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蚯蚓基料是蚯蚓栖息和觅食的物质基础,基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蚯蚓的生存和繁殖生长,为了探究本地区利用玉米秸秆、蔬菜废叶、牛粪等废弃物高效养殖蚯蚓的方法,试验设计了10个不同对比试验,最终得出了牛粪、玉米秸秆青贮废弃物和蔬菜废叶按3∶3∶4的比例腐熟是养殖蚯蚓的最佳基料配方。  相似文献   

2.
在蚯蚓养殖中,如何把成蚓、幼蚓、蚓茧和蚓粪分离,是国内外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养殖蚯蚓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发现蚯蚓产茧、蚓茧孵化、幼蚓生长和饲料消耗都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研究出一种分离成蚓、蚓茧和蚓粪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蚯蚓养殖中往往遇到卵茧孵化率低的问题,给蚯蚓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蚯蚓卵茧孵化所需的时间及每个卵茧孵出的幼蚓数,与蚯蚓的种类和孵化时的温度、湿度等生态因子有密切关系。我们在养殖“太平2号”蚯蚓过程中,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初步体会到,要提高蚯蚓卵茧的孵化率,就必须定时清理卵茧。具体作法是: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蚓床上进行孵化。蚓床必须通气良好,湿度控制在56~66%之间。在这种条件下,卵茧孵化15~20天便可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基料对蚯蚓生长与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设6个基料处理组,试验Ⅰ组为牛粪组,试验Ⅱ组为鸡粪对照组,试验Ⅲ组为100%荞麦皮,试验Ⅳ组为100%玉米芯,试验Ⅴ组为60%荞麦皮+40%玉米芯,试验Ⅵ组为40%荞麦皮+60%玉米芯。蚯蚓性成熟后,从每个试验组随机选取20个用于孵化性能评定。整个饲养期为90 d。结果表明,不同基料对蚯蚓生长方面,15 d幼蚓总体质量和平均体质量、30 d蚯蚓总体质量及平均体质量和饲养结束后的总体质量,对照Ⅰ和Ⅱ组与试验Ⅲ、试验Ⅳ、试验Ⅴ和试验Ⅵ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Ⅴ组的体质量最高,并且显著高于试验Ⅲ、试验Ⅳ和试验Ⅵ组(P0.05);不同基料对蚯蚓孵化方面,产生环带时间(周)及产生蚓茧时间(周),对照Ⅰ和Ⅱ组与试验Ⅲ和试验Ⅴ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茧量,对照Ⅰ组与试验Ⅳ和试验Ⅵ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Ⅴ组产茧量最多。幼蚓孵化时间,对照Ⅰ和Ⅱ组与试验Ⅴ组间差异显著(P0.05)。蚓茧孵化幼蚓数(周)、总的蚓茧孵化幼蚓数和最后发育完全的幼蚓数,试验Ⅴ组与其他各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Ⅴ组孵化幼蚓数最多。以试验Ⅴ组(60%荞麦皮+40%玉米芯)为最佳基料组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温度对牛粪养殖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采用花盆室内养殖法进行小规模饲养,观测牛粪养殖的蚯蚓在15,20,28℃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取食活动、蚓茧孵化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牛粪养殖蚯蚓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28℃,蚯蚓逃逸和死亡数量少,较为活跃,采食量和排便量增加,增重快;蚓茧孵化率达80%~92%,幼蚓长到成体需要70~80 d。随着温度的升高,蚯蚓产茧和生殖环带出现日龄缩短、孵化时间减少和孵化率升高的现象,幼蚓到成蚓周期为70~80 d。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猪粪养殖蚯蚓的可行性及温度对其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采用花盆室内养殖法进行小规模饲养,观测猪粪养殖的蚯蚓在15,20,28℃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取食活动、蚓茧孵化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猪粪养殖的蚯蚓生长较快,个体重量较大,蚓茧孵化率为65%~75%;猪粪养殖的蚯蚓的适宜温度为20~28℃,在此温度下蚯蚓逃逸和死亡数量少,活动较为活跃,采食量和排便量大,增重快;随着温度的升高,蚯蚓产茧和生殖环带出现日龄缩短,孵化时间减少,孵化率增高,幼蚓到成蚓周期约为70~80 d。说明温度对猪粪养殖的蚯蚓生长和繁殖有较大影响,利用猪粪养殖蚯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配比基料对蚯蚓的平均重、日增重倍数、日产茧数和日增殖倍数的变化,试验将小麦秸秆切碎腐熟后加入腐熟的牛粪中,分别以小麦秸秆和牛粪混合物碳氮比为20,25,30物料配制成不同饲料饲喂大平2号蚯蚓,饲养期为30 d。结果表明:小麦秸与熟牛粪按碳氮比为20配比的平均蚯蚓重和日增重最大,按碳氮比25配比的日产茧数和日增殖倍数最好。蚯蚓在整个饲养期内生长良好,说明小麦秸与牛粪混用饲养蚯蚓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在城镇养殖肉兔有许多有利条件,这是乡村无法相比的。 城镇的青饲料很丰富。