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朝盆景盆的造型是在仿制宋朝“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和“龙泉窑”花盆的基础上加以提升,以奠定盆景盆造型基础模式。其有盆面挺括平整的长方形盆(图11明缸砂长方形盆)、方形盆(图12明青砂方形盆)、珠圆玉润的圆形盆(图13明晚期青砂圆脚圆形盆)、椭圆形盆(图14明青砂下宽带圆脚椭圆形盆)、上宽下窄的梯形盆(图15明青砂开框梯形盆)。明朝盆景盆盆脚多为条脚、如意脚、云脚、桥梁脚、回纹脚,也有连脚、花脚、炉鼎脚、乳鼎脚等(图16各种盆脚)。  相似文献   

2.
“关山盆景园”是一家集盆景制作、古盆雅石收藏、交易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园主关山先生,1973年出生,祖籍湖北荆州,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十六岁开始学习盆景制作。2002年受聘为深圳盐田区盆景协会技术顾问,并办了“关山盆景园”,他精心制作的100多盆盆景,  相似文献   

3.
清朝宜兴均釉盆景盆,正如《江苏陶瓷志》所载:“乾隆、嘉庆时期宜兴丁山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烧造的宜均陶器,蜚声中外,时人称为‘葛窑”’。从收集部分遗存清朝宜兴均釉盆景盆实物分析,泥料“皆宜兴砂土为骨”,其釉色,尤其是“葛窑”,继承明“欧窑”釉色,仍以天青、天蓝、云豆居多,间有葡萄紫,也有淡青、淡黄、甜白三色的基本釉色。而“蓝晕比欧窑有进步”,  相似文献   

4.
关山盆景园     
《花木盆景》2007,(3):22-22
湖北“关山盆景园”是一家集盆景制作、古盆雅石收藏、交易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园主关山先生,1973年出生,祖籍湖北荆州,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十六岁开始学习盆景制作,十九岁开办“关山盆景园”。  相似文献   

5.
对节白蜡树自七十年代起用于湖北盆景的制作之后,到现在早已是我们湖北盆景制作中的当家树种。为使广大盆景爱好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节白蜡盆景的制作水平,笔将一盆1996年采挖回来的对节白蜡树桩,经七年养护、制作成一盆自然大树型盆景,现就这盆自然大树型对节白蜡盆  相似文献   

6.
汪彝鼎 《花木盆景》2006,(12):54-55
101.怎样的形态特征称“附石式”山水盆景? 答:附石式在树桩、山水中全可引用,石的比重大可纳为山水盆景之中,如果树桩比重大时归为树桩盆景中。制作附石式山水盆景方法:挑选形态好、质地好、体态适中山石作“盆”,寻找相匹配的树桩。  相似文献   

7.
吴锦胜 《花木盆景》2004,(12):30-30
清代汤怡纷在《画鉴析览》中写道:“山为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这段话不仅道出了鉴赏国画及绘画的原理,并且也符合盆景制作与欣赏的要求。盆景创作过程和盆景的盆面装饰同样是重要的,在盆景艺术创作中,点石、铺苔,点缀配件等,不仅可以协调重心,使盆面层次分明,更重要的是赋予盆景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从而不难看出盆景的盆面装饰艺术在整个盆景创作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盆钵是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栽培器具,为分景树木提供生活场所,并规定了构图范围。同时盆钵属于工艺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没有盆钵就不能称为盆景,好树还须配好盆,好盆不仅是指盆的商品价值,更重要的是要选配得体。  相似文献   

9.
三、世界盆栽界求同存异传承中国盆景类型 中国早在宋代(960年-1279年),树木、山石盆景的研究和盆景的布局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除山石与植物组“景”外,又分别将树木加以艺术处理,发展形成树木盆景;将石玩组合,“渍以盆水”,发展形成山水盆景。  相似文献   

10.
正盆景,自然离不开盆。盆是景的载体,没有盆,盆景也就无从谈起。需要指出的是,盆景中的"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通常意义上的盆外,还包括能够栽种植物的朽木、树根、杯、茶壶、山石、石板等。总之,这里所指的"盆"是一个栽种植物的器皿,而不是单纯的盆。盆景常用的盆以材质分,有瓦盆、塑料盆、紫砂盆、釉陶盆、石盆、水泥盆等。以盆口的形状分有正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菱形、海棠花形、扇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状,其深浅、  相似文献   

11.
榔榆(Ulmus Paruifolia),别名鸡瘤、小叶榆、榆树、铁枝子树等,榆科落叶乔木,为亚热带适生树种。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钙质)土中均能生长,寿命长,萌生力强,耐修剪,是杂木盆景之上品素材。一、盆景的制作(1)上盆①选盆:榔榆树形古朴,生命力强,宜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栽种,也可用瓷盆栽种。盆形根据树形而定,直干式用浅圆盆、长方形盆或椭圆形盆;斜干式、曲干式、卧千式、丛林式宜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盆;临水式、悬崖式宜用有一定高度的方形或圆形盆。  相似文献   

