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仿生态围塘养殖大黄鱼,其效果优于网箱养殖大黄鱼,但由于一些原因同自然大黄鱼还有一定距离。仿生态围塘养殖大黄鱼技术概要:(1)选好池深为 2-5m且进排水便利的围塘(2)选择新鲜饵料鱼。(3)日常做好换水、疾病防治和记录工作。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场条件 选择海水围塘,面积3.1公顷,呈长方形,沟深1.5-3m,池塘满池蓄水平均水位0.8-1m,最深有3m,滩面可蓄水0.8m,全年每日均可进排水。该养殖区常年海水比重为1.0150-1.0190,pH:7.2-8.4,DO≥4mg/L…  相似文献   

2.
青虾养殖技术讲座二、青虾苗的人工培育(三)土池育苗1.在越冬土池中直接育苗。亲虾在池塘中可自由交配、产卵、孵化,直到培育仔虾。2.另选池塘育苗。首先选择池塘667~1333m’,并用巴豆或茶籽饼彻底消毒。带水清塘(lin水深),巴豆用量为3~5kg/...  相似文献   

3.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条件1995年为0.533hm2池塘,1996年为0.967hm2池塘。用漂白粉清塘(20g/m3以上)3d后,先施发酵鸡粪125kg/667m2,然后加注老水1.2m。在水温20℃左右,7d后待浮游动物较多时放入鲤鱼、鲢鱼...  相似文献   

4.
扣蟹培育实用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扣蟹的池塘,要求近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上游无污染源,土质以粘土或粘砂土为适宜。池塘的模式有四种: 1、池塘式:其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如养鱼池塘,面积1-10亩左右,池水深1.2-1.5m;也有的池塘中间剩1/3的浅水平台,平台水深 0.2-0.3m;池塘两端建有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要安装60目网纱的过滤网,防止敌害鱼虾入池和扣蟹的逃逸。池塘坡比为1:3。池塘式养殖扣蟹投放苗量为每亩放大眼幼体1kg,或豆蟹3万只。 2.稻田养蟹式:通常采用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的宽为2-2.5m,沟深为…  相似文献   

5.
淡水养殖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防治淡水养殖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口服药物败血宁的系列实验研究表明:败血宁主药(BL)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的MIC为4μg/ml,在剂量10~30mg/kg范围内进行鱼体内抗菌试验,对鲢、银鲫的预防和治疗性给药有效率皆在80%以上,其LD50为615.2mg/kg,属低毒,对鱼类较为安全;以30、60mg/kg的剂量口灌银鲫进行微核试验证实BL诱发红细胞微核率不明显,无潜在致突变作用。用HPLC法测定BL在鱼体内治疗浓度维持时间为8~9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5h,连续灌药3d后停药5d在银鲫血浆中未检测到BL的含量。以30mg/kg的剂量进行了四年的池塘应用试验,统计有效率为92.9%,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1.购买苗种要求:规格0.8-1.0cm,经过初步淡化,须淡化至1.005(即7.5‰)即可。 2.暂养池要求:在池塘的一角围出若干平方米的暂养池(用彩条布围拦),暂养池面积大小按1000尾/m2设计,暂养池的水深须在0.5m以上,并在暂养池内安装气头,须连续进行供气,同时将暂养池的盐度调到5‰(即每立方水体投入5kg盐巴),事先将水质进行消毒(采用二溴海因0.2-0.3ppm泼洒)、肥水(用生物肥水精培藻,每亩投放4kg,使水色呈茶褐色),并将pH调整到8.0以上(可采用生石灰)。 3.放苗后的…  相似文献   

7.
潘银华 《内陆水产》1999,24(2):15-15
团头鲂(武昌鱼)是淡水养殖的名优经济鱼类之一。利用现代渔业先进生产设备,进行高产高效池塘养殖,平均每667可达1000~1500kg,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1生产条件1.1池塘条件面积0.33~1h,东西向长方形,池深2.5~3.0m,要求保持水深...  相似文献   