由于城镇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各种蔬菜、瓜果都集中在这些地方销售,其脚叶、老叶、烂瓜果的皮,应有尽有,而肉兔又是以食青饲料为主的动物,一年四季都少不得青饲料。1~3月莴苣叶、芹菜叶、大蒜叶、卷心菜叶、大白菜叶等等多的是;4~6月有玉米包叶、卷心菜叶、空心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各个发酵菌剂对蚯蚓生长繁殖性能的动态变化,根据蚯蚓生长状况,筛选出适合蚯蚓生长的最佳牛粪发酵菌,为牛粪发酵菌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共计75 d,采用室内培养法,选取新鲜牛粪等分为4组,分别添加3种成品牛粪发酵添加菌剂,留一组空白对照,置于塑料培养盆中,25℃室温条件下预发酵15 d。接种蚯蚓消解牛粪间隔15 d分别破坏性取样,记录各物料组合中蚯蚓重、幼蚓数以及蚓茧数,对各物料组合中的蚯蚓生长、繁殖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Ⅰ组牛粪中添加EM发酵菌剂、Ⅱ组添加中药微生态发酵菌剂、Ⅲ组添加生物发酵菌剂(nuclear)进行自然发酵,Ⅳ组空白对照为牛粪自然发酵,3种成品牛粪饲喂蚯蚓观察产生环带、产生蚓茧的时间,并都能促进蚯蚓的生长繁殖,蚯蚓个体重明显增高,Ⅱ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是Ⅰ组和Ⅲ组,Ⅳ组对照组最次。  相似文献   

10.
“太平二号”蚯蚓食性复杂,喜食畜禽粪便,能够降低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蚯蚓对硒也有很强的富集作用。该试验在半发酵牛粪中添加不同比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 SS)与富硒酵母(selenium-enriched yeast, SY)的混合硒(10 mg·kg-1,SS∶SY=1∶1,1∶2,1∶4)养殖蚯蚓,探究硒元素对蚯蚓生长繁殖和蚯蚓粪肥力(N、P、K)的影响,选择富硒蚯蚓的适合养殖浓度及复合硒比例,在蚯蚓处理牛粪的同时提升蚯蚓富硒效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牛粪基料中添加硒元素,蚯蚓的日增殖倍数与日增重倍数较低(P<0.01),试验组中以SS组生长繁殖较好;(2)试验组蚯蚓蚓体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组中,SY组蚓体硒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3)SY组与混合Ⅲ组(SS∶SY=1∶4)蚓粪中N含量最高,混合Ⅰ与混合Ⅲ组蚓粪的P含量最高,混合Ⅲ组蚓粪中K含量最高;(4)各试验组蚓粪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以混合Ⅰ组蚓粪硒含量最高,SS组蚓粪硒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赤子爱胜蚓 (Eiseniafetida)在地面平放的不同厚度、不同基料配比中的分布及基料中的通气条件。结果表明 ,不同的基料配比 ,对赤子爱胜蚓在超过 2 0cm深的基料中的分布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通气条件是影响蚯蚓在基料中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 ,地面平养赤子爱胜蚓的基料厚度应为 2 0cm ,根据通气性提出了网筒养殖蚯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模拟蚯蚓养殖试验,旨在选择不同畜粪(牛粪、猪粪和羊粪)配比基质下饲养蚯蚓的最佳组合。试验共设3种不同原料配比的处理,7 d预饲期,50 d正式试验期,每个处理150条蚯蚓,室温条件下进行养殖试验。通过测定蚯蚓增重、蚯蚓茧数、蚯蚓增加条数和蚯蚓长度指标,来筛选牛粪、猪粪和羊粪混合养殖蚯蚓的最佳优化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从对蚯蚓存活的影响来看,组Ⅰ的蚯蚓死亡数和逃逸数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组Ⅲ的蚯蚓死亡数和逃逸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从对蚯蚓生长性能的影响上来看,在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组Ⅰ的增重倍数和总长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组Ⅲ的增重倍数和总长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从对蚯蚓增殖的影响上来看,组Ⅰ的成蚓、幼蚓和蚓茧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组Ⅲ的成蚓和蚓茧数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综上所述,处理组Ⅰ(牛粪∶羊粪∶猪粪=80∶10∶10)为最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用牛粪养殖蚯蚓的适宜发酵程度,测定了赤子爱胜蚓属大平2号在未发酵牛粪(BD0)和发酵10 d牛粪(BD10)、20 d牛粪(BD20)、30 d牛粪(BD30)中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结果表明:BD0和BD30处理蚯蚓的试验末体重、蚓茧产生量和蚓茧孵化率都极显著或显著高于BD10和BD20(P<0.05),而BD0和BD3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未发酵及发酵30 d牛粪比发酵10,20 d牛粪更适宜蚯蚓的生长和繁殖;而用未发酵牛粪养殖蚯蚓在工艺上更简单,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4.
