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秀丰梨来源于洋梨的变异单株。平均单果重 1 98g ,最大果重 460 g ,葫芦形 ,果面美观 ,肉细汁多 ,成熟早 ,耐贮运。具有多次开花结果现象。早果丰产 ,幼树改接第 2年即可结果 ,每 666.7m2 产量 43 6.4kg ;成龄树改接当年即可结果 ,第 2年株产 62kg ,第 3年株产 2 0 5kg。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临朐县已发展大棚甜樱桃800hm^2,经济效益突出。为了优化品种结构,2004年开始在3个乡镇对6~8年生大棚甜樱桃进行了“带花长枝多头高枝嫁接”试验,取得了当年改接当年开花结果(平均株产3.5kg),改接后第3年恢复树冠(平均株产15kg)的良好效果,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苏培芝 《落叶果树》2014,46(6):47-48
2006年春,对云南省永仁县栽植的劣质石榴进行良种改接试验.结果表明,在永宁县,以3月初砧木萌芽时在砧树主干离地20cm处锯干进行硬枝切接效果较好,嫁接成活率95%以上;生长快,改接两年后基本恢复树冠;嫁接第2年开花结果,平均每666.7m2产量110kg.第3年结果株率96%,平均每666.7m2产量600kg.第4年结果株率100%,平均每666.7m2产量1320kg.第5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每666.7m2产量1760kg,2011年以来,平均每666.7m2产量2200kg.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4.
秀丰梨来源于洋梨的变异单株。平均单果重198g,最大果重460g,葫芦形,果面美观,肉细汁多,成熟早,耐贮运。具有多次开花结果现象。早果丰产,幼树改接第2年即可结果,每666.7m^2产量436.4kg;成龄树改接当年即可结果,第2年株产62kg,第3年株产205kg。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棚樱桃的迅猛发展,设施栽培过程中大樱桃授粉品种搭配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授粉品种少或授粉品种不对路等问题,造成大棚樱桃整棚坐果少,严重制约着大棚樱桃的产量和效益。自2003年以来,我们采取“带花长枝多头高枝嫁接”技术,改变了大棚内大樱桃的授粉源,取得了当年改接,当年开花结果,平均株产3.5kg,当年为其它品种提供花粉,改变了授粉组合,  相似文献   

6.
费县许家崖天景区现有梨园面积 1 0 0 0 hm2 ,但因品种老化、树龄较大、管理粗放 ,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于 1 997~ 2 0 0 1年进行了高接换种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高接树第 2年见果 ,树冠恢复 ;第 3年丰产 ,平均株产 1 86.6kg,经济效益提高 4.3倍。1 试材与方法试验园为低山丘陵地 ,较瘠薄 ,褐土 ,无水浇条件。主栽品种为 2 0~ 90年生绵梨、子母梨 ,667m2 (亩 )平均栽 1 6株 ,管理水平一般。改接品种为新高、新兴、绿宝石、丰水、爱宕等。嫁接方法为春季插皮接和劈接。2 结果与分析2 .1 不同嫁接组合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  相似文献   

7.
2003年开始进行月神柿幼树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面积1.67hm2,株行距2m×2.5~3m.定植第4年平均666.7m2产量迭1781.5kg,其中O.33hm2高产园平均666.7m2产量达1896.4kg,最高株产23.75kg.几项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是:精细建园,定植成活率达97.5%;前促后控,加强土肥水管理;适时多次摘心和拉枝,迅速增加枝量,扩大树冠;盛花期主干环剥倒贴皮,坐果率高达74.61%.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张家川县对早实核桃园中接芽未成活的实生树采取方块芽接的方法进行高接换优,自制模具用于接穗取芽和砧木嫁接部位去皮,明显提高了嫁接速度和成活率,接后嫁接部位愈合好,枝条生长迅速,结果早,产量恢复快,达到1年嫁接、2年见果、3年恢复产量的目的。5年累计改造实生树30 030株,接后第5年株产平均为6.1 kg,按栽植行株距折算,每667 m2产量201.3 kg,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云和县重河湾经济林基地海拔250~300m,坡度15~20°,土壤为红壤,含沙量较高,pH值5.6,土壤有机质含量1.96%。1997年基地栽植了西子绿梨,株行距2m×4m,树形为自然开心形。2000年在1.5hm2的4年生西子绿梨树上高接翠冠梨,当年成花,第2年平均株产3kg,第3年12kg,第4年25kg,666.7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劈接、切接和切腹接等方法在3年生金花梨上改接大果水晶梨,接后加强管理,采用小冠疏散分层树形,花期人工授粉,并喷0.3%硼砂溶液,及时疏花疏果,并在行间种植白三叶草,接后第2年平均株产3.5kg,第3年14kg,第4年38kg,第5年在花期低温条件下仍达42kg。  相似文献   

