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正芒市是云南德宏州主产茶区,茶树种植面积占德宏茶园总面积的42.9%,茶叶产量占全州茶叶总产量的57.8%,产量、面积在德宏州居首位,是云南省10个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产茶大县之一。据农业部统计,茶园面积位列全国茶叶50强基地县48位。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151815.6亩,产量达9500余吨,茶叶农业产值9536.9万元,工业产值1.5亿元。通过无公害茶园认证的面积94520亩。茶叶最高年产值占全市GDP总量的3.36%,占全市农  相似文献   

2.
提高湖南红壤茶园茶叶生产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湖南省农业创汇的拳头产品,在农村经济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全省现有茶园10.2万公顷,茶区人口2000万,常年产茶量7.5~8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0%以上,仅次于浙江省而居全国第二位,茶叶年产值达3亿元,农业税收达5000万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全省60%以上的茶园和75%以上的茶叶产量是分布在丘陵红壤地区,茶叶是该地区最具优势的重要作物之一,红壤茶区是湖南省外销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刘谦 《茶叶科学技术》2005,(1):32-32,33
周宁县是我省传统的绿茶产区,也是闽东的高山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0.71万亩,主要分布在咸村、七步、狮城、纯池、浦源、李墩等6个镇,以及玛坑、泗桥、礼门等3个乡,几乎村村产茶.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处高海拔,历来茶叶具有显著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境内千来以上山头就有二十多个,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栽培的茶树品种有福云6号、7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黄楼、丹桂、黄观音、台茶12号、政和大白茶、铁观音和本地有性群体种等20余个.除当地菜茶群体种外,均系无性系品种,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9.7%;其中,有特早生品种福云6号和早生种福云7号、8号9.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7.3%,有早生种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0.21万亩,占总面积的2.1%.有早生种黄棪、丹桂、中生种毛蟹,梅占、乌龙和迟生种铁观音等乌龙茶品种0.07万亩,占总面积的0.7%,有性系品种本地菜茶,有汤家山早芽种等面积1.09万亩,占10.9%.生产的茶叶产品按茶类划分有绿茶(炒绿、烘青)、乌龙茶、白茶和花茶.茶叶是周宁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10.71万亩茶园,产年干毛茶6340吨,创茶叶产值691万元,占农业产值16%,茶叶已成为周宁县农村经济支柱,全县有75%以上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茶叶有关的工作.1995年省农业厅提出调整茶类结构,在绿茶区适当提高乌龙茶种植面积和生产比例后,从1996年开始宁德市开始引种乌龙茶,我县先后在玛坑、泗桥引种丹桂、铁观音100多亩,从2001年开始少量生产乌龙茶,至今发展2000多亩.品种分布5个乡镇.  相似文献   

4.
1茶叶生产现状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是福建省重点产茶区。2002年实有茶园面积30036hm2,其中采摘面积25934hm2,茶叶产量2.92万t,总产值8.77亿元。近年来,年平均出口茶叶2800t,创汇额2300万元。茶业已成为南平市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1.1茶树品种资源多。据普查,全市拥有茶树品种400余种。生产上栽培品种以水仙为主,面积约15333hm2,占总面积的50%以上;尚有福云6号、肉桂、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梅占等。1.2产区分布广。全市10个县(市、区)80%以上的乡镇、65%以上的行政村都产茶,涉茶农户达50多万人。1.3茶类品种多。有乌龙茶、…  相似文献   

5.
《广东茶业》1998,(4):15-15,36
一、生产形势 为更好掌握我市茶叶生产现状,为茶叶生产不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今年,我市进行一次全面性的茶园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至今年底,全市茶园面积12万亩,分布于35个镇及8个农(林)场,根据茶园分布规模,形成三个规模层次,即:主茶区,是我市茶叶生产基地,10个镇集中了全市茶园面积的76.6%;产茶区,是茶叶生产基地的重要补充,包括了11个镇(场),拥有全市茶园面积的21.3%;有茶区,面积规模很小。 全市茶树良种率78.8%,在良种茶树中,高香型良种占15.3%。  相似文献   

6.
胡春学 《中国茶叶》2009,31(9):38-38
陕西省汉中市地处秦巴山区,汉水横贯东西,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茶树生长。汉中茶区位于江北茶区的最北缘,茶叶生产以绿茶为主,品质独特,以香高、味醇、耐冲泡而享誉茶界,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10县1区中共有6个产茶大县,茶园面积55万亩,茶叶产量近1万t,产值5亿元;茶叶加工企业627家,涉茶农户近20万户,从业人员40多万人。  相似文献   

