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中不合格烟剂农药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79份不合格烟剂样品进行比较,发现不合格烟剂主要是杀虫烟剂与杀菌烟剂,多数不合格烟剂中且违规添加了未登记的农药成分。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对烟剂农药市场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概念已提出多年,目前仍有激烈争论。IPM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种方法,认识不清这一点便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对其有效性及特征区分不清的争论。正如人们多次指出的那样,这个概念的一些内容并非新的,但就植物保护而言,它确实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它不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藏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农药产品标签和标示不规范、农药经营者推荐不对路农药和农药使用不科学等问题,提出了严格农药市场管理,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普及,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急需完善和发展各级农技推广体系等对策,对有效地控制当地农作物有害生物为害、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生态及人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近年来枣阳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指出防治经费拨付不及时、资金使用效率低、从业人员晋升渠道不畅等问题,对进一步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价比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将2000年作为基准年对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肃南为最脆弱地区,甘州区属于中等脆弱地区,高台、民乐属于较不脆弱地区,临泽、山丹属于最不脆弱地区。在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对策。对调整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主、客体文化是旅游文化核心架构,旅游客体文化价值的体现与旅游主体文化品位息息相关。我国旅游人数的激增,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了旅游客体文化品质不断提升,同时国人在旅游过程中不文明言行也日益引起关注。然旅游者不文明言行仅是旅游主体文化品位不高的表象,目前侧重对其研究,存在片面性,且不深入。以江苏为例对75名游客进行开放半结构访谈,并采用Nvivo10软件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主体文化品位不高缘由旅游者心态文化、行为文化、体验能力文化、科技文化4个节点维度。本文阐述了此4个节点维度对我国旅游者文化品位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针对性解决策略,以达成旅游主、客体文化的均衡提升,更好促进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国内外知名的“三山五岳”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其相关的178个旅游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对事故致因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1)山地旅游安全事故的致因根据比重依次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管理因素。2)致因分别对应8个子集:游客不安全行为、当地人不安全行为、天气不安全因素、陆地不安全因素、游客装备不齐全、设施设备不安全、管理水平低以及救援水平有限。3)借鉴旅游安全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结合分析的要素与逻辑,建构了山地旅游安全分析模型。以政府、企业和游客三个维度为切入,为山地旅游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3年蔬菜、果树、茶树及棉花用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了蔬菜等4种作物用药质量不合格产品中非法添加隐性成分信息,并提出了有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是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保障,但其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使得在发展中引起了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经济增长缓慢的不可持续性。本文利用区位商测量模型对内蒙古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产业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资源型产业集群战略化、延伸产业链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水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水环境审计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持续深入开展。由于水环境审计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不完善、不系统、不科学、不均衡、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导致水环境审计的自身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基于此,围绕水环境审计的内涵与特点展开,通过对比分析两则水环境审计的案例,提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并从审计程序中各阶段指标的特征入手,归纳为审计计划、实施及终结和后续审计的两大阶段,在各阶段分别设定财务指标、合规指标及效益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水环境审计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一直是困扰地-气相互作用的难点之一。总结国际和国内一些观测试验不同下垫面的能量平衡状况,介绍了表征地表能量平衡状况的常用统计方法,并对能量不平衡的不同因素进行了探讨。浅层土壤热储存,由气温变化、光合作用和植被热储存等引起的地上热储存,以及垂直平流都会影响地表能量平衡。此外,由于不同能量分量足迹的差异,不均匀下垫面会影响通量观测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而且还会诱发中尺度环流和大尺度涡旋等复杂大气运动,不平稳的大气状态和夜间非充分混合的湍流,同样会困扰湍流通量的观测。为此,在对湍流通量严格质量控制的基础上,从单点涡动相关(简称EC)系统的平流热通量修正、多点EC的通量空间平均和大孔径闪烁仪(简称LAS)等通量足迹较大的通量修正等方面,对能量不平衡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建议在湍流混合不充分时,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地表潜热;并对EC水汽通量与蒸渗计观测的真实地表蒸散进行了简单讨论,提出了大型蒸渗计算地表潜热通量的可能试验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基本要求,基于对崇左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的分析,认为其在创建工作中还存在标准化水平不高、质量监管不到位、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监管能力和检测技术水平、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机制等3方面的对策,为提升崇左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取制样工作是进口粮食检验检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从检验检疫对制取样品的需求出发,系统分析了进口散装粮食取制样工作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标准体系不完善、技术设备投入不足、工作效率低、样品代表性差、上下游发展不协同、影响公正执法等诸多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快自动化取制样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近年积极探索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了一定进展,也发现了病虫绿色防控存在的几个问题,明确了病虫绿色防控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适用技术不多、集成度不高、推广模式不健全、应用规模不大、绿色防控产品市场品牌不响、通道不畅通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结合病虫绿色防控有关典型经验,提出了二点化解制约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过境哈国小麦指定离境口岸监管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哈萨克斯坦(简称哈国)小麦过境中国从连云港口岸离境的业务需求,针对过境哈国小麦疫情防控的特点,对过境哈国小麦的法规政策支撑、制度规范保障、监管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过境哈国小麦指定离境口岸疫情防控的"三不、三专"监管措施原则。对过境哈国小麦指定离境口岸的检疫监管模式及疫情防控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有关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扬黄灌区采用低压管灌时经常存在的泥沙淤积和碎柴草堵塞等常见问题,在宁夏盐环定扬水工程三泵站的低压管灌示范区进行了含沙量、泥沙淤积、管道流速、碎柴草及悬浮物的现场观测试验。对灌区的管网设计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支管的不淤流速与观测到的不淤流速结果基本相等。提出了在扬黄多风沙地区预防管道淤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降温效应分析——以石家庄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Landsat TM影像,利用地表温度反演、缓冲区分析及相关分析法,定量研究石家庄市区主要公园对周边热环境的降温效应.首次提出降温效应包括降温范围、幅度、速率三方面.结果表明:公园降温效应明显,但存在差异;降温幅度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且拟合度较高;与降温范围、幅度、速率呈显著相关的特征要素为公园面积、水体比例和不透水面比例.从降温效应角度规划设计公园时,面积在32hm2最适宜,水体比例应不低于19%,不透水面比例小于50%.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黄岩农作物种子调入检疫概况。分析了种子经营企业法律意识薄弱、无证调运现象仍有发生、种子标签不规范、新入侵有害生物发现难、鉴定不及时和对承运种子的物流和快递公司缺乏相应监管条款等问题。提出了"一企一宣传"、执法检查常态化、种子标签标注规范化、新入侵有害生物发现鉴定科技化和对物流快递企业管理法制化等建议。这对种子管理、植物检疫和农技推广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国家和新疆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墨玉县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结构、农业种群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对其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的分析。结果显示其水土资源结构不平衡、种群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决定了绿洲功能较差,产投比低下的特点,并据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改善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并提高其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粮油产量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甘肃各地粮食和油料作物产量对大尺度气温变化响应的程度,利用1981~2000年甘肃省各地小麦、玉米、马铃薯、糜子、谷子等粮食作物和胡麻、油菜等油料作物产量和相应4~10月的气温数据,采用EOF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粮油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胡麻产量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敏感区主要在河西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强;糜子、马铃薯、油菜在大部分地方不敏感,谷子基本不敏感。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