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催青技术管理 提高蚕种催青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和蚁蚕的整齐度、强健度,以至影响蚕茧的产质量.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由于我市全面实行小蚕共育,且大多数共育室的共育量较大(一般60张以上),因此,广大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希望既要头数足、蚁体强,又要一日孵化率高.笔者经过10多年的催青实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是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关键.其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蚕种催青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的一日孵化率、蚕茧产质量等各项指标.近年来,蚕农对孵化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种的内在质量是基础,同时也取决于催青过程中的合理调节.现就催青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提高蚕种催青孵化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玲 《江苏蚕业》1997,(3):27-28
<正>蚕农饲养的一代杂交种其孵化率、孵化整齐度、蚁体强健、茧产质量等指标直接与蚕种的催青质量相关.我市在蚕种催青中一直注重狠抓有关催青技术着子,蚕种的一日孵化率、总孵化率,春种达95~100%,秋种达92~95%.现根据历年的实践谈一点体会.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培训人员净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一项要求高、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近年来,笔者在催青工作中发现一些因蚕种质量而影响孵化率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多年的催青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催青工作,加强催青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催育管理,坚持规范操作,认真搞好调查,灵活采取应变措施,合理调节发育进度,准确掌握各批蚕种的见点时间,适时分发蚕种,才能提高催青质量、提高蚕种的实用孵化率。  相似文献   

5.
浅析蚕种催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的首要环节。蚕种孵化率,蚁体强健度及蚕茧产量和质量等指标直接与蚕种的催青质量息息相关。掌握催青技术可促使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达到蚕茧单产高,质量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俞玉梅 《蚕桑通报》1994,25(2):36-38
强化蚕种催青管理 提高蚕种催青质量嘉兴郊区衣林局俞玉梅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农民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在蚕桑生产中,对蚕种质量─—一日孵化率的要求愈来愈高。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因素很多,如与原蚕饲养、制种、蚕种保...  相似文献   

7.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和蚁蚕整齐度、强健度,直至影响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搞好蚕种催青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沈汉初 《蚕桑通报》1995,26(4):48-49
做好一代杂交蚕种催青工作的体会湖州催青室沈汉初蚕种催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的高低和蚕体的强健度,是蚕茧丰收的基础和重要关键。目前农村分户养蚕,补催青条件差,蚕种分得散,蚕种催育必须既要照顾到蚕农分卵方便,又要考虑到一日孵化率高,达到适时发种,准时收蚁,一...  相似文献   

9.
蚕种出库催青是蚕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体的整齐度、强健度。近些年来,我省由于催青工作人员新旧更替、对蚕种出库和催青技术管理弱化,催青技术事故时有发生。笔者在此谈谈蚕种的出库与催青技术管理。   1、蚕种出库   1.1 正确确定出库适期   蚕种出库、催青适期依据是桑树发育情况,结合当地气象预报及参考历史资料,另外还应避开农田用药和农忙。从桑树发育确定,晚生桑以开放3~4叶,早生桑以开放4~5叶为催青适期。我省各地蚕种出库略有差异,见表1:  相似文献   

10.
蚕种催青是一项细致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蚕种孵化率与催青质量直接有关。通过对催青室硬件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加强催青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技术操作,达到蚕种孵化齐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以俭 《江苏蚕业》1997,19(4):27-29
<正>近几年,随着农村发种量增加,催青工作在全年的蚕桑生产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在催青工作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蚕种孵化方面,从近几年在农村调查的发种收蚁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本文根据作者每年在蚕种配发后深入蚕区、催青室调查所掌握的材料及参考有关文献,对如何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谈点认识,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2.
李红 《四川蚕业》2012,40(2):20-21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到蚕种的孵化率、孵化整齐度、蚁体的强健、抗病能力的强弱,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基础。因而改善蚕种催青条件,运用科学的催青方法,确保胚子发育整齐,提高一日孵化率,是蚕种催青工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滕国琴  周萍 《广西蚕业》2001,38(1):27-29
家蚕蚕种催青引进微电脑测控技术,能根据催青温湿度标准,为蚕种发育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提高蚕种的催青质量和孵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全程自动化测控高密度蚕种催青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第一关,蚕种催青质量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随着蚕桑科技普及,基层小蚕共育室和广大蚕农对蚕种催青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和蚕桑科技进步的要求,改变原来蚕种催青室仅靠人工控制的落后局面,启东市蚕桑指导站自2002年8月起实施  相似文献   

15.
蚕种催青技术直接影响蚕种孵化率、孵化整齐度、蚕体强健度,是减少饲养批次、提高蚕茧产质量的基础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红燕 《广西蚕业》2002,39(4):51-52
催青是将已活化的蚕卵 ,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 ,使胚胎顺利发育至孵化的过程。有些蚕农领回蚕种后 ,不重视催青工作。尤其是在春、晚秋季 ,让蚕种自然孵化 ,常常导致孵化不齐 ,孵化时间拖长 ,蚁蚕体质虚弱 ,产茧量低。而通过蚕种催青 ,使胚胎发育正常 ,可以在预定日期孵化蚁蚕。孵化整齐 ,蚁体强键 ,是获得高产蚕茧的重要措施之一。蚕农将蚕种领回后 ,可根据自己的房屋条件 ,以及各季节的气候特点 ,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蚕种催青工作。阶段催青法 :将催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前阶段 (出库后第二天至第四天 )用 2 2℃保护 ,后阶段 (第五天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催青蚕种在不同胚子发育时期离开催青室,然后再作补催青及自然催青处理,结果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生命时数有很大影响。其中己4胚子离开催青室后自然催青的,孵化率最低,只有90.97%,最高二日孵化率只有89.25%;己4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后作补催青的孵化率高于前述成绩,且离开时间短成绩优。己3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成绩优劣趋势亦同于己4胚子蚕种成绩,只是各相应成绩高于己4胚子成绩。蚁蚕生命时数的成  相似文献   

18.
提高原种催青质量的三个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原种催青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蚕种的孵化整齐度、蚁体强健、化性变化、进而影响次代产、质量.衡量原种催青质量高低的标准,主要是反映孵化的整齐度和保持化性稳定.而起点胚子的调节、戊_3胚子及时进入高温感光室保护和严格掌握见点时间进入黑暗室是提高原种催青质量的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催青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需进行严格控制.温、湿度控制的精度决定了催青质量的好坏,进而直接影响着蚕农的收入和出口创汇.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能同时对多个蚕种催青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处理,并按催青工艺参数要求对各室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满足蚕种催青的技术要点,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催青技术.本文论述系统的组成,实现系统功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正>蚕种催青是把活性化后的蚕种或经过人工孵化处理后的蚕种,人为提供合理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使胚胎健康发育,直至孵化的技术处理过程。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催青场所的不同,催青可人为划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标准催青阶段,即蚕种出库至转青阶段,一般在专用催青室进行;第二阶段为补催青阶段,即从转青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