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价沼液作为堆肥含氮添加剂的应用效果,开发沼液的处理应用技术,以牛粪树叶堆肥为对照,将沼液和树叶混合堆制发酵,探讨其发酵特性与腐熟进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一直在10℃以下,沼液堆肥化和牛粪堆肥化均能经历35d以上的堆温超过50℃的高温发酵;而沼液堆肥化超过50℃的高温期持续时间比牛粪堆肥化少8d;经60d的发酵沼液堆肥化的半纤维素含量从发酵初期的12.14%下降到6.53%,纤维素含量由20.5%下降到9.8%;而牛粪堆肥化的半纤维素含量从12.8%下降到9.56%,纤维素含量由21.5%下降到15.9%。可见沼液堆肥化的分解更彻底。从C/N、温度、可溶性糖含量、含水量、种子发芽指数综合评价两种堆肥的腐熟度,沼液堆肥化进入腐熟状态约经30d,而牛粪堆肥化进入腐熟约需45d。  相似文献   

2.
污泥堆肥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70年代以来,污泥堆肥化技术在国内外进展较快。本文针对堆肥化发酵工艺和堆肥化技术措施两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了重点概述和讨论。文章最后对堆肥化应用前景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畜禽粪便等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温堆肥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阐述了堆肥化过程及其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途径和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堆肥原位保氮技术研究的进展。堆肥化过程中重要参数包括pH、值通风、含水率、仓内温度、有机质含量、颗粒度、C/N和C/P等。介绍了堆肥添加剂种类(高碳物质、外源微生物、物理性吸附剂和化学材料等),并展望了今后添加剂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如综合利用几种方法,开发新的脲酶抑制剂及硝化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4.
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机理及保氮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少奇  李端 《土壤》2003,35(6):481-484,499
堆肥化是污泥处置中的一种有效的资源回用方法,但是在堆肥化过程中N的损失可大大降低堆肥的农用价值,进而限制了污泥堆肥的使用。本文对污泥堆肥化过程巾,N素的转变与损失机理采用生化反应电子计量学进行了探讨,并且讨论了固定N源、降低N素损失、提高堆肥农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有机固体废弃物好氧高温堆肥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好氧高温堆肥化是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关键技术是如何为微生物繁殖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堆肥水分含量、pH值、C/N值、通气量、翻堆频率等均影响堆肥化的进程和效率。结合城市污泥、城市垃圾及家禽粪便垫料堆肥化处理的生产经验,阐述了堆肥过程的主要技术要求及其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6.
污泥添加粉煤灰堆肥化对Cu、Zn、Pb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泥中重金属的危害是影响污泥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污泥重金属危害不仅取决于总量,其形态分布更能反映重金属的迁移性以及生物有效性。实验以木屑为调节剂,粉煤灰作为钝化剂,研究污泥堆肥前后重金属Cu、Zn与Pb的形态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堆肥对Cu有活化作用,而添加粉煤灰堆肥化能有效抑制这种活化,起到钝化作用,堆肥化使Pb向更稳定形态转化,添加粉煤灰堆肥化对Zn的钝化效果较好,当粉煤灰添加量为35%时,对Cu、Zn、Pb 3种重金属的易迁移态均具明显的钝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尿素作为补充氮源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智  汤利 《农业环境保护》2010,(7):1399-1402
利用西番莲废果渣为基本原料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添加尿素及2种微生物菌剂(榕风与福贝)在西番莲果渣堆肥过程中温度、C/N比、总氮(T-N)、水溶性NH4+-N和水溶性NO3--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比例的尿素能够增加高温堆肥中〉50℃的高温持续时间、减少最后达到环境温度所需时间;加快堆肥NH4+-N的下降,促进堆肥化腐熟后期NO3--N的累积,增加腐熟后全氮的含量,加快堆肥化进程。在添加尿素的基础上,添加微生物菌剂,显著加快果渣堆肥中C/N比的下降速度,促进堆肥腐熟进程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但两种微生物菌剂之间对堆肥化的促进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及接菌剂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堆肥化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群体特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堆肥化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在数量上遵循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各种微生物耐热性决定其数量;一般细菌数量最多,尤其在高温期占绝对优势;放线菌和真菌在高温前和高温过后才繁殖较多。各种菌对不同物质成分的分解作用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至于微生物制剂的接种效果一直争论不休,肯定的意见和否定的意见都有大量的证据和理由。但应该指出只有数量足够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和适合它们的条件都具备时堆肥化才能快速进行,创建有益分解微生物群体和创造适合这些微生物群体的条件是不可分割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有肥化处理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已经成为各国直来越重视的方法。堆肥化处理是通过控制堆腐过程条件,使废弃物在短时间内最有效地达到稳定,杀灭病原菌,使产品可以安全地使用。本地堆肥的原理及基本机理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堆肥过程的重要参数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畜禽废弃物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化处理及其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畜禽饲养排放的鸡粪、牛粪为义莪,以玉米糖和璃米秸秆短节作调理和膨胀剂,研究了畜禽废弃物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化处理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在通气量为0.3m^3/min、水分含量为550~650g/kg时,堆肥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随起始堆料的C/N升高而降低,胡敏酸含量的增加幅度高于富里酸,腐熟堆肥的NH4-N含量小于0.4g/kg,WSC含量小于6.5g/kg,CEC大于110cmol/kg.OM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指出堆肥中添加矿物性材料有助于促进堆肥化过程及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因此,在环境及材料一致的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绢云母进行堆肥制作,分别为A(0%)、B(2%)、C(6%)及D(12%)共4个处理,探讨混入绢云母后对于菇类太空包废料堆肥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堆肥外观变化部分,添加绢云母的3个处理组相较于未添加绢云母的处理,质地较为细致;堆肥期间温度变化上,D处理堆肥相较于其它处理能维持较稳定高温而有益于堆肥化;堆肥期间pH值的变化,初期皆呈现急剧上升情况,至第4个月后则逐渐趋缓至稳定。在碳氮比方面,不同处理的堆肥在完全腐熟后有显著差异,以A处理最低(8.7±0.3)、C处理最高(11.2±0.3);发芽率部分,C及D处理组有较高的发芽率(99%及97%);至于施用堆肥后植物生长变化上,通过ANOVA变异数分析显示,不同处理间无论是地上或是地下部长度及干重,添加绢云母皆显著优于未添加绢云母处理。综合而言,在菇类太空包废料堆肥中适当添加绢云母有助于提高堆肥化,对于植株生长也有帮助。因此,可作为堆肥添加物参考选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木质纤维是有机物料堆肥化过程最难降解的物质,影响着堆肥化进程。提高木质纤维降解,有利于促进堆肥的快速腐熟,提高堆肥质量。试验应用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四因素(1/2实施)方案,研究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堆制初始条件对总碳、木质纤维降解的影响,旨在为木质纤维高效快速降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糟比对总碳、半纤维素的影响作用最大;含水率对纤维素、木质素的影响作用最大。实现总碳等较好降解效果的各因子配比方案范围为:pH值6.63~7.02,接种量0.49%~0.551%、含水量65.52%~66.68%、秸糟比41.61%4~4.32%。  相似文献   

