动作后复位.通过对蚕台定位取盘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优化饲育架运转参数,开展大蚕饲育试验,结果表明:28个蚕台工作时运转稳定,在相同养蚕量情况下该饲育架可节约蚕房占地面积48%,且能有效降低大蚕饲育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修水县蚕农的养蚕方式是绝大部分养蚕户的小蚕期都是分户饲养.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致使修水县部分蚕区蚕病危害逐年加重,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养好小蚕七成收",搞好小蚕共育是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的关键。小蚕共育是针对农村千家万户分散养蚕的现实,把小蚕集中在较好的设施、设备及消毒环境中,由具有较高饲育技术的人员进行饲育,以饲育出蚕头足、发育整齐、强健无病的小蚕,供大蚕户饲养,确保养蚕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小蚕共育一是有利于补催青,能有效提高一日孵化率,确保了蚕农饲育头数;二是  相似文献   

11.
小蚕叠式蚕框育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2,39(2):39-39
小蚕共育是农村养蚕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传统的小蚕饲育采用蚕匾养蚕 ,占地面积较大 ,投资较多 ,不利于降低养蚕成本。并且 ,蚕匾的制作工艺复杂 ,一般农户不易掌握。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无须搭建蚕架 ,占地面积小 ,养蚕操作方便 ,也利于蚕室、蚕具的清洗消毒。蚕框制作材料来源广 ,制作工艺简单 ,成本低 ,十分适合在农村推广使用。现在 ,广西已经有部分地区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效果相当理想。现将蚕框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作个简单的介绍。1、蚕框的制作方法 :蚕框的主框架可用杉木或松木等木条制作。将木条锯成厚 2厘米、宽7厘米的…  相似文献   

12.
实行小蚕规模化饲育可有效解决小蚕饲养成绩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养蚕省力化和专业化,对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有重要作用。在结合近几年江西蚕桑基地县实施的小蚕共育经营模式基础上,辅以应用新设施、新技术,从小蚕规模化饲育的含义、基础设施与设备、饲育技术、消毒防病技术及管理要求等方面,总结提出小蚕规模化饲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覃海全 《广西蚕业》2010,47(1):10-13
针对我市新蚕区蚕农轻视消毒防病环节,养蚕管理粗放,导致蚕儿体质差、抗病能力弱,蚕病暴发,单产低、蚕茧质量差等状况,详述养蚕过程中消毒防病技术,为今后蚕农克服消毒防病薄弱环节,增加养蚕收入,稳定蚕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养蚕生产上通常1-3龄蚕,称小蚕(或叫稚蚕);4-5龄称为大蚕(或叫壮蚕)。小蚕是充实体质的阶段,是整个养蚕的基础。在饲育过程中,如处理不当,易造成蚕体质虚弱。因此,"养好小蚕七成收",这是蚕农长期在养蚕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任丽华 《四川蚕业》2003,31(3):25-26
俗话说 :“养好小蚕七成收”。这充分说明了小茧共育的重要性。目前丝绸行业形势不太好、蚕茧价格低、收益低 ,很多蚕农不愿参加小蚕共育 ,先进技术的贯彻困难 ,加之当前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 ,养蚕又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省劳力、省成本、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育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小蚕共育与小蚕分户饲养的对比调查结果(见表 1 )进行分析。表 1 小蚕共育与小蚕分户饲养成本对比镇别村别组别姓名饲养品种饲养张数共育或分户饲养饲养成本 (单位元 )消毒及添食药物 桑叶 人工 升温材料 其它 成本…  相似文献   

16.
王晖 《中国蚕业》2005,26(1):35-36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当前农村单家独户养蚕的实际情况,多年来我们通过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研究成功小蚕水缸二回育.所谓小蚕水缸二回育,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家庭水缸、米筛饲育小蚕,一日给桑二回,改变了以往用蚕室蚕具养小蚕和一日给桑4次的传统方法.这项技术的推广,极大地节省了养蚕设备的投入,解放了劳动力,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17.
小蚕工厂化饲育是今后蚕桑生产的必由之路.其主要优势是不仅减轻蚕农劳动量,缓解劳动力紧张、饲养量大和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蚕病的发生,提高蚕农收益.但由于小蚕用叶的特殊性,对嫩叶采摘量大,影响桑树树体正常营养需求,同时养蚕时间跨度密,桑园病虫害防治难度大,造成桑叶质量差,成为小蚕工厂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抓好桑园管理,为小蚕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优质桑叶是小蚕工厂化饲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为改革传统的养蚕工艺,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1990年起我市引进了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先进技术,并在大蚕期配套进行条桑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1年夏季我们建成了1120m~2、一次可饲养200张蚕种的小蚕人工饲料育饲育中心,采用1~3龄人工饲料平板1回育。饲育前蚕室、用具彻底消毒,每张蚕种备干体饲料4公斤,收蚁前1日将干体饲料与清水按1:2.2比例充分搅拌均匀、装袋、成型、高压灭菌后备用。蚕卵卵面进行充分消毒,蚕种定量分区,放入纸盒内进行补催青。收蚁时将纸盒中的蚁蚕连同卵壳与少量未孵化的蚕卵扫落在饲育框内的平板饲料上,饲育室的温湿度,1~2龄温度为29~30℃,湿度为85—  相似文献   

19.
推广小蚕共育是发展现代蚕业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森 《广西蚕业》2009,46(3):45-49
小蚕共育是现代蚕业生产实现社会分工的方式,是我区发展现代蚕业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全龄饲养方式相比,实行小蚕共育具有降低养蚕成本,增加全年饲养总量,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益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传统全龄饲育与实行小蚕共育农户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对比,发现蚕农直接购买商品小蚕进行生产,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全龄饲养的农户低,而年养蚕增收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如东县河口镇推广小蚕饲料育的起因,介绍了小蚕人工饲料饲育方法。该镇两年共实施饲料饲育小蚕1721盒,据调查,采用饲料饲育小蚕的平均盒种产茧量不低于普通桑叶育,全年平均盒种产茧量高出普通桑叶饲育2.56%,其中一秋蚕高出9.76%,蚕茧质量与普通桑叶育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小蚕采用饲料共育具有省工、省时、省力,能有效防止小蚕期蚕病感染,抵御共育中毒风险,同时具有省叶、增叶等优点。作为一项新技术推广,还必须提高小蚕发育整齐度和引导农民更新观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