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朝天椒的出苗和苗期生长。因为朝天椒种子小,顶土力弱,土壤板结时,很难出苗。朝天椒种子发芽出苗,要求土壤通气良好,土壤细密踏实不悬空。所以整地质量要高。要达到精耕细耙无坷粒。  相似文献   

2.
一、整地芝麻种子小,根系弱,幼苗生长缓慢,精细整地是一播全苗、壮苗的重要措施之一。芝麻怕渍水,在低洼多雨地区,应在耕翻整地基础上,开沟做畦,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夏播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耙地灭茬,精细整地,使表土层细碎疏松平整,以利播种全苗。二、施肥芝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的种子,需氮9千克,磷酸2千克,氧化钾9千克。施足基肥,施好种肥,分期追肥,适时增施钾肥,是芝麻增产的有效措施。基肥  相似文献   

3.
一、整地 芝麻种子小,根系弱,幼苗生长缓慢,精细整地是夺取一播全苗、壮苗的重要措施之一。芝麻怕渍水,在低洼多雨地区,应在耕翻整地基础上,开沟做畦,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沈丘县春季雨雪少,春播芝麻,应冬耕耙耱保墒,早春顶凌耙地。夏播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浅耕灭茬,精细整地,使土壤细碎疏松,表面平整,口墒好,以利播种全苗。  相似文献   

4.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整地芝麻种子小,根系弱,幼苗生长缓慢,精细整地是夺取一播全苗、壮苗的重要措施之一。芝麻怕渍水,在低洼多雨地区,应在耕翻整地基础上,开沟做畦,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沈丘县春季雨雪少,春播芝麻,应冬耕耙耱保墒,早春顶凌耙地。夏播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浅耕灭茬,精细整地,使土壤细碎疏松,表面平整,口墒好,以利播种全苗。  相似文献   

5.
芝麻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1育苗移栽的优点1.1减少种子用量,降低种子成本芝麻直播栽培,种子用量3.0~7.5kg/hm2,而移栽芝麻用种量仅为1.5kg/hm2左右。1.2适时早播,缓解季节和劳力紧张的矛盾皖、豫、鄂三省芝麻主产区,芝麻前茬主要为小麦和油菜,芝麻播种时,适逢午季抢收抢种;采用育苗移栽,可避开抢时、抢工高峰期,从而有充足时间和劳力提高苗床、大田整地、施肥、苗期管理等栽培环节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耕整地、播种期、栽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秋食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选地与整地 芝麻极忌连作,连作造成病害严重。轮作年限至少应相隔2年以上。小麦、大麦、高粱、玉米、谷子等谷类作物是芝麻的良好前作。芝麻种子细小,不能深播。主根入土较深,要求耕层疏松深厚,表土层保墒良好、平整细碎。种植春芝麻,应在头年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  相似文献   

8.
芝麻春夏秋3季均可种植,一般平均每亩产50~70kg,栽培技术好的可达75~lOOkg。产业结构调整后,有的地方在小麦收后移栽棉花,棉花采收后种大麦,大麦收后种夏芝麻。有的地方蚕豌豆、甘蓝型迟油菜、留种红花草收后种夏芝麻或花生、红薯地间作套种夏芝麻,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夺取芝麻高产,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一、精细整地。选用良种芝麻种子细小,顶土能力弱,又怕渍水,因此要选择地势高燥,土松较肥,排水良好的耕地种芝麻。土地要精细耕作平整,疏除残花杂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芝麻高产稳产规律,尽快地把芝麻生产搞上去,从1976至1978连续三年进行了芝麻高产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1976年种植2亩,单产256斤,1977年种植1.2亩,单产275斤,1978年种植1.31亩,单产294,7斤。我们的做法是:1.细致整地,施足底腮。芝麻是小籽作物,幼芽顶土力弱,出土困难,在播种前必须精耕细耙,同时每亩撒1%的六六六粉4斤,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0.
1育苗移栽的优点 1.1减少种子用量。降低种子成本芝麻直播栽培,种子用量为3.0-7.5kg/hm^2,而移栽芝麻用种量仅为1.5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芝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是驻马店市的优势作物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 1 0 0余万亩 ,占全省种植面积的 1 / 3 ,全国的 1 / 1 0。几十年来 ,芝麻种子生产一直采用三圃制 ,由于要进行单株选择 ,株行、株系比较 ,技术复杂 ,投工大 ,种子生产数量小 ,影响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利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大批芝麻优良新品种相继育成 ,品种更换加快 ,对种子质量要求提高 ,三圃制的种子生产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要求。 1 990年我区开始尝试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应用于芝麻种子生产。经过多年的应用 ,认为它是进行芝麻种子生产比较科学、适用的现代种子生产方式。1…  相似文献   

