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万里 《新农村》2022,(5):28-29
虾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虾苗种质退化,养殖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导致病害高发.虾鳖混养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能有效提高虾鳖的抗病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科技》2007,(1):31-31
利用养鱼池塘在不影响养鱼的前提下混养鳖、虾,不但可以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商品鱼、虾、鳖的质量,还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现将鱼、虾、鳖池塘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鳖和虾是德清县水产养殖的两大主导产业。2009年全县鳖、虾产值分别达到4.5亿元和2亿元。德清县广大养殖户采用的鳖虾高产高效混养模式,就是其中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养殖周期为2年,青虾放养  相似文献   

4.
正(续第6期第24页)稻-鳖-虾综合种养是在稻-鳖和稻-虾基础上拓展的综合养殖。与稻-鳖和稻-虾所不同的是,鳖和虾具有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并且两者的市场价值也有所不同。此种模式一般以鳖为养殖的主体,小龙虾是鳖的辅助食物和副产品。一、稻田准备1.稻田的选择选择鳖、虾混养的稻田应生态环境良好,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比例的虾鳖混养模式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并研究捕获时虾的产量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虾鳖混养塘水体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相对比较稳定,混养塘虾的平均体长、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塘,且虾的产量也高于对照塘。虾鳖混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提高了虾的产量;混养塘中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虾病原传播起到了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1.混养模式多年来,人们一提到混养,马上就会联想到四大家鱼的混养,似乎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混养模式了.其实,科学的混养概念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目的在于:①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空间;②合理地安排各生物群体之间的食物链;③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④提高综合养殖产量;⑤提高综合养殖效益.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大胆地设计出全新的混养模式,甚至鱼、虾、鳖、蟹之间也可以合理搭配混养.事实上,一些养殖户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如在鲤鱼塘里混养甲鱼(即老鳖),甲鱼可摄食鲤鱼吃剩的碎料,及时捕食病死鱼类,有效地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鳖、鱼混养     
鳖、鱼混养是主养鳖、套养鱼的一种养鳖方式 ,试验证明 ,鳖、鱼混养比其它混养方式效益要高出 1倍甚至几倍。以下就其动物学习性、养殖方法等简述如下。1 混养的动物学原理鳖、鱼混养是指在同一池塘水体中进行鳖与鱼的混合养殖生产。从动物学上来看 ,鳖、鱼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  相似文献   

8.
1.混养模式多年来,人们一提到混养,马上就会联想到四大家鱼的混养,似乎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混养模式了.其实,科学的混养概念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目的在于:①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空间;②合理地安排各生物群体之间的食物链;③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④提高综合养殖产量;⑤提高综合养殖效益.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大胆地设计出全新的混养模式,甚至鱼、虾、鳖、蟹之间也可以合理搭配混养.事实上,一些养殖户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如在鲤鱼塘里混养甲鱼(即老鳖),甲鱼可摄食鲤鱼吃剩的碎料,及时捕食病死鱼类,有效地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水产养殖效益,水产专家建议应积极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多养以下几类较有养殖前途的水产品种:1.主养怕冷的品种即养热带鱼、虾,如罗非鱼、淡水白鲳、巴西鲷以及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这些品种肉质较好。有的颜色艳丽,还可做垂钓用鱼。同时养殖条件要求不高,既可单养,也可混养,养殖周期短,见效快。2.混养长腿的品种即实行鳖、龟、河蟹、青虾、美国青蛙等与鱼类混养。既可以鱼为主,也可以鳖、蟹、虾等为主。如以鱼为主,每667平方米混养几十只甲鱼,利用池内小杂鱼,再补充一些饲料,667平方米可产甲鱼10公斤~20公斤。3.套养吃鱼的品种在同…  相似文献   

