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公英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别名黄花苗、黄花地丁、婆婆丁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2.
卢隆杰 《吉林农业》2003,(11):32-33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苗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既可作为佳蔬食用,又可全草入药,是一种珍贵的菜药兼用型植物。 蒲公英能治病疗疾,古籍早有记载。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女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疗肿。……乌须发、壮筋  相似文献   

3.
袁仁长 《新农村》2004,(6):11-11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属菊科.菜药兼用。目前已被人工露地栽培或大棚栽培,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00~700千克。蒲公英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浑河源林区的蒲公英属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有蒲公英属植物11种,常见且资源丰富的9种,并对这9种蒲公英进行了主要生物学特征及生长环境调查。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氮肥水平的田间小区试验,设计了施氮的5个水平,分别测定了蒲公英产量及品质指标,研究施氮肥对蒲公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60 kg·hm-2时蒲公英达到最高产量1 291.24 kg·hm-2。施氮量超过160 kg·hm-2时产量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肥320 kg·hm-2时叶绿素达最高55.32;适量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蒲公英的VC、总糖、粗蛋白的含量;当施氮量为240 kg·hm-2时蒲公英的VC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1.57 mg·g-1和19.77%,施氮量为160 kg·hm-2时粗蛋白含量达最高值0.16 mg·g-1;从结果中可知人工种植蒲公英的施氮量在160~240 kg·hm-2之间品质和产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三七,属菊科植物。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具有清热解毒、防癌等多种药用功效,既可作为佳蔬食用,又可全草人药,是一种珍贵的菜药兼用型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草本植物,别名婆婆丁、黄花苗、黄花地丁。随着人们对蒲公英认识不断加深,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蒲公英的应用虽然历史久远,但却一直处于自然野生状态。近年来随着对其开发利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其身价倍增,由过去的农家自食一跃成了宾馆饭店餐桌上的佳肴。因此,蒲公英人工栽培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8.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苗、黄花地丁、奶汁草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含蒲公英醇、胆碱、有机酸、菊糖、葡萄糖、Vc、Vd、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素,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铁、Ca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高维营养菜。蒲公英其食用部分为嫩苗或嫩叶,经过洗净后可生食或炒食、做汤、凉拌。蒲公英野生长在路边、沟边、宅畔、荒地、田间及丘陵地带,适应性很强,也可人工栽培。蒲公英的人工栽培模式有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等。  相似文献   

9.
法国厚叶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70厘米,叶宽8~10厘米,本品种花期集中在3~5月、7~9月,果期集中在5~6月、9~10月。法国厚叶蒲公英是由法国育种专家经过多年筛选培育而成的药食兼用新品种。本品种品质优良,适合人工栽培。具有叶多叶厚,产量较高,每株有上百个  相似文献   

10.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均有蒲公英生长。蒲公英属短日照植物,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抽薹开花;较耐荫,但光照条件好,则有利于茎叶生长。蒲公英适应性较强,生长不择土壤,但以向阳、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生长较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  相似文献   

11.
野生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无毒,可食用,其抗逆性强,易于人工栽培.种植方式可选春季栽种根或秋播种子,在良好的间苗、除草、覆膜、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下。每年每平方米田地可收割嫩茎叶产品6~12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干旱胁迫是制约药用植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关键限制因子之一,而环境友好型高分子聚合物聚天冬氨酸在农业上作为肥料增效剂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聚天冬氨酸对药用植物阶段性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为聚天冬氨酸在中药材规模化人工种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M.)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模拟盆栽试验,以60%最大田间持水量(WHC)为对照(60%WHC,CK),研究聚天冬氨酸对不同干旱程度(轻度干旱:45%WHC,L和重度干旱:30%WHC,H)条件下蒲公英生长、干物质积累、生理特征以及活性功效成分浓度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均显著抑制蒲公英的生长,降低其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而聚天冬氨酸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蒲公英生长抑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聚天冬氨酸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蒲公英叶片光合色素浓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特别是叶绿素a在轻度干旱处理显著增加13.99%,进而增加蒲公英地上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浓度。聚天冬氨酸还显著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蒲公英地上部P元素17.10%~20.04%,K元素23.76%~32.65%。...  相似文献   

13.
多裂蒲公英(T.dissectu Ledeb)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根尖压片法对多裂蒲公英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统计观察了50个准确计数染色体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多裂蒲公英的染色体数为2n=32,其核型公式为2n=32=28m+2sm+2T。利用有丝分裂过程当中的染色体核型,可以明确区分蒲公英属植物在表现型上难以区别的类型,染色体的数目、相对长度、着丝粒位置和随体有无等都可以作为蒲公英属植物的分类指标而被利用。  相似文献   

14.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已引起医学家和营养学家的广泛重视。蒲公英不仅作为中药栽培,且已被列入特菜的栽培热中。其种植方法简单方便,很适合家庭庭院、路边、果园、山坡种植。现将蒲公英常见病虫害防治及其采收加工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法国厚叶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农技人员从法国引进的一种高产药菜兼用新品种,生产性能和生物产量是我国野生蒲公英的8倍~10倍。我园2002年春天引进法国厚叶蒲公英进行露地栽培,每亩年产鲜叶3700千克,采收种子35千克的好收成,鲜叶售价根据季节不同,以蔬菜出售每千克1.8元,综合效益每亩达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松嫩盐碱草地蒲公英根围AM真菌侵染特性及种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松嫩盐碱草地蒲公英根围AM真菌类型,丰富该地AM真菌资源多样性,以及为更高效地修复盐碱农业用地提供新的途径及想法,利用形态学鉴定的研究方法,对松嫩盐碱草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根围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侵染特性及其种类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pH不同的土壤生态环境下,蒲公英根系均与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并形成典型的重楼型(Paris-type,P型)菌根结构,且侵染率均达到100%。2)对利用湿筛法提取出的蒲公英根围土壤AM真菌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6属21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0种,为本区域蒲公英根围AM真菌优势属,摩西球囊霉占比最多,为本区域蒲公英根围优势AM真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5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3种;和平囊霉属(Pacispora)、原囊霉属(Archaeospor)、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各1种。3)由于此次试验中侵染率极高,说明轻度碱性的土壤情况可能有利于AM真菌与宿主植物亲和以及AM真菌的生长,并且该样地处于适宜菌丝生长的pH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鲜蒲公英洗净(干品加水浸润),捣烂,外敷患甲上,包扎,干则易之,每日三次。一般患者在敷药1~2天能消炎止痛,敷药2~3天能痊愈;化脓未溃时,先切开排脓,再敷药,4~5天即愈。  相似文献   

18.
光照强度对蒲公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草本植物,别名婆婆丁、黄花苗、黄花地丁。蒲公英的食用价值、医药价值、营养价值在《本草纲目》及历代医药大典中都给予了极高评价和充分肯定。近年来随着对其开发利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其身价倍增,由过去的农家自食一跃成了宾馆饭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目前,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内蒙古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已开始了蒲公英的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9.
蒲公英(干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可起疏通经络、促进乳分泌的作用。对肝气郁滞类缺乳(有乳房胀痛而硬者)效果更佳,气血亏虚者慎用。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在东北具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老百姓对它的药用价值有目共睹。北方生长的蒲公英质地细密,口感大苦,泡水养生已成共识。本文从蒲公英的市场前景、食用方法、种植技术及加工等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