12.
淮北地区芝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芝麻特性,从良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肥水运筹、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淮北地区芝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芝麻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1、整地施肥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肥力中等偏上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种植,忌重茬。5月底6月初整地施肥,每亩施尿素菜10~15kg或碳铵20~25kg,氯化钾5~10kg。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子1~2d。为防治芝麻黑斑病和茎点枯病,用50~55℃温水浸种15min左右,冷却后捞出,晾干播种。每亩播种量500g。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双辽地区气候环境条件,总结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芝麻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芝麻种子内含有较高的脂肪和丰富的蛋白质,通透性差,易吸湿返潮,发热变霉,一般条件下不耐贮藏。根据芝麻种子的贮藏特性采用恰当的贮藏管理措施,以确保种子的使用价值,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芝麻种子萌发过程的代谢生理变化,丰富芝麻种子生物学内容,在25 ℃暗培养条件下,以2个芝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0~72 h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水分吸收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粗脂肪、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酶活性等代谢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芝麻种子在浸水后6 h吸胀,12 h萌动,24 h胚根开始快速伸长,48 h胚芽开始快速生长,72 h完成发芽。吸水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在 0~6 h和24~60 h 2个时间段表现为急速上升;吸水速 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过程,其中在0~3 h时下降最快,在胚芽开始生长(吸水后48 h)后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上升。随着萌发进程的推进,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先降后升趋势,氨基酸含量不断下降,粗脂肪含量在24 h后有所下降,游离脂肪酸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脂肪酶活性不断增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主要脂肪酸组成变化非常小。因此,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启动糖代谢,随后启动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研究结果为芝麻种子萌发机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阜阳地区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以期为该地区芝麻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芝麻良种繁育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相继育成了一大批芝麻优良新品种,这对我国芝麻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但由于芝麻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繁育技术落后,影响了芝麻优良品种的推广利用,至今芝麻生产上品种混杂退化现象仍然相当严重,种子生产及市场流通也相当混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及组分的变化规律,明确生长环境对种子蛋白质含量及组成的影响,为芝麻蛋白质育种及芝麻蛋白质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豫芝11号芝麻品种,在周口,驻马店和南阳试验点同期播种,于盛花期一次性标记5 000朵同一天开放的花朵,在芝麻授粉第10 天开始取样,此后每5 d取样一次至芝麻成熟。测定种子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组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芝麻种子粗蛋白质含量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授粉后35 d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随后处于稳定;周口试验点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南阳和驻马店试验点;球蛋白的变化规律与粗蛋白含量一致,清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成熟芝麻种子中清蛋白含量并未表现出地域差异性;授粉15 d时在凝胶谱图20、30、55 kD处出现条带,并随着种子发育延长而加深;随着芝麻种子生长发育,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南阳和驻马店试验点显著低于周口试验点;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比值系数大于1。【结论】环境显著影响蛋白质含量,球蛋白含量和生长过程中芝麻清蛋白含量;不同种类蛋白质合成时间不同,芝麻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0-30 kD处;随着种子生长发育期的延长,芝麻种子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芝麻蛋白能够很好地补充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脯氨酸。  相似文献   

20.
刘澍才 《新农业》2009,(7):9-10
芝麻是唇形目胡麻科胡麻属胡麻种1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1~2米,种子扁圆呈白、黄、棕红或黑色。辽宁气候有利于芝麻生长,尤其辽西北地区降雨量少适宜芝麻生产,芝麻品质好。农民种植芝麻亩产50公斤可有600多元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