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鸡从出壳.28日龄为育雏期。在此期间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差,饲料利用率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所以说,育雏期在肉鸡饲养管理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直接影响以后肉鸡的生长速度及出栏时间.从而影响到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沈慧 《新农村》2013,(6):30-31
雏鸡是指0~6周龄的小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土鸡养殖过程中极为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饲养土鸡能否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是否显著,很大程度上与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有关。雏鸡与成年鸡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生理特点,个体小,体温调节能力弱,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等。因此,土鸡养殖过程中必须重视育雏期的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衍斌 《油气储运》2009,(12):34-35
育雏是肉鸡饲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此阶段雏鸡生长发育旺盛,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发病,影响后期的生长性能。因此,必须抓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育雏是肉鸡饲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此阶段雏鸡生长发育旺盛,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发病,影响后期的生长性能。因此,必须抓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因此,容易得病,难以治疗,死亡率高。要想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从管理上抓起,重视温度、饲养、防病、免疫等环节。为降低雏鸡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介绍一下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原因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养鹅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小鹅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对蛋雏鸡的育成率和蛋鸡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1~3]。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总结出了蛋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蛋雏鸡的育成率可达95%以上。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0~4周龄的雏鸡,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起死亡。在育雏过程中要降低雏鸡早期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初生期 初生至10日龄,此时的羔羊适应能力弱,抵抗力差,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  相似文献   

10.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雏鹅是指30日龄以内的小鹅。其特点是:生长发育快,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绒毛短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因此管理好雏鹅是饲养大鹅成功与否的关键,具体说应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彻底清洁、消毒栏舍和场地,空置1~2周,准备好育雏工具、食槽、饮  相似文献   

12.
一、要注意保温雏鸡由于出壳时体小,绒毛稀短,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抗寒能力差、容易感冒和拉稀,影响其生长发育或造成死亡。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维持在32℃至33℃。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可下降2℃至3℃,到4周龄后维持2  相似文献   

13.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鹅的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一阶段的鸡。此阶段雏鸡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消化功能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逆性差,死亡率高等。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育雏是养鸡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要求严格的  相似文献   

15.
<正>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0~8周龄)雏鸡的生理特点是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十分敏感,雏鸡阶段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羽毛生长的快;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差,群居性强,胆小易惊群。因此养鸡的成败,育雏是关键,关系到成活率、鸡群发育的整齐度,抗病能力及成鸡时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持续时间和整个饲养期的经济效益。(1)进雏前的准备:育雏舍要清洁卫生,经过熏蒸消毒处理,并  相似文献   

16.
雏鸡与成鸡有很大差别,雏鸡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其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吸收能力弱,免疫机能尚不健全,胆小怕受惊。因此,在生产中应特别重视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雏鸡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其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吸收能力弱,免疫机能尚不健全,胆小怕受惊,育雏期是鸡群死亡的高峰期,因此,在生产中应特别重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雏鸡饲养的技术要点1.1初饮雏鸡的第一次饮水叫初饮。初饮最好在出壳后24h内进行,要求用温开水,饮水中添加适量抗  相似文献   

18.
育成期柴鸡体温调节能力和消化机能基本健全,且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这段时间虽没有育雏期要求严格,但如果管理不好,对以后生产影响非常大,直接关系到柴鸡养殖效率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在养鸡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小鸡育雏期的饲养是极其重要的。雏鸡在育雏期(0-4周)由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营养要求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常常因为种种原因引起死亡,到成鸡时却所剩不多,这是困扰广大养鸡户的一大难题。雏鸡死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与饲养者的经济效益。饲养者要了解出壳雏鸡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20.
雏鸡与成鸡有很大差别,雏鸡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其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吸收能力弱,免疫机能尚不健全,胆小怕受惊.因此,在生产中应特别重视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