12.
一、成熟前期的明代山石盆景明代(1368~1644)文人继承了宋代文人的赏石爱石风习,盆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盆景在民间广为流行。该时期为盆景的成熟前期。明代的山石盆景有如下几种:1.盆山《二如亭群芳谱·木谱·柏》中有一首题为《盆山》的诗:盆山盆山高叠小蓬莱,桧柏屏风凤尾开。绿绕金街春水阔,新分一脉御沟来。从诗的内容可知,该盆山为一附石式盆景。2.盆石明代文献中有多处关于“盆石”的记载。(1)文震亨《长物志》中的“盆石”《长物志》卷二《花木·玉簪》中有:“玉簪,洁白如玉,有微香,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8日,胡乐国先生应上海植物园的邀请,赴上海参加由“海派盆最研究中心”举办的盆景操作示范表演。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将原来釉缸种植的球状五针松改作成一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盆景作品。胡乐国大师为做好这次改作,他特意提前一天来到上海,挑选素材,精心构思。  相似文献   

14.
铭钰 《花木盆景》2006,(12):58-58
吴明义原是郑州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部长,1987年退休后来到郑州市须水镇二砂村开始制作盆景,并创建“古奇盆景园”,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已有不同规格、造型、款式的盆景300多盆。  相似文献   

15.
盆景由“盆”与“景”组成,只有“景”与“盆”交相生辉,才能更完美地表现盆景的艺术效果。董永故里(孝感市三汉镇)有一株树龄600年、高80cm的圆柏盆景,桩干古朴苍老,上部却披绿挂翠,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神奇造化之功,尤其是配上明代石浮雕花盆,相得益彰,真乃古盆佳景,被专家誉为“荆楚遗韵”。还有笔在扬州和上海盆景园见到珍藏的“盆”、“景”俱佳的明清时期的树桩盆景,都是不可多得的活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爱上了盆景艺术。经盆友们介绍,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这是一份好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懂得了盆景方面的许多知识,如什么是盆景,盆景的来历和发展进程;什么是盆景艺术,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技艺等等。同时,与盆友们一起经常跑花木盆景市场和参观花木盆景展览等活动,也购买一些盆景苗木和树坯,自己动手学做树木盆景。我学做树木盆景坚持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三条原则:一是为了丰富退休生活,陶冶情操,以自我娱乐为主;二是树木以本地自繁自育的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瓜子黄杨为主;三是住在三楼,空间有限,既可有一定的数量,又可确保盆架的安全,规格以小型为主。近六年来,通过学习交流和动手学做,我深深地爱上了盆景艺术,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养炼了身体,结识了盆友,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主要体会有三个字:  相似文献   

17.
微型盆景因为盆微、树小而成为一个独立类型,而盆内形式、内容同其它盆景观赏性相似。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由于制作用材小、盆小、占地小,表现意境同样苍古,范围阔大,不亚于中、小型盆景的审美情趣,况且造型形式活泼多变,布置随意性强,可置窗间案头小空间,也可群体组合在博古架中,布置在大场面中,为盆景中一个富有特点的独立形式。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微型盆景所用的树均较为细小。因为树小,每个细部可以一目了然,即使有缺点,也能很快看出来。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造型“完毕”是很少见的。因此,时间是能否完美无缺地制作小盆景的经常性因素。如果时间从容,又有点耐心,制作一盆赏心悦目的微型盆景是可行的。我想根据下面的字和图片谈点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盆底漏水孔,以大长方孔或方孔为主(明盆主要特征之一),也有小圆双洞(图17各种漏水孔)。其盆面装饰明早期以挺括平整、无装饰素面为主,中晚期掺入制作紫砂壶、罐器工艺,出现腰线(图18明青砂玉带长方形盆)、开框(图19明青砂开框方形盆)、雕刻(图20明青砂本色开框浮雕长方形盆)等装饰手段进行装饰。也许出于制作盆景者喜好,明朝盆景盆以挺括、平整、无装饰素面紫砂盆景盆取胜。历经种种浩劫遗存至今,也以挺括平整,无装饰素面紫砂盆景盆居多。  相似文献   

20.
杭州怡然园园主鲍世骐先生,十年痴迷盆景,不仅制作、收藏了大量佳作,还邀请台湾盆景艺术大师郑诚恭到怡然园进行“柏树丝雕”示范表演,这给杭州乃至浙江的盆景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深受盆景爱好欢迎。贵刊2004年3期,介绍了怡然园对一盆台湾真柏的成功改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