7.
1.制作<浙江茶叶实用技术>教学片的背景 浙江省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全省69个县市中有63个产茶,茶业在全省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为农业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全省茶园面积为214.22万亩,茶叶总产量13.27万t,总产值为32.58亿元,均占全省经济作物总产量和总产值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8.
汪春园 《中国茶叶》1993,15(5):28-29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属江北茶区,是安徽省的重点产茶县和名优茶主要产区之一。该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所产的岳西翠兰、岳西翠春、兰花茶和石佛炒青等名优绿茶,品质超群,闻名遐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茶园基础薄弱和粗放经营,制约了茶园单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在岳西县已将以名优茶开发为龙头的茶叶产业列为全县发展山区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充分发挥茶叶质量上的优势,尽快改变茶园低产低效的状况,必须在改造低产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地建设起多种类型的高产优质高效茶园,使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9.
立体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生产效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代顺 《福建茶叶》1992,(2):31-31,46
一 建立生隐茶园目的与意义 松溪县地处闽北山区,气候温和,缓坡山地多,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生长。全县现有茶园48400亩,1991年产茶1936吨,产值953.5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9%,茶叶亩产平均仅40斤,平均亩产值197元。从茶叶总体来说80%以上属于低产茶园,其原因是多年来耕作粗放,忽视茶树培养和改造,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10.
茶树双层覆盖遮荫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在我国南方茶区应用已趋于成熟,在生产中广为推广。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江北茶区的重要产茶区域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茶园建设长期以来以茶籽直播为主,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全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名优茶生产需要,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信阳茶区逐渐开始进行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工作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叶品质优良,茶类齐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福建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生产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2008年,全省茶叶总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9.8%,居全国第1位;其中乌龙茶产量12.6万t,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5.7%;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第2位;毛茶产值70亿元,居全国第2位;茶叶单产99kg/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居全国第1位;茶叶出口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3位。此外,福建在茶树良种选育与推广、对台茶叶交流与合作、茶叶品牌创建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茶叶生产已成为福建省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多元载体。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金寨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4.5万亩,茶叶产量4500吨,系列产值超亿元。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该县严重滞后的茶树良种化进程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金寨县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创建了金寨县茅坪茶叶高科技示范园。经过几年建设,该园现已成为我国江北茶区最大的茶树良种驯化和繁育推广基地:现将示范园建设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孝景 《中国茶叶》2002,24(6):12-12
茶叶生产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势在必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对农产品的多样、优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茶园大多分布在江淮分水岭南端的群山丘陵中,该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肥沃,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早在唐代就有凤阳郡进贡茶叶的记载。茶树大面积种植始于1958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良品种,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先后引进无锡大毫、福安大毫、福鼎大白茶等茶树良种,并建立了良种基地,2001年茶园面积为1.5万亩,良种面积约5000亩,产茶190t,其中名优茶为93t,产值744万元。如何加快滁州市茶叶结构调整步伐,实现滁州茶业的持续发展,从长远考虑,笔者认为,把建立良种茶园和建立生态茶园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为良策。……  相似文献   

15.
德化县是泉州市茶叶小县,现有茶园面积3万多亩,其中采摘面积1.5万亩,平均单产48公斤。因地处闽南乌龙茶产区,受周边产茶大县的影响,群众发展茶叶生产积极性颇高,地理环境适合茶树生长,全县种植有铁观音、佛手、本山、软枝乌龙等品种,加工出来的成品茶品质较优,效益较好。特别是近几年我县连续推广有机生态茶园建设,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闽东是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的发源地,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一直是闽东农业的一大重要支柱产业。建国以来,闽东茶园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4.87万hm^2,占全省的37%,茶叶产量4.5万t,占全省的35%,是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7.
《茶叶》2011,(3):202
上虞,是传说中大舜的故乡,是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家乡。上虞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杭州与宁波之间与上海隔海相望。这里一条横贯南北的曹娥江水曲折逶迤,千古长流,其两岸峰峦起伏,绵延不绝;江之东有四明山的险峻,江之西有会稽山的秀丽,气候湿润,因而具有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茶叶是上虞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是国家级龙井茶越州产区原产地保护市,国家级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市。"国际先进农业(茶叶)实验园和现代茶叶示范园区"在建设之中。全市现有茶园面积5.16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4.8万亩,有机茶3000亩。无性系良种茶园2.3万亩。茶园集中分布在虞南山区10个乡镇和1个市级茶场,2010年茶叶总产3950吨产  相似文献   

18.
黄苹  蒋光藻 《中国茶叶》2002,24(6):18-19
四川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也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通过对四川省103个产茶县的实地调查表明,目前各产茶区都十分重视发展良种茶园,在103个产茶县(区)中有44个(占42.7%)产茶县(区)在发展新茶园。……  相似文献   

19.
正江北茶区的山东省,自1966年开始"南茶北引",获得初步成功后,日照绿茶、崂山茶和胶南茶等山东产茶异军突起,产销两旺。现有茶园总面积27万亩,茶叶总产量311.50万公斤,茶叶总产值9.8亿元,已成为江北茶区最北部的茶园集中分布区。但是,夏茶产量虽然占全年总产量的46.55%,而夏茶产值仅占全年总产值的26.09%。为了提高夏茶产值乃至茶园  相似文献   

20.
一、遂昌县茶叶生产概况 茶业是遂昌县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9%,是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现有茶园9.02万亩,2004年通过农业部“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验收。全县20个乡镇,390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产茶,其中茶园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1000亩以上茶叶专业村1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