8.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12):25-25
鱼种的越冬工作常易被养鱼户所忽视,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现就鱼种越冬期间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1.1水中缺氧这是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缺氧的原因有:(1)水质清瘦,水中的浮游植物太少,以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放养鱼种密度过大、池水过浅或水中有机物过多,消耗大量氧气,引起缺氧;(3)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和产生有害气体。1.2鱼种规格体质瘦弱鱼种越冬期间,体质消耗大,长时间越冬体重减轻10%~15%,体质瘦弱的鱼种,体内养分不够越冬消耗。1.3管理不善并塘…  相似文献   

9.
用放在海水池塘中的8个陆基围隔(50m×50m×18m),研究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与不同密度海湾扇贝(Argopecteniradians)投饵混养的放养方式、生产力和极限放养量。对虾体长(285±016)cm,扇贝壳长(110±012)cm,放养密度分别为60尾/m2和0,15,45,75粒/m2,用投饵和施肥(鸡粪和化肥)饲养。结果表明,扇贝密度为0和15粒/m2时,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混养(扇贝15粒/m2)时对虾的出塘体长、体重和产量分别比单养高25%,38%和65%;当扇贝密度高于15粒/m2时,对虾的平均体长、体重和产量随扇贝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扇贝密度为15和75粒/m2时,其产量由470kg/hm2增至1236kg/hm2;当扇贝密度高时,去壳后湿重占体重的百分数从(4284±344)%降至(3788±426)%。扇贝的极限放养量为600~800kg/hm2,适宜放养密度为10~15粒/m2。  相似文献   

10.
防病养虾塘水质管理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臧维玲 《水产学报》1997,21(4):422-427
养殖中国对虾的试验塘,以防病养虾塘水质管理模式加以管理,养殖周期为87-159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虾塘水的主要理化因子基本符合要求,NH3-Nt〈1mg/,0.005mg/L≤NO2≤0.016mg/L,溶氧处于过饱和状态,CODMn〈12mg/L,池塘单位水柱毛产氧量约为7g(m^2.d),总耗氧量约为5-11g/(L.d),并借助增氧机补足池水所缺需氧量。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如何利用生物增氧进行鱼类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兑彦 《内陆水产》2000,25(2):16-16
由于各地养鱼条件的不同 ,鱼类越冬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就越冬形式而言 ,有利用湖泊水库越冬、静水越冬、流水越冬、温室越冬、围箔越冬、网箱越冬等方法 ,现介绍一下北方地区如何利用生物增氧进行鱼类越冬。1选塘和清塘1.1选塘1.1.1池水的最适深度1.1~1.8m ,当最大冰厚时有效水深应保持在80cm。1.1.2池底有机残屑应少些 ,并且不渗漏。1.2清塘清除水草 ,在放鱼前10~15d尽量排干池水 ,每667m2用生石灰50~70kg,兑水全池泼洒消毒(碱性土壤不能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 ,暴晒3~7d ,尽可能…  相似文献   

12.
在池塘中央采用高密度、全人工投饵技术方法单养名优鱼类,入池规格及密度为单雄性罗非鱼(全长3~4cm)6400尾/亩,斑点叉尾hui(平均尾重50g)2400尾/亩,湘云鲫(全长3~4cm)8000尾/亩;经150~190天饲养,平均亩产1307~1527kg,饲料系数1.5~1.8,亩产值1.22~2.09万元,亩利锐2240~5374元。“集约型”池塘养殖的单位水面产出能力显著高于以“肥水”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人工繁殖与饲养(下)3.稚鳖饲养(1)鳖池规格:稚鳖池必须用砖砌水泥浇制,规格有4×3×0.6m或5×4×0.6m,水深30~40cm,1/2池底放沙厚为15~20cm,1/2底无沙。(2)放养密度:刚出壳稚鳖重3~5克,每平方米密度为60~8...  相似文献   

