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金丹  方益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48-9250
探讨了乡村旅游的概念,指出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践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突出其在乡土文化城市化、产品开发单一化、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匮乏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强调应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产品,加大投资力度、拓展投资渠道,坚持"可持续旅游"的指导思想,并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融资问题一直是关键。我国民间资本丰厚,能够成为我国乡村旅游融资的重要途径。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融资困境,提出了引导民间资本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迎洁 《乡村科技》2019,(19):10-12
时兴的旅游经济同乡村经济相结合发展产生了乡村旅游。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选择。因此,我国乡村旅游随之快速发展。但是,在乡村旅游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乡村旅游的质量提升进度缓慢,而且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内容千篇一律。这种虚假繁荣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基于此,本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解析信息时代乡村旅游的特点,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信息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也是一个创新式发展的国家,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十分兴盛。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目标,才能够为我国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加强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建设,也是创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会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晶晶  陈秋华 《现代农业》2006,(12):117-119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与循环经济的兴起,分析了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了运用循环经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当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是在传统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结合之下形成的,能够充分将两种旅游模式的优势充分结合在一起,给旅游者较好的旅游感受。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完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凸显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理念。文章首先叙述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随后简要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显著问题,最后详细阐释优化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措施。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农”问题的新时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伟  鄢志武  刘保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25-6027
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严重地区发展旅游的制约因素,阐释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三农"的贡献及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同时就新时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生活节奏的提速,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选择了乡村旅游。我国的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重点介绍了聊城市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势、现状以及发展模式,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新热点、新时尚。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而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区域轮休的新思路,并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几种可行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的兴起,虽然推动了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 的挑战。基于此认识,以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其旅游发展 现状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渡河村旅游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但由于开发管理不当,造成了环境破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本文以新疆吐鲁番葡萄基地、妙峰山玫瑰谷、苗乡寨子、云南西双版纳等典型旅游地为例,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目前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胡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303-10304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本质,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文化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指出以乡村文化为核心,保持其纯真性、独特性是乡村旅游向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江苏省镇江市乡村旅游具有自身的特色,近年来,镇江市乡村旅游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项目缺乏整体规划、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档次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镇江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很多地方开发了各类型的乡村旅游项目,但是由于开发经验不足、开发模式简单、开发项目雷同、开发没有合理的规划等问题,没有达到通过乡村旅游致富的目的。通过分析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要深挖文化内涵、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策略,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是全国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对其市场认知率不高。笔者分析了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以及目前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对其它产业和整个乡村经济的有效拉动,使其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乡村社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整体性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本文从不同侧面对比分析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乡村社区全面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肯定了乡村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规划、管理中的主人翁角色,并从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等角度探讨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以及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乡村节庆旅游也越来越流行。乡村节庆旅游不仅为旅游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指出了乡村节庆旅游应具有的性质,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发展乡村旅游业被学界认作为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视了旅游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旅游业对农村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会阻碍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对农村发展建设产生相应的不利影响。基于"后生产主义"理论视角,以浙江省永康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认为,当前的乡村旅游存在着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较弱、缺乏精准的品牌定位、民宿业发展落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落后等问题,需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定位品牌、发展新兴民宿、重塑乡村生态环境等举措,有效提高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凭借其资源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促动下已成为旅游业新亮点,发展势头强劲,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作者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根据未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开发、构建和谐新农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的思路,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特色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它与现代农业、现代旅游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宕昌县的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对宕昌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影响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在对宕昌县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宕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宕昌县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