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发展农民劳务输出等对策,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2.
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艺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82-5083,5086
要顺利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针对我国存在的特殊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得到转移;消除体制障碍,促使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坚持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战略,使城镇化与农村就业有效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相对减少,依靠传统作业的农民被剥离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河南省鹿邑县柏木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情况为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调查发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就业岗位不足、人力资本素质低、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小等现实问题。对症下药,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城乡对接;加强技能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等是合理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耕地土地资源缺乏,大量的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增收缓慢,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本文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与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在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3种途径的前提下,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商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丹洲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4):195-19720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对商洛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商洛市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拟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在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分析和探索就如何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就业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云刚 《农业展望》2012,8(6):26-27,32
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每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约600万,能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新农村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着手,在调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展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山西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高建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131-132,141
陕南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山地面积大,耕地少,农业人口多,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本文在对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陕南发展,提出了解决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从农业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当地经济环境,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农民工就业环境等。因此,本文结合云南省陆良县的实际,分析如何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有1.5亿~2亿剩余劳动力,并且每年以500万的速度递增,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形成这样的论断:20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则是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是我国农村发展最迫切的现实需要。但2003年以来,在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进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民工荒”,并且愈演愈烈,这有悖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动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农业比较利益和农业份额的下降,就业份额与产值份额相匹配的规律就会发生作用,如果在农业产值下降的情况下,农业就业的人数不相应减少,就会产生"三农"问题。在以户籍制度为主的歧视性政策阻挠下,向大中城市的转移越来越行不通,且向国外转移的新思路也只不过是一种尝试而已,始终不是长远之计,而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积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研究表明,尽快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农民收入提高,有利于就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尤为重要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39-19741
通过阐述二元经济理论的三阶段特性及其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现实意义,并将"刘易斯拐点"的重要评判标准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政府外在干预的结果,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未结束,这些现象与"刘易斯拐点"理论相违背,从而证实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并未到来。造成我国"民工荒"与劳动力过剩并存的现状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的结果;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作用的结果;三是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障碍的结果。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必须从宏观层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微观层面消除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5.
商洛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其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形势依严峻。对商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要在输水区与受水区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对商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给予政策性补偿,努力使商洛水源地群众劳动就业有着落,促进商洛水源地和谐稳定发展,从而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加快现代农民培训 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自身的特点,制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培养各类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提供知识服务,为“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服务,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提供人才服务,为科教兴农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科技发展引起主导产业更替。由于发展的不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成熟的产业总是习惯于由所在国或地区向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加剧了这一转移。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通过技术培训、提高素质来适应这一转移,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当有历史的眼光,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圈地运动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的农业发展以及产业调整。比较之下,我们发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但是我们应有明确的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山东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比较庞大,转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加快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瓶颈,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不同,转移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推进和拉动两方面来探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历史成因,从而对选择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