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特早熟肉扁豆湘扁豆3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扁豆3号是湖南文理学院特种蔬菜研究所在多年收集扁豆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系统选育而成的特早熟肉扁豆品种.2000年进行小面积品比试验,表现为生长势强、早熟、丰产,特别是荚肉厚、品质好.2001~2004年在常德市芦山乡的示范栽培面积达250 hm2,产量约3 500 kg/667 m2,2004年6月13日通过省级专家现场评议.该品种能密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可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作特早熟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特早熟扁豆新品种‘湘扁豆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友林  黄建韶  李蜜  王云 《园艺学报》2002,29(5):501-501
 特早熟‘湘扁豆2 号’, 全生育期240 d 左右, 鲜荚上市比常规品种提早90 d 以上; 鲜荚淡绿, 整齐, 商品性好, 肉质脆嫩, 品质佳; 植株生长势强, 可密植, 高产, 花白色, 种子棕红色, 耐热,较耐寒; 产量39 750 kg/ hm2 左右。  相似文献   

3.
特早熟扁豆抗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用扁豆是湘北地区5月底6月初上市销售的时鲜蔬菜之一,扁豆鲜美的销售旺季集中在每年的6-7月份和9-10月份。6月底至6月上中旬由于扁豆货源紧缺。价格每公斤6至10元不等。因此.莱农种植特早熟扁豆的积极性特别高。在湘北地区提高特早熟扁豆的早期产量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择适合密植的特早熟品种;二是克服该地区开花结荚的物候期与梅雨季节重叠的不利条件。实行抗涝栽培。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完成1996至1997年扁豆特早熟品种筛选及小区栽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1998年再针对两个特早熟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抗涝栽培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扁豆新品种——通研红扁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湖南引进了极早熟扁豆大面积栽培,在生产中发现,这些品种与地方品种相比极早熟,但肉薄,商品性1996年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湖南引进了极早熟扁豆大面积栽培,在生产中发现,这些品种与地方品种相比极早熟,但肉薄,商品性差、抗病性差。从1997年起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从湖南引进的早熟春扁豆为母本,以南通地方品种红扁豆(鸡血扁)为父本杂交后,经6年6个世代系谱选择法选育成扁豆新品种——通研红扁豆。通研红扁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布点试验过程中,表现为荚色红艳、早熟、肉厚、商品性好、抗病、高产,有效地综合了…  相似文献   

5.
刘光明  王云 《长江蔬菜》2011,(11):36-37
湖南文理学院特种蔬菜研究所自1991年以来,一直从事扁豆资源的收集、特早熟扁豆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已选育出特早熟新品种湘扁豆1号、湘扁豆2号、湘扁豆3号。湘扁豆3号自2003年示范栽培以来,面积达1333.3余hm2,667m2鲜荚产量4000~6000kg,产值5000元以上,是经济效益好的蔬菜品种之一。现将湘扁豆3号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早红边扁豆是扬州帮达蔬菜研究所有限公司多年来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扁豆新品种。2002-2004年经过连续3年的品比试验,表现为早熟、丰产、品质好的特点,适合春季大棚早熟栽培。2004年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进行生产试验,表现良好。2005-2008年在全国推广面积达3300多hm^2以上。该品种适宜密植、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正翠玉扁豆是扬州帮达蔬菜研究所有限公司选用扬州地方品种和上海紫扁豆品种杂交,后经过连续3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肉厚扁豆新品种。2006-2008年连续3年品比试验均表现早熟、丰产、品质好、商品性好、肉厚、耐老化,适合大棚内作早熟栽培。2008-2011年在湖南、陕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进行生产试验,表现优秀,可以在适合种植扁豆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倪宏正  王军 《蔬菜》1998,(6):9-9
扁豆是短日照蔬菜,主要以嫩荚供食,传统方法作夏秋蔬菜栽培,淡季时收获。近年来,我市菜农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扁豆,采收期提前到4月中下旬,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棚扁豆多层覆盖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一、品种选择品种选用盐城早熟紫扁豆,该品种早熟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特早熟扁豆品种种植密度与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扁豆(DolichoslablabL.)特早熟品种常扁豆1号、常扁豆2号是笔者近年从湖南省扁豆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1〕。具有适应性强,鲜荚上市早、品质好等特点。为了筛选出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施肥方法,特进行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常扁豆1号和常扁豆2号,1997年3月30日播种,苗床用塑料薄膜覆盖,4月7日出苗,4月16日移栽。6月15日~8月17日采收鲜荚。1.2 试验设计〔2〕 田间试验于1997年在本校实验农场进行,栽培土壤为第四纪红壤发育的旱地,肥力水平中等。采用裂…  相似文献   

