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灵山县2005~2014年农区鼠情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灵山县农区鼠类隶属1目(啮齿目)1科(鼠科)7种,其中褐家鼠、黄胸鼠为农宅区害鼠优势种,捕获数分别占农宅区总鼠数的83.91%和10.14%,合计占94.05%;农田区优势种为黄毛鼠,分别占稻田、旱地耕作区总鼠数的79.7%和76.25%,合计占78.37%.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旱地耕作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农宅和稻田,2012年起农区害鼠打破休整期转入密度恢复态势.  相似文献   

2.
连续2a对以一季稻+再生稻为种植模式的桂林市灌阳县稻田进行鼠密度和鼠种监测调查,结果发现,稻田害鼠自开春后4月开始活动频繁,在6—7月和9—10月分别出现2个高峰期和集中为害期;年鼠害中等局部大发生,且有上升发展趋势,其中2017年平均捕获率为4.00%,2018年平均捕获率为7.31%。稻田害鼠常见种类为黄毛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极少量为黄胸鼠。平均捕获率最高的是黄毛鼠,为58.17%,其次是褐家鼠,为36.88%,第三是黑线姬鼠为3.80%,最少的是黄胸鼠,为1.14%。  相似文献   

3.
稻田黄毛鼠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黄毛鼠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刘思松(福建武平县植保站,364300)黄毛鼠是华南稻区分布广、为害重、防治难度大的有害动物。为了摸清稻田黄毛鼠发生及为害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我县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农田害鼠监测及灭鼠配套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分...  相似文献   

4.
黄胸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黄建国(云南临沧地区植保站,677000)黄胸鼠(Rattusjlauipectus)是与人伴栖的常见害鼠,主要栖于家屋,但在我区农田害鼠中为主要鼠种,为了监测和控制为害,我们在全区设立了6个监测点,采用夹夜法,逐月定点定时采集...  相似文献   

5.
对1986-2013年贵州省桐梓县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桐梓县农区鼠类有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褐家鼠Rattusnoruegicus、黄胸鼠R.flauipectus、小家鼠Musmusculus、社鼠Rattusnivivente、白腹鼠R. coxing等6种。小家鼠为住宅区害鼠的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0.9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的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2.48%。小家鼠、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混合鼠种平均捕获率为8.81%,不同年度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稻田、旱地耕作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显著高于住宅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摸清贵州省岑巩县不同生境的鼠种种类、组成及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鼠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每月在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置夹进行鼠情监测,对贵州省岑巩县2003—2022年鼠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岑巩县农区鼠种有9种,其中,住宅区以黄胸鼠、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分别占总捕获数量的61.78%、32.44%,农田区(稻田区+旱作区)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总捕获数量的82.13%。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捕获率分别为2.08%、1.13%、1.26%,平均捕获率为1.49%,每年在3—4月和9—10月出现2个种群数量高峰期,在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3种主要害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为当地鼠类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方法可选择推广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和TBS灭鼠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明确三都水族自治县农区鼠种发生种类、优势种及种群数量的年度、月份及季节变化规律,给农区鼠情监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于每月上中旬,选择晴朗天气,分别于住宅区、稻田区、旱地耕作区置夹进行监测,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2006—2022年不同生境鼠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三都水族自治县家栖鼠和农田鼠种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腹绒鼠、鼩鼱5种,住宅区以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为优势种,稻田区、旱地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小家鼠为常见种,不同月份间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形成3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为3月,第2个高峰期为6月,第3个高峰期为9—10月,春季和秋季的种群密度高于夏季和冬季。【结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三都水族自治县主要监测及防治对象,防治适期主要为春季3—5月和秋季8—9月,主要推广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和TBS灭鼠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害鼠从农业生产的播种、作物生长、成熟、收获到储藏均造成一定的危害。在通城县农区(农田、农舍)鼠种主要有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黄毛鼠。其中农田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农舍优势鼠种为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笔者从事鼠情监测和防控工作多年,现就.通城县害鼠发生与防控进行浅显归纳分析。鼠情监测点基本情况和方法监测地点系统监测地点设在隽水镇上活村,农户700多户,种植面积153.3hm2,适宜多种作物种植,农  相似文献   

9.
闽东南沿海农田害鼠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市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田害鼠发生逐年加重。近年来,鼠密度10%~15%,高的达25%左右。作物受害造成产量损失为5%~15%,高的达40%。常年发生鼠害面积3万hm2,损失粮食达1.2万t。鼠害已成为本市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为科学控制害鼠为害,于1989~2002年对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1发生情况1.1主要种类及优势种闽东南沿海农田害鼠主要有17种,其中常见的有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板齿鼠、田小鼠等。农田优势种,山区、半山区为黄毛鼠,一般占55%~100%,平均77.8%;沿…  相似文献   

10.
黄胸鼠栖息于住宅区,在作物成熟或接近成熟期,夜晚出洞危害近住宅的农作物。近几年农房面积迅速扩大,危害面积也随之扩大。1986年晚稻因黄胸鼠危害,失收面积达2940亩。该鼠常成群下田危害,有时多达数10只,所到之处作物1株不留,  相似文献   

