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13个农业师(局),173个国营农场,分布在新疆各大绿洲,拥有耕地1400多万亩,实际播种面积1240万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0~50万亩,其中95%以上为直播稻田。水稻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水源较丰富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伊犁河流域,其中位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流域的农一师、农二师两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种植技术水平较高。据1990年统计,两垦区30多万亩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已达90%以上,平均亩产近500千克。一、水稻种植与飞机稻田直播新疆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因此,农业表现为典型的沿河流域发展的绿洲农业,农业生产完全依靠河流灌溉。新疆垦区种植水稻始于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新疆已实践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实践结果,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在对“两高一优”农业的理解及其在具体的生产中都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两个问题在新疆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中又尤为重要。为使“两高一优”农业在新疆绿洲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本文认为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发展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持续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新疆已实践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实践结果,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存原主要问题是:人们在对“两高一优”农业的理解及其在具体的生产中部忽视了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两个问题在新疆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中又尤为重要。为使“两高一优”农业在新疆绿洲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本文认为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发展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持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书评──介绍《绿洲经济论》由新疆社会科学院刘甲金、黄俊、王宁等同志主编的《绿洲经济论》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这是第一本系统论述新疆绿洲的专著。该书广泛汇集了国内、国外干旱地区绿州经济发展的史料和典型事例,较全面地归纳了多部门、多学科的研...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干旱区,由于暖季沙漠增温效应的影响,与沙漠相邻绿洲区的热量资源相对优越,为植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随着时空变化,绿洲棉花热量生产潜力也呈现出相应的分异规律。本文以新疆北疆玛河流域石河子平原绿洲区为例,将绿洲与沙漠联系起来考虑,分析了距沙漠不同距离梯度的绿洲区棉花热量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石河子平原绿洲区内,距离沙漠最近区与最远区之间棉花热量生产潜力相差389Kg/hm2,绿洲与沙漠的距离平均每增加10Km,热量生产潜力下降43Kg/hm2。暖季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棉花的热量生产潜力影响明显,沙漠对相邻绿洲区的农业生产有着正面影响,起到了除太阳外第二个热量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9):160-160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主持下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欢迎有关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与环境特征,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特别是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及论文,  相似文献   

7.
<正>《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主持下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欢迎有关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与环境特征,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特别是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及论文,以此  相似文献   

8.
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荒漠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风动力是该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植被是该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决定因子。本文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探讨了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荒漠化的正过程。指出该区的土地荒漠化是在南疆气候变异以及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同时,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又有特定的内涵:以天然绿洲的土地退化为本质;人类活动加速了这一过程。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其物理学驱动机制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根据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其划分为荒漠河岸林衰退期、灌丛沙堆稳定发展期、灌丛沙堆活化-荒漠化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新疆阿拉尔灌区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转化规律,特别是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对塔里木盆地阿拉尔地区开垦后的地下水变化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做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使绿洲内部地下水位上升,水质改善;但绿洲以外地下水位下降,河流由于接纳了绿洲排水,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76-176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主持下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欢迎有关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与环境特征,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特别是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及论文,以此促进包括内蒙古地区在内的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新疆玛河流域石河子绿洲为例,采用三维立体容积法衡量其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状况,并与新疆、全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新疆、全国农业系统综合效益分别为2.06、1、2.87。石河子绿洲虽然在资源开发维上有一定优势,但在生产功能维、经济增值维方面均处于劣势,而只有三维之间协同作用才能创造最佳的总体功能。今后该区域应该立足资源优势,在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化方面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新疆人工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新疆人工灌溉绿洲形成的自然条件取决于水文、地貌、土壤和植被,并与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活动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及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的古绿洲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三角洲上;老绿洲多在冲积扇中下部和冲积平原;新绿洲则多在老绿洲的外围和边缘.吐鲁番盆地在依靠火焰山泉水灌溉时,绿洲在火焰山以南;18世纪以后,绿洲主要分布在依靠坎儿井灌溉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后,实行渠、库、井联合灌溉,绿洲原地不断扩大.天山北麓平原,绿洲最初在交通和军事据点,后发展成一条河一小块绿洲.1949年后由于农垦事业的发展,才将小块绿洲扩大连接成绿洲带.伊犁河谷,起初依靠山溪小河灌溉,绿洲只是小块分布在伊宁和霍城.此后,引伊犁河水,开发的土地多在河谷平原的阶地上,整个伊犁河谷成为新疆最大的绿洲之一.  相似文献   

13.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区综合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研究张鹤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荒漠化,即“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基础特征,论证了干旱地区新建绿洲村镇居民点建立的原则、规模、基础设施要求与布局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分析和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是典型的资源性绿洲农业大区 ,加入WTO后新疆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结合新疆绿洲农业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社会的特性 ,分析了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市场、区位、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劣势 ,并提出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是绿洲开发的典范,是研究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耦合规律的理想靶区。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MODS生态耦合的理论、方法及机制进行了理论构建,得出山地是生态耦合的“物流高地”、荒漠是生态耦合的“能流高地”、绿洲是生态耦合的“信息控制节点”,而水资源及水文循环是决定耦合的关键因子,水资源能值的有效转换和系统控制决定着各类系统对MODS的贡献及MODS生态耦合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7.
绿洲气候资源和绿洲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根据绿洲气候资源的两重性论述了绿洲气候生态的巨大潜力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并根据我国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的趋势,提出了我国绿洲建设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我国蒙新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不足是发展中的基本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与节约用水,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四周高山环列,天山山脉横贯中部,形成两大盆地:即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注入盆地,形成内陆向心水系。耕地和居民点大多分布于冲积平原的绿洲上,形成新疆独特的径流灌溉和绿洲经济。这种地形和布局,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有利,同时也为节约用水与水能的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河流类型的研究,一直是区域水文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可以为缺乏资料河流提供径流年内分配方面的依据。河流类型的研究,通常采用逐日平均流量过程来进行,但由于过程线的起伏较大,难以抓住主要特征。因此需要用模糊分级统计方法加以处理。应用模糊分级统计,首先要确定模糊分级的隶属函数。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写成:模糊频数a_i=∑u;a_na_i=a_i+x_1(a_(i+1)+a_(i-1) +x_2(a_(i+2)+a_(i-2))+x_3(a_(i+3)+a_(i-3))+……+x_n(a_(i+n)+a_(i-n))在西北干旱地区选择典型站和典型年进行河流类型的研究。研究结果,西北干旱地区河流动态的类型一共划分为9个类22个型。  相似文献   

20.
干旱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是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中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本研究针对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天然植被、河流湖泊等生态需水特征,建立了基于天然植被、河流、湿地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定量化模型,以期为干旱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提供一种可借鉴方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疏勒河中游绿洲2013年天然植被、河流基本生态、河流输沙、河流渗漏补给、水面蒸发和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90×108m3、1.00×108m3、1.11×108m3、0.83×108m3、0.68×108m3、2.70×108m3。根据目前疏勒河流域中游绿洲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应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协调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关系以及不同区域和不同部门间水资源配置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制定中游绿洲近期和远期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目标,确定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区,准确计算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流域中游绿洲生态需水量及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