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青薯4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81年以牛头为母本,以底西瑞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2001年选育而成。原代号为82—1—3,2003年1月22日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薯4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0166号。  相似文献   

2.
青薯10号马铃薯新品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于2001年以中德5号为母本。以陇薯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2009年选育而成,原代号为11-52(01—11-52)。2009年12月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定名为青薯10号,审定编号:青审薯2009001。  相似文献   

3.
1 选育经过青薯 2号 ,又名青薯 32 8,原代号 92 - 32 - 8,该品种采用青海省农科院育成的高原 4号作母本 ,与国外引进品种玛古拉 (magura)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实生苗单株筛选 ,以及无性系后代高代比较和选择 ,再经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并加速繁殖而成。该品种于 1999年 11月 2 5日青海省第三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 ,现定名为青薯 2号 ,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 14 4号。2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 ,株丛繁茂 ,生长势强 ,株高 88±10 32 79cm ,茎粗 1 15± 0 2 12 1cm ,茎绿色 ,茎横断面三棱形 ,茎翼直状 …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品种青油14号,于1994年5月17日在西宁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此结束了我国春油菜区长期引种国外优质油菜品种的历史。青油14号的育成,是继该院“七五”期间育成...  相似文献   

5.
北青八号是青海省门源县种子管理站、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海北州种子管理站于1976年用昆仑3号作母本,门农1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青稞新品种,原代号76-9-13,曾用名东繁802,属大麦HimalayenseRitt变种.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北青八号,品种合格证号青种合字第206号.  相似文献   

6.
北青七号是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用MDYT作母本、245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丰产青稞新品种.原代号88繁45-1,属大麦属Walpersii korn变种.2005年1月10日通过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北青七号,品种审定证号:青种合字0188号.  相似文献   

7.
"同薯22号"是山西省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晋薯11号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7和2008年2年参加全国马铃薯品种中晚熟华北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均居参试第1位,2009年7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同薯22号"。  相似文献   

8.
正青麦10号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于2007年配制组合(高原437×高原448),通过系统选育、多点鉴定,2011年出圃,201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编号为2019-1-0120。1特征特性青麦10号属春性,中早熟。芽鞘白色,幼苗  相似文献   

9.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秦芋 30号 (992 - 30 ,安薯 5 8号 )是陕西省安康市农科究所利用EPOKA (波友 1号 )作母本 ,4 0 81无性系 (米拉×卡塔丁杂交后代 )作父本 ,杂交实生苗株系筛选育成。 1991年获杂交种子 ,1992年培育实生苗 ,并从中选出单株 ,1993年进入选种圃 ,再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繁育而成。该品种于 2 0 0 1年 8月 2 9日经陕西省第 30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 ,命名为“安薯 5 8号” ,编号陕审薯 2 0 0 10 0 1号 ,2 0 0 3年 2月 8日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 ,命名为“秦芋 30号” ,审定编号 :国审薯 2 0 0 3…  相似文献   

10.
马麟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5):726-726
<正>青麦2号(原代号04-53)是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中心于2004年以冬小麦济宁13为母本、春小麦97256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抗病、优质、高产、抗倒伏的春小麦新品种。2013年12月经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青审麦2013001。  相似文献   

11.
黑饲麦l号是青海省培育出的第1个具有小麦HMW—GS5+10基因的黑麦新品种,2005年12月9日经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黑饲麦1号。该品种品质好、产草量高、加工利用形式多样、可制作优质青贮饲料和晒制干草,子粒可为舍饲牛羊育肥提供草料和精料。  相似文献   

12.
青春39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7年以TORKA(加拿大红麦)为母本,以冬麦03702/W97148为父杂交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TORKA(加拿大红麦)//冬麦03702/W97148.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品种合格证号青种合字第0200号.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30.  相似文献   

13.
‘冀张薯14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金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2号。该品种为晚熟鲜薯食用型品种,薯块淀粉含量13.22%,干物质含量18.68%,粗蛋白含量2.12%,还原糖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17.8 mg/100 g鲜薯。2012年参加河北省马铃薯品种生产试验,产量1 634 kg/667m2,比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16.76%。该品种抗马铃薯PVX、PVY、PVS和PLRV病毒病,抗晚疫病。‘冀张薯14号’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青麦5号(原代号09168)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中心于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高原602×青春254)F_1×(民和588×95-256)F_1",通过多年系统选育、多点鉴定,于2007年出圃的一个旱地丰产中筋春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麦5号,审定编号为青审麦2015001。1特征特性青麦5号属春性,中熟。芽鞘白色,幼苗直  相似文献   

15.
湖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最近召开了第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了一批合格的农作物新品种。其中包括两个早籼中熟杂交稻组合:威优48(V20A×测48—2)与威优1196(V20A×1126);一个大豆品种:湘春豆12号(原编号衡春豆1号);两个红薯品种:湘薯11号(原编号78—76)与湘薯  相似文献   

16.
冀张薯13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丰收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1号。该品种为中晚熟加工型品种,2010~2011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678 kg/667 m2,比对照‘夏坡蒂’平均增产29.24%。该品种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威芋3号系由贵州省威宁县农科所经克疫实生籽系统选育而成。2002年11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薯[2002]001号。  相似文献   

18.
<正>青麦1号(原代号08778、高原778)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中心于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高原602×青春533)F1×(民和853×95-256)F1",通过多年系统选育和多点鉴定,于2005年出圃的一个旱地抗病中筋春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麦1号,审定编号为青审麦2012001。1特征特性青麦1号属春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27~139d。幼苗直立,叶绿色、无茸毛;株高110~120,成株期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耳白色,旗叶  相似文献   

19.
冀张薯13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丰收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1号。该品种为中晚熟加工型品种,2010~2011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78 kg/667 m2,比对照‘夏坡蒂’平均增产29.24%。该品种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陇薯3号在湟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平 《中国马铃薯》2007,21(3):185-186
<正>1品种来源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技术,以具有近缘栽培种“Solanum.Andigena”血缘的创新中间材料35-131为母本,以育成品系73-21-1为父本组培杂交,并经系统定向选育成功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1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青海省湟中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至2006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 500 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