10.
<正>扁豆在兴化地区常年作为小品种在田边隙地种植,其营养丰富、易于种植,深受广大农户和消费者喜爱。近年来,为提高种植效益,通过选用优良品种、采用大棚或地膜栽培、加强管理等措施,扁豆可从6月中旬采收到10月下旬,667m2产量2500kg以上,产值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扁豆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消费习惯,选用早熟抗病、耐低温抗高温品种,如特早紫红、极早嫩玉、肉扁一号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上海浦东扁豆主产区暴发了一种病害类似于其他作物上发生的菌核病。通过对分离纯化的病原菌进行形 态学观察、致病性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确定了该致病菌就是核盘菌属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该菌可以感染扁豆全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都能感染发病,并且能观察到菌核的形成。研究发现扁豆核盘 菌室内分离培养的最佳碳源是果糖,温度22 ℃,pH 为5,适当的逆境生长条件有利于菌核的形成。扁豆、大豆、普通白菜 来源的核盘菌在ITS rDNA 序列上存在差异。将3 种不同来源的核盘菌相比较,发现它们属于不同的融合群,对不同寄主存 在致病能力上的差异,但都能致病。  相似文献   

12.
83B菜豆是从79-6-2菜豆品种中的一株自然变异后代,经过5年8代系统选育而成。具有早熟、丰产、稳产、优质等特性。每667m2产量2500~4000kg。适于春提前、秋延后保护地及春、秋露地栽培。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推广面积达80000hm2。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优良油豆角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岛反季节种植的优良油豆角品种,对引种的榆树大油豆、紫花油豆、九月青、一棵树、57号架油豆、将军豆等6个油豆角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通过对适应性、植物学性状、产量、嫩荚的性状、抗病性的调查分析表明,6个油豆角品种均能在海南岛顺利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榆树大油豆产量最高(20 010 kg/hm2),抗病性最强,商品品质较好,可以作为中晚熟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而将军豆产量虽低(15 050 kg/hm2),但其单荚重最大(19.67 g),抗病性最强,商品品质最好,紫花油豆产量较高(19 630 kg/hm2),外观商品性好,2个品种也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海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早熟优质长豇豆新品种‘鄂豇豆2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豇豆2号’是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荚浅绿色, 长60 cm,单荚质量18~ 24 g。早熟, 荚商品性状优良, 产量高, 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 田间疫病、煤霉病、病毒病发病率低, 适宜于春、夏、秋各季栽培, 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推广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15.
以含有不同KH2PO4浓度控制不同的风信子水培条件,选择卡耐基品系大小均一的风信子鳞茎设置对照组进行试验,观察并记录不同水培条件下风信子叶芽、根系、花的生长等情况。初步总结不同水培条件对风信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卡耐基品系的风信子在水培时,其根系在浓度为0. 05 mmol/ L KH2PO4水培条件下的长度与其他KH2PO4浓度水培条件下的风信子根系长度有显著差异。而在不同的KH2PO4浓度水培条件下,风信子的花期时长、花茎高度和叶片长度并没有显著差异。此外,试验还讨论证实适当的钾和磷可以提前风信子的花期、提高花的品质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四棱豆中翼1号为母本,K0000026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世代通过连续6代的系统选育,育成适宜春末夏初栽种的耐热四棱豆新品种湘棱豆2号。该品种侧枝多,主蔓及侧枝均可结荚,连续坐果能力强,耐热,豆荚四棱柱形,棱上有宽3~5 mm具皱波状齿的翅,荚色深绿、有光泽,品质好,豆荚长20 cm左右,宽3 cm,单荚质量35~45 g,产量高,鲜荚平均每667 m2产量达547.5 kg。  相似文献   

17.
哈菜豆8号是以96-9为母本、紫花油豆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经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菜豆新品种,从播种到采收55d(天)左右;嫩荚绿色,扁条形,荚长13cm、宽2cm,单荚质量18g,肉质面,无背缝线和腹缝线纤维;抗炭疽病能力强于紫花油豆;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适于棚室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部分菜豆种质资源鉴定及优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家种质库的118份菜豆种进行苗期抗炭疽病、霜霉病的鉴定,嫩英营养成分的测定和经济性状的观察,筛选出具有利用和推广价值的综合性状优异的菜豆品种6个:双阳大花皮、红豆宽、红花皮和黄家雀蛋(蔓生,在抗病、早熟、丰产育种方面有利用价值),GY20-3-1和Lamaniere(矮生、在育种有很高利用价值,也可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19.
哈菜豆17号是以宏富菜豆为母本,以将军油豆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蔓生,早熟,从播种到采收57d(天)左右,基部结荚多,前期产量高,生长势中等,荚绿色、扁条形,尖部带紫色条纹,平均荚长20cm,荚宽2.8cm,肉质面,外观商品性好,纤维少。抗炭疽病,一般产量2100kg·(667m2)-1左右,适于黑龙江省各地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