11.
2009—2011年,无棣县对劣质金丝小枣、甜酸枣、婆枣等,改接金丝新1号、2号和4号3个优良品系400hm2,计9.7万株,改接短枝冬枣80hm2,计26万株。阐述了改接良种的技术及改接后的栽培管理措施。接后第2年全部结果,产量分另q达到53.3万kg和23万kg,与未改接园相比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慈溪市梨园主要分布在南部沿山低坡地和北部滨海平原地区,总面积约2 000亩,其中不良品种约占 700亩,有的梨农已刨掉梨树改种桃树,致使梨生产出现滑坡,面积下降35%。为此,从1989年开始,我们对老梨园进行高接换头,高接品种为浙农大1962年杂交育成新品种黄花梨,该品种具品质好、适应性广、管理方便等特点。至1992年已合计改接 130亩,改接株成活率为98%,第2年株产5~20kg,第3年10~40kg,小树接口当年能愈合,老树接口 3~4年愈合,小树第2年可恢复到原树冠大小,大树3~4年后能恢复到原树冠大小,并改变了原树冠偏高、内膛空虚等缺点。 嫁接方法以枝…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我场引进安哥理诺(Angeleno)李子接穗,嫁接在10年生"串枝红"杏树上,共64株,0.1hm2,接口愈合好,无开裂和流胶现象,也无大小脚现象.接后第2年成花株率100%,每666.7m2产量为100kg(一般株产1.5~4.0kg,最高株产达12kg),第3年达620kg,第4年达1130kg(最高株产 110kg),其后,产量稳定在1 250~1750kg之间.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我场引进安哥理诺(Angeleno)李子接穗,嫁接在10年生"串枝红"杏树上,共64株,0.1hm2,接口愈合好,无开裂和流胶现象,也无大小脚现象.接后第2年成花株率100%,每666.7m2产量为100kg(一般株产1.5~4.0kg,最高株产达12kg),第3年达620kg,第4年达1130kg(最高株产 110kg),其后,产量稳定在1 250~1750kg之间.  相似文献   

15.
正‘野村乔纳金’苹果品种是日本青森县野村园艺农场从‘乔纳金’枝变中选出的早熟乔纳金品种。2005年笔者从日本引进该品种接穗5条,高接在锦州庆海敏男绿产有限公司示范基地园5年生‘珊夏’苹果树上;第2年又从高接母树上取条嫁接,繁育矮化苗木300株,2008年建试栽园4 000 m~2。高接树第2年开花见果,第3年单株产量20 kg,第4年60 kg,第5年80 kg;矮  相似文献   

16.
阳信县是中国鸭梨之乡 ,2 0 0 2年 3月引进台湾晚熟梨品种新翠梨 ,3月 2 0~ 2 5日多头高接在 8年生鸭梨树上 ,共高接 1 .8hm2 ,授粉树为本地品种酥梨。原栽植密度为 3m× 4m ,土壤为轻壤质潮土 ,土层深厚 ,pH值 8.4左右 ,灌溉条件良好。嫁接后 ,当年生枝大部分形成腋花芽 ,2 0 0 3年开花结果。新翠梨果实近圆形 ,平均单果重 40 0 g。果皮红褐色 ,果点明显 ,套袋果呈浅褐色。肉质细腻 ,汁多无渣 ,甘甜可口 ,品质极上。石细胞少 ,果心小 ,近核处仍可食用 ,可食率明显大于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 6.2 %以上 ,硬度≥ 6.4kg/cm2 。常温下果实…  相似文献   

17.
为调整苹果品种结构 ,提高果园经济效益 ,我们于2 0 0 0~ 2 0 0 3年在沂源县徐家庄乡小张庄果园进行了红将军苹果高接换头及早期丰产技术试验。试验园为山间平地果园 ,面积 4 7hm2 ,原主栽品种为小国光 ,树龄1 8年生 ,株行距 5m× 6m。 2 0 0 0年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全部改接成红将军苹果 ,每株嫁接 90~ 1 2 0个芽 ,改接后的树形仍为主干疏层形。改接后第 2年见花 ,第 3年遭晚霜危害 ,666 7m2 产量为 760kg ,第 4年 666.7m2 产量达 2 0 0 0kg ,经济效益为小国光品种的 6倍。试验表明 ,选用生长健壮、芽眼充实的 1年生发育枝做接穗 ,嫁接成…  相似文献   

18.
我县板栗优选工作始于1974年,14年中经初选、复选、决选及大面积生产示范鉴定,从近90万株实生结果树中选出了4个优良单株,主要特点是早实丰产,产量较对照高1.5倍以上,品质优于对照。经省级鉴定认为:在丰产性和坚果品质方面均达到国内优种水平,可大面积推广。现简介如下: 1、塔丰(原代号塔寺54号) 1974年入选,母株生长在遵化县西下营乡塔寺村北阳坡山地上,树龄24年生,年均投影产量0.5kg/m2。嫁接后代早实丰产性强,3年生幼树改接后当年见果,接后4年株产可达5kg左右。改接中龄实生树(10-15年生)接后4年株产可达10kg。改接大树当年有产,翌年株产…  相似文献   

19.
刘化朝  朱娟娟  蔡荣 《果农之友》2009,(3):26-26,30
针对费县青石山区山地核桃栽培面积大,且以实生繁殖为主.品质优劣不等.实生与嫁接繁殖的核桃良种树产量和品质相差极大的生产实际。课题组通过试验研究,用枝接和芽接综合技术改接大树.成活率达到100%,树冠提前2—3年恢复.10年实生树改接后,第3年株产在3~5千克。芽接抽生的新梢当年生长量平均在1米以上,在青石山区可安全越冬。技术操作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平阴县山区面积大,核桃资源丰富,但多为劣质实生品种,其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于2000年春进行了山区实生核桃改接早实薄皮核桃试验。改接品种为香玲、元丰,共改接1.0万株,株成活率为100%,接穗成活率达93%以上。当年平均每株新梢生长总量1860cm,第2年结果株率100%,改接一个头的小树,第2年株产0.5kg,改接10个头的大树,第2年株产达4kg以上。现将改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