14.
丁磊  吴康 《科学养鱼》2001,(12):36-36
目前青虾养殖成活率很低,通常为30%左右,所以产量不高。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一、提高溶氧青虾对溶氧的要求较高,其窒息点为1.1毫克/升,而且青虾在溶氧相对较低的夜晚活动更为频繁,极易缺氧死亡。因此要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关键是提高水体溶氧量。1.配备增氧机的功率应达到0.5千瓦/亩,使水体溶氧量不低于5毫克/升。2.底泥以10厘米厚为宜,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施放的有机肥应充分发酵腐熟,以减少高温季节的有机耗氧量。3.主养青虾混养鱼类的池塘应控制鱼种放养量,以…  相似文献   

15.
鳜鱼,俗称桂花鱼。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增加名优鱼类养殖比重,丰富水产品市场。我场在1999年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套养鳜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为萌山水库管理处鱼种场6排1号池,面积6亩,水深2.6m,水质好,水源充足。 2.试验网箱为双层聚乙烯网,网箱规格2m×2m×l.8m,网目2.5cm,共8个网箱,分两排放入池中,排距20m,箱距2m,两排网箱间配置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3.苗种放养 (l)鱼体消毒。所有鱼种放养时…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又名沟鲶。原产于美洲,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名贵养殖品种。笔者于1998、1999年进行了该鱼的池塘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将本人养殖该鱼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 养殖斑点叉尾■的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场所建造。经验表明,斑点叉尾■正常生长要求的溶氧为3mg/L以上,溶氧大于5mg/L时生长良好,溶氧低于5mg/L时生长缓慢,饲料系数大。因此,进排水不便的池塘需配备增氧机,否则不宜养殖该鱼。池塘底质以壤土为好,养殖水深1.5~2.0m。 二、放养前准备 1…  相似文献   

17.
杨代勤  陈芳 《齐鲁渔业》2000,17(5):12-15
黄鳝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也是目前正大力推广养殖的名优水产品之一。近10年来,我们一直在从事黄鳝养殖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黄鳝规模化高产养殖技术,并在湖北省推广养殖1000公顷以上,养殖单产平均可达2~3km/m2,最高可达 6~8 km/m2,养殖纯效益平均可达20~30元/m2。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鳝池修建1.1地点选择 (1)水源充足,排灌方便;(2)水源水质好,无污染;(3)避风向阳,冬暖夏凉;(4)便于修建安全保护设施,能有效防盗、防投毒等。1.2修建方法1.2.…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属肉食性鱼类,现已驯化成为杂食性鱼类,以吞食为主,性贪食,喜群食,多栖息于水体底层,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在池塘底层活动。性情较温顺,有群集的习性,同时易捕捞。最适生长温度为18~32℃,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pH值6.5~8.5,因此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淡水水域养殖。为了探索斑点叉尾池塘高产养殖技术,我们利用本站淡水场的一口池塘进行高产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面积2.8亩,水深1.8~2.0米,水源充足,…  相似文献   

19.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5,19(3):193-202
天鹅洲故道水面面积为13.7-30.0km^2。据1991-1994年的调查,该故道具有以下优良性状:(1)水质好,溶解氧为5.7-10.5mg/ml,透明度为0.3-1.75m。(2)水生生物丰富,共有16门,306种。(3)鱼类种类繁多,计有9目18科77种。(4)家鱼资源丰富,性状优良。每年7-8月约有近20万尾鲢、鳙、草、青鱼苗种进入故道育肥,其渔获量在7万kg左右;生长参数的比较分析证明  相似文献   

20.
梁启虾 《科学养鱼》2002,(11):12-12
我场利用地下温水进行大面积越冬。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越冬技术措施,越冬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越冬期间各个环节的技术内容总结如下:一、越冬前期工作1.越冬条件越冬池塘面积应根据温水量而定,以确保白鲳越冬安全水温。水源为地下温水,水温29.5℃,盐度3克/升。可根据气温、水温及水质的变化,随时向塘中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和水温。越冬池塘设增氧机1台,供必要时使用。2.清塘、消毒放养鱼种前,越冬塘要彻底清除淤泥。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经水化开后全塘均匀喷洒。另外每亩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