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畜禽业》2015,(10)
<正>奶牛流行热(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又名牛暂时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以体温突然升高、呼吸促迫、流泪,常伴有出血性胃肠炎和运动障碍,站立不起的症状,故又称为坐脚瘟。本病多发于7—10月份,病势迅猛,发病面广,呈地方流行性或大流性。能引起牛大群发病,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  相似文献   

2.
杨金华 《畜禽业》2015,(4):76-77
<正>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由于症状与感冒相似,民间称之为"牛流感";因病程短多呈良性经过,大部分牛经3 d恢复正常,又称为"三日热"。该病虽然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但因大群发病,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给养牛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要引起养畜户和兽防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就2008年以来,牛流行热的发病,诊断,治疗收集整理了186例,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本病以3~5岁的黄牛易感性强,乳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7)
牛流行热(三日热、暂时热)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主要引起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就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治疗措施介绍如下,以期为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6)
<正>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是由牛暂时热病毒(BE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呈地方流行,突然发作,有周期性。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低。笔者就经历几个流行周期和临床诊疗积累,谈几点防治体会,供同行参考。1病源及传染途径病原为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牛暂时热病毒(BEFV),病毒以库蠓、疟蚊等为传播媒介,患病牛也是传染源,一般不传染其他动物。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3)
牛流行性感冒和牛流行热是牛常见的两种传染病。笔者10年来利用中草药治疗牛流行性感冒和牛流行热,疗效较好。对治疗方法和治疗病例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9)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疾病,也称之为:"三日热"、"暂时热"。临床表现为高热,流泪,流涎,流鼻汁,呼吸促迫,后躯僵硬,跛行。病程2~3 d,呈良性经过。但传染力强,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2)
牛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的、发热性传染病,病势迅猛,一般为良性经过,死亡率不高,但可造成牛生产性能下降,仍不容忽视。文章就牛流行热的预防与治疗做一简单介绍,希望能给广大养殖同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马达志 《畜禽业》2023,(1):61-63
春季是部分牛疾病的高发期,如牛肺疫、牛流行热、牛口蹄疫等,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阐述了春季牛疾病预防及治疗的重要性,并对春季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一般病牛经2~3 d即恢复正常。对牛流行热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中西结合治疗方法进行介绍,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3)
牛病毒性腹泻是因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传染病性疾病,这种病也被称为牛黏膜或者是BVBD。黏膜病毒在被感染的牛体内大量生长,破坏了牛本身的免疫机制,造成牛群之间的恶意传染。综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特点、发病机理及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11)
正牛流行热病又称三日热、暂时热,该病是病毒引起的热性、流行性极强、发病季节明显的疾病,在自然环境下它主要感染牛。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伴有咳嗽、流涎、跛行、不食、反刍停止、双眼流泪、鼻孔初流清涕后随病症加剧流出黄色浓稠分泌物,小便赤黄、大便带血或附有黏液物,四肢疼痛僵硬常卧地不起,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据有关资料记载每两至三年将大面积流行1次,感染率达95%以上。每年7~9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的诊断主要依靠对该病的流行特点和病原的分析,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能够作出初步的诊断,必要时通过实验室检查对该病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3.
<正>牛皱胃阻塞亦称皱胃积食,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经调节机能紊乱,皱胃内容物滞积,胃壁扩张,体积增大,形成阻塞继发瓣胃秘结,引起消化机能极度障碍、瘤胃积液、自体中毒和脱水的严重病理过程。牛皱胃阻塞一般是由于饲料与饲养或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10)
牛流行热是由流行热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青年牛易感,犊牛和高龄牛发病率低;病牛表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可维持3 d左右,之后自行恢复正常;该病死亡率低,剖检病变以呼吸道异常表现为主;疫苗包括灭活苗、弱毒苗、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裂解苗等,可在每年夏季到来前免疫;扑灭吸血性昆虫可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治疗可采用退热、补水和强心方案,配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0,(4)
牛病毒性腹泻病-粘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制约着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9)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引起肺的浆膜和心包以及腹腔浆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综合征。本病在临床上常常以继发感染的形式发病,多见继发猪蓝耳病、猪瘟、猪流感、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此外,各种应激性疾病也会继发本病的发生。2006年、2007年流行的高热病多因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12)
由禽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慢性呼吸道疾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容易继发其他疾病,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综述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保健控制点。  相似文献   

18.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流行现状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7,(8)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总结了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原因,指出其流行现状,并对相关防控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4)
<正>随着牛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牛结核病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这种结核病的大规模传染,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如何有效防治牛的结核病,是养殖户必须重视的问题。1病原和流行病学造成牛结核病的病原主要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水牛是最不易感染牛结核病的,而奶牛是最易感染的,其次为黄牛和牦牛。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人型、禽型和牛型三种,这三种可以互相传染,而且人饮用带有结核病菌的牛奶后,同样会传染。所以,防治牛结  相似文献   

20.
<正>肉牛疥癣病是由疥螨痒螨引起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病,患病牛由于搔擦,或局部皮肤发炎,而引起食欲减退,严重的皮肤形成硬壳或痂皮,龟裂,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以往的疗法口服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或局部涂擦螨净水,有一定的疗效,但严重患病的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