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毛乌骨鸡作为珍禽在我国饲养的历史已相当悠久,而近年来,广大专业户把它作为一种致富门路而大量生产。由于该品种的鸡具有其特有的生理特性,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其身上的表现也有所差异。1流行特点1.1发病季节全年都会发生,以春秋两季较为旺发。1.2发病日龄14—80日龄均有发病,但常见于18—40日龄,极个别发生于10日龄。1.3诱发因素当天气突然转冷,接种疫苗尤其是接种IBDV疫苗后,鸡舍拥挤潮湿时易诱发本病。1.4流行呈地方性当某一地区流行该病时,该地大多数鸡场都相继发病。当该病流行过后,极少有该病发现。Zlts床症…  相似文献   

2.
丝毛乌骨鸡作为珍禽养殖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近年来,广大专业户把它作为一个致富门路而大批量饲养。由于该鸡具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其身上的表现也有所差异。一、流行特点1.发病季节:全年都会发生,以春秋两季为高发期。2.发病日龄:14-80日龄均有发病,但常见:P18-40H龄,极个别发生于10日龄。3.诱发因素:当天气突然转冷、接种疫苗(尤其是接种IBD疫苗)后、鸡舍拥挤潮湿时易诱发本病。4.流行呈地方性:当某一地区流行该病时,该地大多数鸡场都相继发病,而当该病流行过后,极少有该…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易感动物主要为鸡。最小发病日龄为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在210日龄.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0~40日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生多集中在4~10月份,特别是夏、秋季。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疫病(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给养鸡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IBD流行新特点11发病日龄提前或推后最初IBD爆发时主要发生在2—15周龄的鸡,而目前发病早的有3日龄的幼雏,晚的180日龄成年鸡仍发病。12症状不典型、易反复目前很多病例死亡较少,病程却较长,法氏囊变化不明显,肾脏肿大。发病易反复,同一鸡群能发生2—3次。13变异毒株的出现目前已分离出许多IBDV的变异毒株。某些地区由于变异株的存在,用IBD疫苗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急性暴发流行已开始减少和降低,随之出现了该病低发病率、低死亡率、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不典型的剖检变化等新的特征,即非典型性法氏囊病。根据笔者的临诊观察和华英集团淮滨肉鸡公司禽病诊断化验室提供的资料,谈谈对该病的体会。1非典型性法氏囊病的新特点1.1发病日龄提前从2000年底到2001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对380多户肉鸡饲养者的调查统计来看,IBD的发生主要见于18~25日龄的鸡,特别是20日龄前后1天的发病率占60%偏强。22天以后发病的约占26%,19天以前的约占14%。由此可…  相似文献   

6.
1998年3月阿克苏市某个体鸡场饲养的4000只肉杂鸡19日龄时发生了鸡新城疫病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继发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疫苗紧急接种和药物防治等措施,控制了疫情,共死亡鸡1900余只;死亡率达48.5%,损失严重。1发病情况 该鸡1998年2月26日由阿克苏某鸡场引入,于12日龄进行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和点眼免疫。每只1头剂,15日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每只1.5头剂。至发病前鸡群生长良好,成活率98.7%,19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当日死亡24只,经诊断为鸡新城疫与法氏囊混合感染,次日鸡群…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镇各养鸡场零星发生,对我镇林下养鸡产业造成严重危害。1发病情况印茶镇一林下养鸡户饲养6 500多只土鸡,该鸡群于5日龄用IBD弱毒疫苗进行了饮水接种。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份,我区爆发了一种造成产蛋鸡群产蛋下降、大量鸡只死亡的烈性传染病。经调查发现该病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和80日龄以上的育成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肿眼流泪,发病鸡死亡率可达10%~20%,从发病到死亡3~5天,初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或并发、继发新城疫。收集病死鸡送农业部动检所鉴定,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以秋冬、冬末春初,干燥寒冷季节较为严重;大小鸡均会感染发病,但多发生于中成鸡;传播主要通过空气、病鸡、康复鸡或接种过疫苗的鸡…  相似文献   

9.
2002年2月中旬至4月间,我县某些鸡场陆续发现雏鸡群在刺种鸡痘疫苗(5~7天龄接种疫苗)4~7天后个别雏鸡出现以翅膀(多数在刺种部位)发生溃疡、腐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性疾病,发病群体占饲养群体的18%,鸡只死亡率一般在1%~3%,最高达11%,据统计。在发病期间该县专业户所饲养的300多群约40余万只鸡当中有80群发病,死亡率平均为2%。初诊曾怀疑是某厂家提供的鸡痘疫苗有问题,后确诊证实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一、流行情况该县鸡群一般在5天龄左右接种鸡痘疫苗,发病群体接种前未有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0.
鸡慢性呼吸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的冬季和干燥的春天多发。该病发病率高,病程长。造成肉鸡生长发育慢、成活率低、饲料转化率低、蛋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目前,慢性呼吸道病在全国各地流行广泛而严重,虽然有多种药物可以治疗但很难根治,极易复发。1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病特点及症状1.1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冬、春季流行严重。1.2发病日龄各日龄的鸡都可感染,1、2月龄的雏鸡最敏感。1.3传播途径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通过病鸡的咳嗽、喷嚏的飞沫、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公…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能破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造成免疫抑制,影响其它疫苗免疫质量,使鸡极易感染其它疾病。近年来,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VVIBD)和血清亚型或变异株的出现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更为严重。一九九九年,周口地区发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往年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是由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引发的传染,现就其发病特点及防治做一介绍:一、发病特点1、多发生于免疫鸡群,病程延长,死亡率降低,发病日龄范围变大。前几年,IBD多见于未…  相似文献   

