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展林蛙生产的意义林蛙Rana amurensis Boulenger俗称田鸡、哈什蚂,是珍贵经济动物。雌蛙的输卵管干制品——田鸡油,其成分以蛋白质为主,另含脂肪4%,糖类10%,还含硫、磷等元素,维生素A、B、C及多种激素。田鸡油每克潜热为349卡,有补虚退热之功效;可治疗身体虚弱,精力不足,肺虚咳嗽及神经衰弱等症;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RanatemporiachensinensisDavid)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俗称哈士蟆、哈螟、哈什蚂、黄哈c、油哈蟆。自然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在吉林省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张广才岭、龙岗山脉、吉林哈达岭及丘陵地区。中国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两栖类动物。雌蛙输卵管(俗称蛤蟆油,中医习称田鸡油)是名贵的中药材。林蛙肉质细嫩、清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宴席上难得的美味佳肴。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南亚及港澳台销量的巨增,引起林蛙油的价格暴涨。1kg林蛙油价格在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3.
棘胸蛙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与越南北部山区的大型蛙类,其对水质、地质、气候等环境因子的要求较高,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物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蛙类。由于栖息地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为过度捕杀,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人工养殖棘胸蛙是缓解其野外生存压力、满足市场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棘胸蛙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成蛙驯养、种蛙繁殖、孵化与蝌蚪饲养、生态因子、疾病防控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概述,旨在为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养殖标准与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泥蛙兄弟     
蛙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然而我却做了一件愧疚难忘,永远也对不起泥蛙的事。那年岳父60大寿,家里家外忙个不停,看岳父满脸的喜气,高兴极了。作为女婿的我想为他老人家分担一些活计,减轻活儿份额,便主动请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岳父说:“算了,你们年轻人就等着吃我的寿宴吧!”既然如此,我便走到一边去了。不久,岳父大呼我:“快来帮我剖泥蛙。”一说剖泥蛙,我想推辞:“我不知道怎么剖。”“没关系的,我来教你,保证你一学就会。”显然,这一回想躲也躲不了了。岳父麻利地揭开桶盖,手握一只大泥蛙,先是把泥蛙洗净,然后用拳头砸泥蛙的头,等…  相似文献   

5.
黑斑侧褶蛙蝌蚪栖息地和饲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斑侧褶蛙产卵、蝌蚪水中生活时期多与稻田相关,稻田是蛙类的最佳栖息地。蛙类从卵到幼蛙成活率约3%,很低。影响繁殖成活率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水源挖沙农药捞鱼水质天敌。人工饲养蛙卵,放归田间,实验数据支持这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东部山区(包括通化、吉林、延边三个地区)幅员广大,约10余万平方公里。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山脉纵贯全区,境内山高林密,灌草丛生、百川竞流、沟溪纵横,水库池塘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与飞龙、熊掌、猴头同誉为四大山珍的哈什蚂名闻中外。哈什蚂是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晋东南林蛙的统称。吉林省是中国林蛙的主要产区之一。鉴于哈什蚂种群庞大、繁殖快、易于人工繁殖管理,成本又低,收益较大,故商品化生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林蛙系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真蛙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蛙种。据清史记载,林蛙肉是御膳中的一道美味,营养丰富,是山珍海味八宝之一。同时,林蛙又是一种名贵药材,它的卵管俗称田鸡油,可入药。经科学测定,田鸡油含17种元素,具有补肾强精,退热益肝养肺益肾之功效。主要分布于东北各省,吉林省尤多。  相似文献   

8.
青蛙是捕食害虫的能手,我国农民称之为“护谷虫”。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便是青蛙的生动写照。  青蛙种类繁多,在我国就有100多种,诸如泽蛙、水蛙、舍饯蛙、虎纹蛙、绿草蛙等。  蛙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与环境,洪水浸淫,它们潜水;天气干旱,它们上树;严寒来临,它们冬眠。它们是爬虫类中的佼佼者,是“两栖之王”。  青蛙的跳跃本领是很强的,弹跳的高和远分别是自身长度的10倍和24倍。青蛙身上布有美丽的花纹,具有多种深浅不同的红、黄、绿、褐等色彩,使它们和生活环境相吻合,不易为其敌害…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 David)是我国蛙类中最珍贵的一种,全身都是宝。林蛙油是驰名中外的滋补强壮品。由于林蛙具有很高经济价值,成为供不应求的紧俏商品。市场的  相似文献   