10.
欧海金 《新农村》2010,(9):34-35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生态系统的科学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蟹虾贝混养,还可实现残饵与粪便肥水、有机碎屑与肥水培养的单细胞藻类供贝类滤食,并净化池塘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海水池塘蟹虾贝类的科学生态混养技术。应用蟹虾贝类自身产出天然饵料及池塘内蜉蝣生物为食物,进行生态养殖。并明确了海水池塘混养的优势,给出了海水池塘蟹虾贝类的投苗准备工作,提出海水池塘蟹虾贝类的科学混养管理及不同时期的管理要点,帮助渔业进行推广,提升渔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鱼、鳖混养是利用池塘进行养殖的生态养殖技术,因其经济效益是常规养鱼的几倍,目前已在全国很多条件适合的地方广为应用。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养不好、养不大、不成功等现象。这与他们没有抓好鱼、鳖混养的几项关键措施有关。鱼、鳖混养中应注意的几项关键性措施有:  相似文献   

13.
高本刚 《农技服务》1999,(12):39-41
<正> (一)鱼鳖混养 1、鱼鳖混养的优越性 在养鳖池内养鱼或在鱼池内养鳖,都是可行的。传统的养殖经验认为:鳖和鱼不能同池混养,从防鳖咬死鱼。其实鱼鳖混养只要方法得当,是完全可行的。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面,并收到相互促进,提高各自的产量。因  相似文献   

14.
王庆利  宋光同  汪翔  陈静  丁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90-12091,12093
[目的]研究稻田鳖、鱼、虾混养技术模式,克服高密度单养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疾病频发、风味下降等问题。[方法]选择3块水源、排灌设施等条件良好的稻田作为试验田,进行鳖、鱼、虾混养试验,分析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果]经过10个月饲养,共收获商品鳖6 904.3 kg、商品虾1 428 kg、商品鱼3 744 kg、收割稻谷24 625 kg,其中日本鳖、青虾饵料系数分别为1.8、1.6,实现总产值81.3万元,纯利润43.2万元,平均利润127 065元/hm2,投入产出比1∶2.13。[结论]该混养模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值得在安徽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综合经济效益,克服温室养鳖模式所养出的商品鳖品质较差的缺陷,我们可以把少量鳖种投放到池塘中进行鱼鳖同池混养。鱼鳖混养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鱼鳖养殖的综合产量,鱼鳖混养池的经济效益要比传统养鱼池的经济效益高好几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鲢鳙混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克氏原螯虾和鲢鳙的生长习性特点,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以达到互利共生目的的高效养殖模式。介绍了克氏原螯虾—鲢鳙混养模式对环境条件、鱼虾品种选择、池塘条件以及苗种投放、饲养管理、捕捞等要点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7.
在鱼塘中混养鳖不仅可以提高鱼塘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形成鱼、鳖相互促进的食物链。在混养的过程中,鳖可以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或死鱼而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具体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鱼、鳖混养,就是利用池塘中鱼、鳖的生态位不同而进行养殖的生态养殖模式,其经济效益超过常规养鱼模式的数倍。1.注意饲养池的改造。①修好池坡。  相似文献   

19.
鳖蟹混养新法鳖蟹混养原是一对矛盾,因为它们之间属同一食性,调节不好会互相争食,当饵料不足时,还会出现相互残杀。但如采取新法养殖,就有可能充分利用水面,获得产量、经济效益双丰收。鳖蟹混养方法有两种:一、水池上层笼养鳖,充分利用池塘水面。笼的制作材料以网...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鳖鱼虾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依据鱼鳖混养、鱼鳖共生、互惠互利的生物学原理,营造适宜鱼鳖生长的自然环境,以投喂鲜活饵料为主,定期使用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利用中草药剂进行病害综合防控,采用生态健康养殖,生产出成鳖的品质、口感与野生甲鱼相近,符合当前人们的安全优质的消费需求。鳖鱼虾生态混养模式,管理难度较小、投入产出比较高,符合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的要求,是今后甲鱼养殖适应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