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有大面积天然沙棘林,但都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产果量很低.为充分发挥天然沙棘林的经济效益,可以实施一些改造措施.天然林改造的对象不是立地条件不良、降水稀少、林况不佳的林子.只有对那些立地条件优越、树龄处于成林和成熟阶段、林相完整、有改造价值和社会经济需求时,才能实施天然林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2.
该文依据围场的天然沙棘林与人工沙棘林现状及沙棘产品开发情况,报道了对围场现有天然沙棘林与人工沙棘雌雄株比例的调研结果;并针对沙棘实生繁殖粗放造林经济效益低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沙棘造林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沙棘天然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大面积天然沙棘林,但都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产果量很低。为充分发挥天然沙棘林的经济效益,应采取以下几种改造措施。1.择伐疏伐改造适用于林分密度大,雄株占优势的沙棘林。作业时根除过密的沙棘尤其是雄株和杂灌木,使之通风透光,扩大雄株在林分内所占的比例,提高单位面积产果量。疏伐强度,一般应使林分的郁闭度不低于0.5。2.带状疏伐改造同样适用于林分密度大,雌株占优势的沙棘林。此法通常在机械作业时采用。作业时用带状伐除,伐带宽度3米左右,保留带宽度2米左右,以通风透光为目的,可提高单位面积结实量,采摘运输果实也方便。3…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然沙棘林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了天然沙棘林的更新改造及经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县天然分布的沙棘林,大多生长在沟坡和田埂上,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很少对其进行经营管理。加之天然沙赫林中雄株过多,因而沙棘果产量较低,一般亩产25~55公斤,仅为人工林产量的30%左右。改造这些沙棘林应从以下诸方面着手。 1、调节密度,增加光照。天然沙棘林生长的非常稠密,不能接受充足的光照,因而长势弱,结果量少,而且果实小。今后应按照不同的经营目的,调节其密度。如以采果为目的林分则密度不宜大,一般以每亩200丛,每丛枝条不多于20株为宜。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沙棘分布的中心地带,天然沙棘林分布很广,我国“三北”地区在防护林建设工程中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沙棘林.据估算,野生沙棘林每亩  相似文献   

7.
赵文丽 《山西林业》2011,(5):25-26,43
在分析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三道川林场沙棘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对不同坡向、坡位经营沙棘林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经营和改造沙棘林进行了实际调查,对沙棘林经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居忠 《沙棘》1994,7(3):44-45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不断发展,从八十年代起,沙棘作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植物而进行人工栽植,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为止,辖区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等七个县不但有成片或分散的天然沙棘资源,而且大量进行人工种植.截止1993年6月统计,共有沙棘林60.82万亩,其中天然沙棘林22.24万亩,人工沙棘林38.58万亩.渭源、临洮、通渭三县分布面积达42.42万亩.占全区沙棘林总面积的69.74%.  相似文献   

9.
沙棘资源建设开发及对未来的展望(摘要)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林牧水局大通县地处青海高原祁连山东段,天然沙棘林面积较大,人工林发展也很快,沙棘园和种源试验开展较早。沙棘林集中分布在海拔2700~3200m的中心丘陵和亚高山地区。有中国沙棘、西藏沙棘...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山西省的主要乡土灌木树种。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野生状态,生态效益很好,经济效益却得不到发挥。本文介绍了同朔地区沙棘林分布状况,并介绍了沙棘林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慈溪市林场生态地位、地理环境、林相现状特点及改造必要性分析,提出慈溪市林场林相改造的技术措施,经几年改造.使该场成为慈溪市—个集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生态绿地。  相似文献   

12.
天然次生林改造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营好次生林生态系统是迅速扩大森林资源、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通过定义低质低效次生林的概念,分析次生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意义和必要性,综述次生林改造的现状,指出了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改造天然苦竹林能充分保护和利用天然林资源。改造天然苦竹林主要包括选择立地等条件好的天然林,通过炼山或不炼山,对竹林进行清杂、整理、深翻去“三头”、施肥、抚育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谈黑龙江省低效次生林分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方面论述了低效次生林分改造的对象及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林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论述了林木抗虫,抗菌,抗除草剂,生殖发育调控,抗逆境,材性改良等转基因林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转基因林木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林木基因工程现存的问题,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林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林相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保山市隆阳区国有林场采用25个种源、3种改造模式对以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纯林进行改造,并以不处理模式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各保存种源在树高、地径、冠幅生长以及保存率指标上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16个保存种源中,五角枫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情况最好,但保存率偏低;其次是马蹄荷、长梗润楠、多花含笑、光皮桦,保存情况均优于五角枫。中缅木莲在树高、地径、冠幅的生长以及保存情况上最差;不同改造模式间针叶树的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带状改造模式效果最好,间伐改造模式次之,直接改造和不处理模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选取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改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香樟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开展了观音峡林场马尾松林和不同林龄香樟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表明:(1)观音峡林场马尾松林、香樟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2017年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7.65万元·hm-2·a-1、7.51万元·hm-2·a-1、8.40万元·hm-2·a-1和10.47万元·hm-2·a-1。(2)马尾松林改造为马尾松和香樟混交林过程中,改造初期由于香樟在灌木层中,乔木层密度小于马尾松纯林,因此服务功能略低于马尾松林。随着改造时间的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显著提高。(3)在马尾松林经营过程中,应营建混交林,同时增加幼龄林和中龄林的经营年限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9.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了森林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能力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国有林区正在生态、社会及经济3个层面进行全方位转型;其转型能力是匹配且支持转型的一种能力,是由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和谐发展能力、生态保护能力3个维度构成的自组织整合系统。文中从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构建其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01—2018年重点国有林区现实转型能力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2019—2023年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能力。结果显示,2019—2003年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能力仍将处于较强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