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工作以改进八倍体小黑麦与六倍体小黑麦的经济性状为目的,对60个杂交组合 F_1的田间出苗率、结实率、杂种后代的性状分离、新类型的形成以及细胞遗传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观察到 F_1田间出苗率、结实率以八倍体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显著好于以六倍体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由于杂种是普通小麦、硬粒小麦、黑麦三个物种种质的再度组  相似文献   

2.
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可以出现亲本类型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和普通小麦附加黑麦染色体异附加系与异代换系,对改进八倍体小黑麦的株高、熟期、结实率、籽粒饱满度有一定的效果,也可以选育抗病、耐旱较亲本增产的普通小麦新品种。细胞学观察结果:F1染色体基本型为21+7,F相似文献   

3.
程治军  张茹生 《作物学报》1999,25(6):747-751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时约为31.0%。小黑麦遗传背景对该基因有修饰作用。该基因增强了八倍  相似文献   

4.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1, 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Rht12 Rht12)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  相似文献   

5.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 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Rht12Rht12)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时约为31.0%.小黑麦遗传背景对该基因有修饰作用.该基因增强了八倍体小黑麦的分蘖力,延迟了熟期,对籽粒饱满度有不利影响,尚需继续回交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程治军 《作物学报》1996,22(5):613-616
用杂交、回交方法,将农林10号的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Y1139F_7中。和预期的一样,在不涉及R组染色体重组的情况下,导入后的八倍体小黑麦种子饱满度并未下降,还略有提高。这是利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普通小麦有利基因于八倍体小黑麦的第一个实例.为“未经改良的R组染色体对八倍体小黑麦的种子饱满度有干扰作用”提供了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直接导入农林10号矮秆基因地八倍体小黑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治军 《作物学报》1996,22(5):613-616,T001
用杂交、回交方法,将农林10号的矮秆是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Y1139F7中。和预期的一样,在不及R组染色体竽组的情况下,导入后的八倍体小黑麦种子饱满度并未下降,还略有提高。审利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普通小麦有利基因八倍体小黑麦的第一个实例,为“未经改良的R组染色体对八倍体小黑麦的种子饱满度有干扰作用”提供了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将小麦近缘属植物黑麦中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可以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丰富小麦的遗传变异。本研究调查并分析了390份小麦-黑麦种质材料。在这390份种质材料中,6个主要农艺性状值均有较大的极差,说明其遗传多样性丰富。与10份小麦主栽品种相比,90%以上的材料具有穗长和分蘖数的显著优势,60%以上的材料具有小穗数优势,约30%的材料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主栽品种。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mc-FISH)技术,对8份农艺性状优良的代表性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发现3份为六倍体小黑麦(AABBRR),2份为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1份为1RS·1BL易位系,其余2份不具有可见的黑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值得指出的是,3份六倍体小黑麦与2份八倍体小黑麦所含的黑麦染色体不完全相同。八倍体小黑麦中有1对来源于黑麦的小染色体,而六倍体小黑麦中没有类似小染色体;并且,不同材料中黑麦4R染色体端部的GISH杂交带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这些小麦-黑麦种质材料进一步应用于小麦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钟冠昌  高国安 《作物学报》1980,6(4):219-224
作者对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杂交后代的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杂交当代结实率较高;杂种后代育性较好。(2)偃麦草所具有的抗病、大穗多花等优良性状通过八倍体小偃麦可以传递给杂种后代。(3)F1的抽穗期具有明显的倾早性;F2具有明显的超矮亲遗传现象。(4)杂种后代变异类型十分丰  相似文献   

10.
《种子》1991,(5)
1.小黑麦新品种1.1 黔中1号品种来源: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1978年以八倍体小黑麦AH485×(小黑麦59号 84 H3908)杂交选育而成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原名1421—28。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全生育期194天,熟期与小麦阿波相近或早熟3~5天。株高96~120厘米,  相似文献   

11.
化学杀雄在小黑麦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烯利和三嗪二酮都是目前我国生产的较好的小麦杀雄剂,用乙烯利4000ppm+二酮4000ppm 混合液,从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双核期喷施,比单一药剂喷施药害较轻,有效喷药期长,不育率可达80~90%,雌芯受精能力亦不受影响。小麦与桥梁品种的杂种,经化学杀雄后在隔离区中与黑麦自然授粉,可获得大量的杂种。这不仅可节省人力和时间,而且  相似文献   

12.
陶娜  罗松明  张崟  孙健 《粮食储藏》2007,36(1):36-39
小麦品质对于收购、销售、储存、加工、食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小麦品质的评价有多种方法,各个方法都与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有一定关系.测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成为小麦品质检验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蛋白质含量的各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小麦及小麦粉中微生物污染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及小麦粉的微生物污染会导致发热霉变,产生真菌毒素,对小麦及小麦粉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主要阐述了小麦及小麦粉中微生物污染与控制的研究进展,提出小麦及小麦粉微生物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蔚然 《粮食储藏》2003,32(2):43-45
本文通过探讨优质小麦快速检测方法,将面筋指数法用于快速检测小麦质量,为优质小麦的收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γ射线、快中子和化学诱变剂处理冬小麦“农大139”、“东方红3号”及“有芒白4号”的风干种子和植株,获得了矮秆、早熟、长芒、大穗等各种有利的突变类型。特别是矮秆抗倒伏突变出现的频率较高,稳定得也快。在三种诱变剂中以快中子对冬小麦的诱变效果最好。这些突变系是有用的突变资源,有的突变系如产量性状较好的矮秆突变  相似文献   

16.
小麦轮回选择的初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开展以抗锈和矮秆丰产为主要目标的轮回选择,选择压分别为5.6%和4.7%.抗锈群通过一轮混合选择,条锈病反应型0—1级的抗病株率和严重度25%以下的轻病株率较基础群体分别提高12.5%和5.1%.矮秆丰产群采用两种轮选方案.经两轮选择看出,改良半姐妹法其群体的株高比基础群体明显降低6.2厘米,其余性状有向选择目标集中的趋势;混合选择法其群体除穗粒数外,其余性状进展趋势与上相同.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种的蛋白电泳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小麦不同品种的种子含有不同的麦醇溶蛋白(gliadin),因此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小麦。这种方法不受栽培条件的影响。本文分析了25个不同品种小麦的麦醇溶蛋白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并对乙醇、脲提取的麦醇溶蛋白电泳图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麦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差异明显,将疑胶  相似文献   

18.
活性面筋粉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西德杰克林公司生产活性面筋粉的工艺与设备,其产品作为添加剂对面团流变特性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