13.
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初始酵解条件对木质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质纤维是有机物料堆肥化过程最难降解的物质,影响着堆肥化进程。提高木质纤维降解,有利于促进堆肥的快速腐熟,提高堆肥质量。试验应用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四因素(1/2 实施) 方案,研究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堆制初始条件对总碳、木质纤维降解的影响,旨在为木质纤维高效快速降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糟比对总碳、半纤维素的影响作用最大;含水率对纤维素、木质素的影响作用最大。实现总碳等较好降解效果的各因子配比方案范围为: pH值6.63~7.02,接种量0.49%~0.551%、含水量65.52%~66.68%、秸糟比41.61%~44.32%。  相似文献   

14.
蔬菜残体堆肥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清洁生产技术,由于技术应用成本较高且耗时、费力,导致技术推广存在障碍。通过补贴政策激励农户采纳技术行为,是弥补因"政策失灵"造成生态效益外溢的有效手段。本研究运用意愿价值评估方法引导获取农户对于堆沤池建设费用的支付意愿,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基于河北省藁城区142份农户调查数据,探明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方向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经营的显性成本是影响技术补贴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个别劳动时间与信息来源是影响支付意愿的内部制约因素;以技术补贴为主的政策手段是影响支付意愿重要激励因素;对于土壤污染的认知因素与支付意愿呈反向关系。基于此,提出引导农户应用堆肥化技术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蔬菜生产安全优质高效技术创新;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作用;完善蔬菜清洁生产技术补贴政策机制,提高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效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堆肥化处理园林绿色废弃物,量化堆肥过程中主要参数,了解添加微生物菌剂对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堆肥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堆体的腐熟程度,表现在菌剂处理温度增加量高于对照处理,特别是在堆置中后期;菌剂提高堆体的电导率值,以堆肥为基质测定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处理10%左右;相比对照处理,菌剂处理增加了堆体的有机质含量1.8%,对大肠菌含量影响不明显。园林绿色废弃物堆肥各指标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均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葫芦有机肥料的研制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利用水葫芦为原料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料。首先对水葫芦样品进行主要营养元素及主要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化验,判定其是否适合作为作物有机肥生产的原料;其次对水葫芦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微生物好氧发酵堆肥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生产出优质的水葫芦有机肥;最后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所生产的水葫芦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添加生物质炭对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过程中氮素转化特征的影响,分析堆肥过程中氮素的转化及损失规律,用西红柿茎蔓、玉米秸秆和猪粪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质炭,进行了为期30 d的堆肥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能够提高堆体温度,使堆体快速进入高温期,延长高温持续时间,可降低挥发性氨的累积释放量,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从而提高堆肥产品全氮的含量,并可促进堆肥后期NH+4-N向NO-3-N转化,提高非酸水解态氮的含量。添加生物质炭有利于堆肥的腐熟,在堆肥第18 d添加较高比例的生物质炭的处理其NH+4-N/NO-3-N≤0.5,堆肥产品达到腐熟。综合保氮和腐熟效果,蔬菜废弃物在堆肥化过程中以添加10%的生物质炭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质量。本文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探讨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技术以及堆肥的农业利用优势和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畜禽粪堆肥化处理多已实现工厂化。这不仅有效地防止了畜禽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为农业提供了大量优质商品肥料。本文主要介绍堆肥化处理的步骤,方法和采用的设备及其主要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堆肥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高温发酵使有机物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而变成腐熟肥料的过程,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但生成大量可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态氮、磷、钾化合物,而且又合成新的高分子有机物—腐殖质,它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活性物质[1]。本文以堆肥、缓释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3类养分缓释型肥料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不同肥料产品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