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黄姜药用价值逐步被人们认识,位于秦巴山区的黄姜因皂甙含量高而被加工企业大量收购。由此,带动整个秦巴山区特别是十堰市黄姜产业发展。据初步统计,十堰市黄姜种植近4.67万hm^2。黄姜属藤本攀援植物,覆盖度低,导致杂草生长繁茂,与黄姜生长争水、争肥、争光,对其影响大。采用  相似文献   

2.
黄姜也叫火藤根,为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甾体激素药源植物。随着人工栽培面积扩大,时间增长,加之气候异常,田间管理粗放,黄姜病害逐年加重,常造成茎基部腐烂而导致全株干枯死亡,一般病田率31.7%,病株率9.7%,最高病田率49.22%、病株率14.8%,  相似文献   

3.
黄姜 ,又名火头根和盾叶薯蓣 ,是提取皂素、双烯和黄酮类等药物中间体的重要原料。十堰市现有黄姜种植面积 3 2 3万hm2 ,是支撑全市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过去 ,黄姜是分布在十堰市的一种比较丰富的野生资源 ,由于长期无节制的采挖 ;致使原本比较丰富的野生黄姜资源几乎枯竭。为了满足市场对黄姜原料的需求 ,所以 ,从上世纪 80年代就开始了黄姜野生转家生的人工栽培活动。在人工栽培的初期 ,黄姜几乎没有病虫害。但是 ,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 ,生产历史的延长以及长期的无性繁殖和重茬种植等因素 ,使黄姜的病虫害种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郧西县黄姜(中药材)发展迅速,已成为地方四大(姜、菜、烟、果)支柱产业之一,是湖北省七大经济版块之一的十堰中心地带,被国家农业部授予“黄姜之乡”,从而带动我国13个省份的大面积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面积已达20万hm2以上,但黄姜地夏季杂草滋生,与黄姜争光、争肥、争水,极大的影响了黄姜生产和增产效益。据调查因草害常年损失在15%,在黄姜生长过程,夏季采用高产盖草能及精喹系列的除草剂只能除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采用人工除草受墒情影响,不仅除不彻底,而且易伤害黄姜龙头。为此,自2001年以来我们进行了25%宝成在黄姜夏季生长期间的试验,试验表明,25%宝成防除黄姜夏季生长期间单双子叶杂草效果好,且对黄姜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襄樊市黄姜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近两年增长迅速。2003年黄姜种植面积达14000hm^2,由于重茬面积较大,致使黄姜根茎腐病、炭疽病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发病田块减产10%~20%,重发田块减产60%以上。为有效控制黄姜病害,我们通过几年调查,初步摸清了黄姜病害的发生特点,并制定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姜又叫薯蓣,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陕西省安康市栽培面积达4万hm^2以上,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黄姜茎基腐病不断发生且危害加重,已成为黄姜生产的一大障碍。为有效解决黄姜生产过程中的病害突出问题,我们于2003年开展了黄姜茎基腐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7.
黄姜白绢病是由齐整小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Cortcium rolfsii(Sacc)Curzi.]引起的一种新病害。记述了病原、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姜俗称“火头根” ,属盾叶薯蓣 ,是我国特有种。黄姜浑身是宝 ,我国利用黄姜根茎中皂甙元 (皂素) ,可合成 3大类 (皮质激素、性激素、孕激素 ) ,近2 0 0个产品系列 ,是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最理想的物质 ,世界上 90 %的激素是利用其合成的 ,因此 ,被国家医药界誉为“药用黄金”。郧西县地处秦巴小区 ,是全国黄姜高产高含地区的中心 ,历史上曾形成庞大的野生黄姜资源带。1 9 87年开始进行大面积“野转家”栽培并获得成功 ,至今已发展到 1万hm2 以上 ,被农业部农业特产委员授予“全国黄姜之乡”。在栽培过程中 ,由于连年重茬及姜农们忽略了蛴…  相似文献   

9.
规模发展黄姜是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前奏曲,而黄姜地的杂草一直是黄姜高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我站与文峰农技站于1997~1998年对黄姜地化学除草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验,总结了一套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的防除杂草技术。1 杂草种类  通过对全县各地的杂草调查,黄姜地的杂草主要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繁缕、刺儿菜、藜、蓼、蒿子、白茅、香附子等,科目繁多,深根性与浅根性,一年生与多年生杂草并存,杂草种类比较复杂。2 防治技术2.1 苗前除草在冬末春初黄姜苗未出土前…  相似文献   

10.
仁怀市茅坝镇地处南亚热带,生态环境适合小黄姜生长,近年来小黄姜发展较快,栽植面积已达33.7hm2,而温暖、潮湿的生态环境也较适宜小黄姜病虫害发生为害,根据历年防治的实践和调查,全年发生危害小黄姜的有害生物有40余种。其中常见的危害较大、较难防治的是姜螟、地老虎、蛴螬、玉米螟、甜菜夜蛾、蓟马等。防治上述害虫,每年在小黄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