11.
李秋阳  赵秀兰 《植物保护》2012,38(6):147-150
为了解云南沧源县农田害鼠种类、密度、繁殖特性、分布及为害特点,采用"夹夜法",于2010-2011年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沧源县农田害鼠有黄胸鼠、臭鼩鼱、卡氏小鼠、大足鼠、小家鼠、宽齿鼹、短尾鼩等7种。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9.22%;臭鼩鼱和卡氏小鼠为常见种,分别占22.62%和15.18%;其他鼠种占2.98%。混合种群平均鼠密度为2.54%±0.88%;雌雄性比0.94∶1.00。年内夏秋季为繁殖高峰期;5-6月和9-11月为危害高峰。平均怀孕率为31.88%,平均胎仔数(6.92±0.43)只。不同鼠种在不同季节睾丸下降情况不同,夏秋季下降率高。臭鼩鼱具有隐睾现象,睾丸不下降。黄胸鼠和臭鼩鼱分布广泛,全县均有分布。卡氏小鼠主要分布于中低海拔稻区。  相似文献   

12.
张宜绪 《植物保护》1999,25(6):44-45
福建是农田害鼠重发区,黄毛鼠RattusloseaSwinhoe是优势种。因受气候、地理地貌、耕作、栽培等因子影响,境内黄毛鼠发生危害差异很大,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1989年以来,我们在黄毛鼠发生规律调查基础上,进行防治试验,经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的黄毛鼠综合治理技术,在大面积毒鼠中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危害调查选择代表性地点以及主要农作物受害点进行定点观察和抽样调查,每样点按平行跳跃法查100丛计算危害率。1-2 防治技术研究建立系统监测点,样方10~15…  相似文献   

13.
黔南州农区主要害鼠有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和小家鼠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在各种生境均有分布;黑线姬鼠主要分布在农田,在黔南州内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南部低海拔区为稀有种类.各种害鼠繁殖活动高峰在春、秋两季,春季重于秋季.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土壤、作物、环境和天敌.防治上应采取“春季主治压基数、秋季挑治保丰收”的策略.措施上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生态、生物、物理防治,推广高效低毒无二次中毒鼠药和“毒饵站”投饵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农田害鼠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浙江省义乌市种植业管理总站于2008~2009年在本市开展了农田不同生态环境害鼠发生情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害鼠有4种,分别为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果园、平原、丘陵、山边农田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养殖场边及农村周边农田以褐家鼠为优势种.丘陵、果园、山边农田鼠密度相对较高,养殖场边及农村周边、平原农田鼠密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耿马县黄胸鼠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2008年,在云南省耿马县城区海拔1 100 m地区农田设置系统监测点,研究害鼠种类及发生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农田害鼠以黄胸鼠为绝对优势种群,占17年所捕获害鼠总数的83%,近4年所捕害鼠全为黄胸鼠。年内捕获率和繁殖力出现双峰,与田间为害高峰相吻合。雌雄性比为1∶1.8,雄性多于雌性。以成体组捕获率最高,占总捕鼠数的50%;幼体组和亚成体组次之,分别占21%和20%。根据年内消长规律,确定化学统一灭鼠时间为4月中旬和10月底的干季。宜选用敌鼠、溴敌隆、氯鼠酮、氟鼠灵等,以稻谷作饵料为好。  相似文献   

16.
瓮安县农区鼠害种类与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贵州省瓮安县1996--2012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瓮安县农区鼠有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等4种。褐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3.10%;黑线姬鼠为农田害鼠优势种,稻田、旱地耕作区分别占总鼠教的91.99%、92.07%。平均占总鼠数的92.03%。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农区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一年中在3—5月和8—9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因此。褐家鼠、黑线姬鼠应列为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是农区鼠类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品种繁多,食源丰富,有利害鼠发生。近年来,害鼠在湖北省农村的为害比较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受害严重的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7亿元。笔者通过分析本省农村害鼠的发生特点,结合近10a的鼠害防治实践,探讨了不同害鼠密度下的分级控制措施。现介绍如下。1优势鼠种分布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农村发生的主要鼠种是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小家鼠、黄毛鼠、黑线仓鼠、大足鼠,分别占41.6%、31.7%、13%、9.…  相似文献   

18.
农户贮粮鼠害的损失 ,在本县近几年来平均为1 %~ 8% ,最高达 1 2 %。害鼠不但盗食、污染粮食 ,还有鼠传疾病的潜在威胁。研究控制贮粮鼠害的配套技术 ,是广大农民保粮、保健康的需要。1 试验方法试验在江宁县湖熟镇进行。农户室内鼠密度每月调查 50户 2 0 0夹次 ,调查粮仓、厨房、院落等不同生境的种群密度 ,分析害鼠繁殖规律。贮粮鼠害损失调查 ,采用定户、每月调查贮存稻谷鼠害损失。通过系统调查 ,综合分析农户害鼠发生规律与贮粮鼠害损失的关系 ,探索控制鼠害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2 研究结果2 .1 不同生境害鼠种群消长规律 通过 …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县稻田鼠害发生严重,大量稻穗被咬毁和盗食,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摸索稻田鼠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笔者自19s3年以来连续3年在吉(土布)、韩坊等乡做了现场调查和药物灭鼠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稻田害鼠种类 1984~1985年在吉(土布)、长洛等乡布夹捕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水稻初冬晾晒期鼠害调查与为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同时也是鼠害严重发生地区。明确当地鼠害特点, 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水稻规模化种植较晚, 对稻田鼠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针对稻田鼠害种类不清、密度难定的问题, 在水稻收割晾晒期内采用“翻稻垛尽捕法”和“夹捕法”调查鼠种组成与密度, 并估算稻谷损失率。结果表明, 尽捕法可捕获5种害鼠, 稻垛鼠密度为197~310只/hm2; 夹捕法只能捕到3种害鼠, 小型鼠缺失; 产量损失估算稻谷损失率约为0.13%~0.52%, 折合每公顷损失约7.8~31.2 kg。结果表明, 两种调查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害鼠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 将两种方法结合可获取更多的鼠害信息; 如果适当缩短水稻晾晒期可有效减少害鼠对稻谷的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