蔬菜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多不耐高温,尤其是芦笋、卷心菜、芹菜、甜菜和大白菜等有叶蔬菜,久炒久熬,损失的营养较多。为使菜梗易熟,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兴起一个开发蚯蚓保健食品热,蚯蚓的年贸易额在20亿美元左右,而每年正以20%~25%的速度递增。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发展蚯蚓养殖业,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养殖蚯蚓成了前景广阔的新兴养殖事业,蚯蚓的开发价值,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997年美国的300个大型蚯蚓养殖企业组成了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以帮助促进这个行业。 世界各地蚯蚓养殖的主要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净化环境,变废为利,增肥改土;二是作为新的蛋白质源,制成禽畜、渔业、特种动物饲料添加剂,或作为人类食品销售;三是作为药物、化妆品的原料;四是利用蚯蚓或蚓粪的特殊功能,作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或除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蚯蚓喂杂交番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试验组共分孵出后2天、10天、20天、30天4个组,喂蚓量相等,平均每天每只鸭喂鲜蚓0.11斤,另外再饲喂稻谷等饲料,以吃饱为度,另设对照组,不喂蚯蚓。经过60天的饲养,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太平三号蚯蚓对家畜粪便利用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蚯蚓牛粪养殖为对照,利用花盆室内养殖法进行小规模饲养,观测太平三号蚯蚓在不同畜禽粪便基料中的取食、排便活动、适应性及生长与繁殖等生物学特性指标,研究太平三号蚯蚓对各种畜禽粪便的利用效果,为不同畜禽粪便合理配比进行蚯蚓大田养殖提供科学数据及可行性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蚯蚓用猪粪养殖生长较快,个体重较大,但产茧量和孵化率较低;鸡粪基料中的蚯蚓逃逸和死亡数较多,不适合养殖蚯蚓;太平三号蚯蚓对各种畜禽粪便的适宜度及综合利用效果顺序依次为牛粪、羊粪、猪粪、兔粪、鸭粪和鸡粪。太平三号蚯蚓对各种畜禽粪便的利用效果不同,利用牛粪、羊粪、猪粪进行蚯蚓养殖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④白萝卜叶中叶绿素含量高,水分多,家兔过多采食后易发生胀气、腹泻。因此,用白萝卜叶喂兔,应与其他牧草、菜叶混合饲喂。②花生藤含粗纤维多,水分多,兔采食过量易拉稀,故不宜单独饲喂。⑧甘薯藤中缺少维生素E,若长期单独饲喂种兔,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平的蚯蚓和蚓粪对改良鲫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赤子爱胜蚓及其蚓粪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改良鲫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2.5%、5%7、.5%的鲜蚯蚓和添加2%、4%、6%的蚓粪,在网箱中饲养改良鲫100 d。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5%的鲜蚯蚓能显著提高改良鲫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总蛋白的含量(P<0.05);而添加4%的蚓粪能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5%的鲜蚯蚓或4%的蚓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改良鲫免疫能力。在提高免疫能力方面,添加5%的鲜蚯蚓优于添加4%的蚓粪。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养殖蚯蚓中,如何提高捕蚓工效,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过去,虽然有机械筛、电振动、强光照、灌水等捕蚓方法,但都因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效果又欠佳等原因,未能得到推广应用。我们根据蚯蚓怕光、怕惊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