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黑龙江省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是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的过渡地带,属山区、半山区为主的农林交错地区,西部为平原区,属第三积温带下限,东部为半山区和山区,属第四积温带上限,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水稻育秧采用大棚育秧,插秧后部分育秧棚种植大豆等经济作物,部分育秧棚闲置。近年来,铁力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闲置育秧棚也随之增多。针对水稻插秧后育秧棚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引进水稻育秧棚复种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于2014年3月获黑龙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区“二干田”难以推广水稻软盘育秧这一难题,沅陵县采用深水抛栽技术,并获高产。为山区“二干田”推广水稻软盘育秧提供成熟技术。  相似文献   

3.
山区水稻良种选择、育秧、移栽、大田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法等技术,为高寒山区农民种植水稻提供技术参谋。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贵州惠水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振兴惠水高寒山区经济,本文从黑糯米的品种及种植地选择、育秧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综合阐述了黑糯米在贵州惠水高寒山区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探析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参考。阐述了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存在现有水稻品种对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差、育秧与取土难、播种量大、缓苗期长、育秧分户经营、适应双季稻农艺生产要求的插秧机短缺及插秧机成本高等问题,并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适量的水源是水稻得以正常生长的基础保障和关键所在,可是受气候环境、栽培条件以及灌溉设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山区水稻要么面临育秧和栽秧难题,要么因不合理的灌溉方法影响水稻生长质量和产量,可见创新其栽培技术十分必要。下面笔者就山区水稻节水增产栽培技术作了探析,希望对顺利实现目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山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山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育秧生产(包括催芽(、苗期管理、秧苗运送大田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因为山区地形的限制,机械化种植程度低,传统水稻种植花费了较高的成本,效率不高。所以,采用新的水稻种植方式,让水稻种植获得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从整体上提升水稻生产能力。具体分析山区水稻机插秧技术与育秧技术,为山区水稻机插秧的推广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丘陵山区机插早稻营养基质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稻机插秧的秧苗素质,从而提高机械栽插水稻的产量,于2012年在丘陵山区进行了营养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基质育秧秧苗素质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常规育秧,营养基质育秧的产量为447.69kg/667m2,比常规育秧增收28.34kg/667m2,增幅6.76%。因此丘陵山区机插早稻能有效地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早播、早插、早生、早发,实现早稻增产增效的目的,并适合在泰和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稻不同处理下的旱育秧与水育秧的秧苗素质、栽植方式、经济性状、生产效益等方面的对比试验表现,在皖南山区冷浸田逐步淘汰传统的水育秧技术,推广旱育保姆旱育秧技术,此措施有利于冷浸田水稻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1.
稻田水旱轮作是解决水稻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提高稻田产出效益及耕地利用率,对促进贵州地区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为贵州深入推广稻田水旱轮作模式提供参考,综述贵州山区稻田水旱轮作模式在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理化特性方面的生态效应研究,介绍目前贵州山区常见的稻田水旱轮作模式,从加强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特征特性研究、强化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因地制宜选择轮作模式方面提出贵州山区稻田水旱轮作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区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山区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作业流程以及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包括床土准备、选种与种子处理、秧板制作与床土铺整、精细播种、播后管理、苗期管理、移栽、肥水管理等,以期推广水稻机插育秧栽培技术及高产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指导贵州水稻两系不育系繁种生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核心种子、原原种、原种的播种育秧、移栽、大田管理、生产地点的选择、生产方法、隔离条件及种子收获等多方面介绍了贵州水稻两系不育系6311S的繁种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贵州开阳县自1985年以来,推广工厂化薄土育秧技术,室内一次成苗直插大田,比原来老法育秧和两段育秧能更有效地克服“倒春寒”气候对水稻育秧的危害,且秧期短(仅15—18天)、稳产高产、省工省种、省秧田,受到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5.
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麦秸还田水稻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适合淮北地区栽种的4个代表性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钵苗和毯苗2种育秧方式,研究淮北地区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毯苗育秧处理比较,钵苗育秧使成熟期水稻叶面积指数下降,对比叶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移栽后各期钵苗育秧水稻的SPAD有增加趋势,增幅因品种而异。钵苗育秧移栽后85 d剑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明显高于毯苗育秧水稻,气孔限制值下降,但穗后处理间的叶片胞间CO_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大。以上结果表明,钵苗育秧水稻生殖生长前、中期剑叶光合能力较强,但光合功能衰退速度略快于毯苗育秧水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解决水稻育秧取土难的问题,对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育秧基质和配套技术展开了研究,成功研制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水稻机插秧专用育苗基质。[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营养土水稻育秧对两种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两种水稻品种玉米秸秆营养土水稻育秧的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常规营养土育秧,秧苗的株高、根长、根数及鲜干重各项数据均高于常规营养土水稻育秧,表现在根系发达,分蘖多,缓苗快。[结论]玉米秸秆营养土使用方便、安全,可应用于规模化、工厂化水稻育秧。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免耕抛秧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等肥水管理和相同秧龄条件下,对水稻免耕抛秧栽培中使用编织布隔层育秧等7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试验,探索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免耕栽培的影响,选择最佳育秧方式,完善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迹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水稻育秧和种植形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改变也影响着水稻苗期恶苗病的发生发展。以药剂浸种和不同育秧方式为变量,分析其对水稻苗期恶苗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浸种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自然状态下大田旱育秧最有利于恶苗病的发生,其次是育秧工厂硬盘育秧,传统水育秧最不利于苗期恶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水稻旱地育秧特点,结合达州市通川区江陵镇实际,对丘陵低山区高产栽培技术及本田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农业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水稻播种前的育秧过程中,育秧管理效果与施肥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针对这样的情况,对水稻育秧与施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