12.
鸡的法氏囊是特有的淋巴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免疫球蛋白。接种各种疫苗,要通过法氏囊中淋巴细胞群的成熟及转移产生免疫力。在制定和实施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程序必须做到量力而行、恰如其分,否则会出现法氏囊的病态变化,不管接种何种抗原,都不会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反应。一、正常接种方案1-对来自不同日龄种群的后代(指母源抗体较低和不整齐),应该采取三日龄用弱毒苗1羽份/只,或用中毒苗0.7羽份/只滴口。2-对母源抗体较高的商品代或采用3日龄接种后,分别在12和28日龄两次接种,选用中毒疫苗一次分两步完…  相似文献   

13.
每年5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传染性法氏囊炎病(IBD)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到麦收时节,达到发病高峰。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内的小鸡,特别是7~40日龄的鸡更容易感染该病。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的广泛应用,鸡群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强以及病毒毒力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间歇性白色水样下痢。病程多为5—7天。该病一般发生于3—6周龄雏鸡,1月龄左右雏鸡最易感,12周龄以上鸡很少发生。1992年6月,天水市环城东十里村,养鸡专业户何某饲养的1100只14周龄罗曼鸡突然发病,7天后转为慢性经过,共死亡160余只,诊断为鸡 IBD。这样的病例国内较为少见。一、发病情况该雏从天水某种鸡场购进,3月5日出壳,1日龄进行马立克氏苗接种,10日龄和30日龄分别进行新城疫苗一免和二免。20日龄用荷兰进口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免疫前停水6小时,全部使用玻璃器皿。1000头份疫苗稀释于15kg 凉开水中,5分钟左右一次饮完。鸡群从1日龄到90日龄累计  相似文献   

15.
鸡马克克氏病(MD)是由鸡疤疹病毒1型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以内脏等器官出现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为主要特征,对鸡的危害极大,是目前鸡的主要疫病之一。现将近几年聊城市及附近地区MD的发生特点作以简单分析,并对该病的防制提出几点看法。1近几年鸡MD的流行特点1.1免疫鸡群发病严重免疫鸡群特别是HVT疫苗免疫过的鸡群,该病发生率很高,1.2发病日龄跨度大免疫过的鸡群发病日龄范围从42~250日龄,不用疫苗免疫的肉仔鸡发病可提前到25日龄,而且,因马立克氏强毒或超强毒引起的肉鸡早期综合死亡和免疫抑制相当严重。1…  相似文献   

1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其病理特征为法氏囊先肿大、出血、坏死,然后迅速萎缩,骨骼肌出血,肾有尿酸盐沉积。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发病高峰期多集中在3~8月份,主要侵害3~6周龄的幼鸡,15周龄以上鸡较少发病,成鸡通常为隐性感染,。现将2009年6月在某养殖场诊治的一例32日龄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报告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兰新财 《中国家禽》2003,25(6):22-2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病、甘保罗病。它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发病后引起鸡体免疫抑制,即鸡因免疫系统障碍而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提高。本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率迅速上升,拉黄白色水样稀粪,法氏囊出现炎症、肿大或萎缩。1临诊特点①病死率升高;②发病日龄提前(最早的3日龄),但也有推迟到15周龄以后发病的;③症状不典型且混合感染增多;④多在本病弱毒苗接种后4~7天发病;⑤本病的流行不仅抑制或降低了雏鸡对多种疫苗(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应答,同时对很多疾病的抵抗力都下降,易感性增高(如大肠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从临床接诊的病例分析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日龄多在4~55日龄之间,肉鸡、蛋鸡、麻鸡及草鸡均有发病,但以肉鸡为主,占发病鸡群的90%以上。有些鸡群多次发病,这在过去少见。所有的发病鸡群,除了个别未接种IBD疫苗外,其余鸡群分别饮水或滴鼻接种了国产或进口疫苗,有些发病雏蛋鸡和麻鸡曾免疫过两次。  相似文献   

19.
2002年秋冬季节,山东省日照市产蛋鸡群发生以产蛋下降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危害严重,但未开产的鸡群不发病。经临床症状观察,结合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产蛋鸡变异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一)流行特点通过对我市各发病区域跟踪调查,本病具有如下特征:该病仅发生于产蛋鸡群,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开产鸡皆可发病,其中170~210日龄产蛋高峰期的鸡最易暴发。该病传播速度快,具有明显传染性,临近鸡舍的鸡很快感染;产蛋下降幅度较大,应激频繁鸡群可下降50%以上;发病鸡群多数未接种过变异型传支疫苗,普通传支…  相似文献   

20.
免疫效果的好坏是决定养鸡成败的关键。为了帮助鸡场和专业户搞好免疫工作,现将免疫应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1鸡场和专业户应该根据本地鸡病流行特点,制订一个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对多发的传染病,选择相应的疫苗,按程序进行接种。2免疫鸡群必需健康无病,发病鸡群暂时不要接种疫苗。特殊情况,紧急接种需在兽医指导下进行。3法氏囊是鸡的免疫中枢器官,传染性法氏囊的免疫就更加重要。法氏囊病首免日龄应根据母源抗体决定,过早会抵消母源抗体,过晚会提前发病。4接种疫苗的方法。雏鸡一般采用滴鼻、点眼、滴口、喷雾法,育成鸡、成鸡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