10.
曼氏裂头蚴病在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蛙科动物是曼氏迭宫绦虫重要的第2中间宿主。文章对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人感染曼氏裂头蚴的主要方式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蛙是世界上奇妙多变的古老物种,它们体表滑嫩柔软,没有强有力的牙齿,很容易成为各类捕食者的盘中餐。为了生存,它们进化出多样的生存手段和奇特的生活习性。但如今,人们很难在野外听到连片的蛙声了。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在地球生活超过2亿5000万年,是世界上奇妙多变的物种。无尾目也叫蛙形目,这个目的动物可以泛称"蛙类"。而狭义的蛙,则指的是无尾目蛙科中的动物,如常见的黑斑蛙、虎纹蛙等。它们种类繁多,全球蛙的种类有6000多种,如池塘中最为常见的爱鸣叫的黑斑蛙、体型巨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5月底旱季彻底过完,西双版纳全境进入雨季。每天的暴雨,把西双版纳的山川彻底浇透,每个角落都湿漉漉的。生机随之而来,特别是对于喜欢雨水的蛙类来说,6月是生儿育女、繁殖后代的季节。自6月始,西双版纳进入了观赏蛙类的最佳季节。西双版纳植物园水体较多,生境多样,为蛙类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空间。就连藤本园这样的小池塘中,夜晚随随便便也能找到五六种青蛙。今里介绍一种有趣的青蛙——大头树蛙。  相似文献   

13.
丛林蛙声     
5月,正值广西雨季时节。每当大雨过后,八桂大地上一片片繁茂的森林就要开始蛙鸣"音乐会"了。睁大眼睛在阴暗潮湿的密林中寻找,你会发现这些"歌唱家"里有雨蛙、树蛙、湍蛙、林蛙、姬蛙还有蟾蜍等。其中有幸拥有吸盘的蛙类就是雨蛙、树蛙和湍蛙了。  相似文献   

14.
务川臭蛙     
务川臭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喀斯特洞穴蛙类,自1983年被发现并命名以米,鲜有科学家对其进行过研究,而它们的数量又极其稀少,是中国最濒危的8种两柄类中的一员,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组评定为极危物种。2008年春天,野生动物摄影师徐健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资助,前往贵州调查并拍摄这种颇有神秘色彩的蛙,他的图片为我们揭开了务川臭蛙秘密洞穴生活的一角。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夏末初秋,是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蛙活跃的季节。为了严厉打击捕猎野生山蛙的违法行为及不法分子,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了“护蛙”专项大行动,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猫儿山管理局组织森林公安派出所干警、全体管护人员,在保护区内和兴安、资源、龙胜三县交界地带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6.
鸭嘴竹叶蛙     
正鸭嘴竹叶蛙(Odorrananasuta),蛙科臭蛙属,是费梁等2001年发表的蛙类新种,模式产地位于海南省琼中县五指山。鸭嘴竹叶蛙为中国特有种,除海南有分布外,广西也有该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鸭嘴竹叶蛙列为易危级别。形态特征鸭嘴竹叶蛙雄性体长55—65毫米,雌性体长70—80毫米。背面颜色多为暗褐色、绿色或褐绿色;头侧,颞部为红棕色;唇缘至颌腺,腹侧和股后部均为浅棕黄色,密布褐色细斑;四肢分布褐黑色横纹3-5  相似文献   

17.
怎样区别美国青蛙和牛蛙蛙类新星──美国青蛙是大型食用蛙类,适宜在稻田、果园、水沟等地养殖,只要有野生蛙生长的场所,均可大规模发展,美蛙以鱼干、泥鳅、蚕蛹、猪肺、配合饲料等为主要饲料,每年5~9月份为产卵期,美国青蛙和牛蛙原产地都是美国,同是水陆两栖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发展现状,结合铁力全人工养蛙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全人工养殖林蛙过程中的幼蛙育成管理、廉价饵料繁育、林蛙越冬技术、生殖休眠期管理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内容,旨在通过“分析”和“阐述”,能为我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目的意义中国林蛙(Rana tenporaria chensinensis),又称蛤士蟆、田鸡。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多生存于山高沟深的天然林区,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两栖类经济动物。雌蛙油(输卵管)具有极高的营养、医疗和经济价值,既是珍贵的补品,又是贵重的药品。据分析,林蛙油含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钾、钠、镁等10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人体合成激索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在“夏季攻势”专项行动中,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厉打击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成功破获一起非法收购、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别重大案件。2004年8月15日,森林公安民警在温岭市松门菜场收缴野生蛙类2047只,经鉴定,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614只,省级保护野生动物黑斑蛙1433只,犯罪嫌疑人茅某被当场抓获。8月15日,温岭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并于8月25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依法逮捕。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之中。(作者单位浙江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