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样方调查对东莞清溪杨梅坑风水林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积1200m2样方中,杨梅坑风水林共有维管植物61种,隶属36科55属,以茜草科、桃金娘科、樟科、大戟科占优势;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乔木层优势种为龙眼、肉实树、假苹婆、华润楠和臀果木等;灌木层优势种为假苹婆、蒲桃、罗伞树、牛眼马钱、穗花轴榈;草本层优势种为假蒌、蔓生莠竹、土麦冬和弓果黍,层间植物以藤本为主。整个群落年龄结构为增长种群;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乔木层其次,草木层最低;乔木层均匀度指数最高,灌木层其次,草本层最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游览区内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16属153种,属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分布类型为主;群落以红花荷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层间藤本丰富,生活型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叶以单叶、纸质、中小型叶为主;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为总种数的67.97%。由于人为干扰因素,红花荷的种群呈衰退状态;群落各层的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不相一致的趋势,以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3.
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浙江润楠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的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科85属107种;(2)群落以浙江润楠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年龄结构显示其种群可能处于受干扰后的恢复阶段;(3)群落植物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叶以单叶、纸质、全缘叶、中小型叶为主;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4)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层,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Margalef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Pielou指数的大小顺序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4.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 ,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乔木树种以青冈为主,灌木树种以柃木和檐木占优势,草本植物则以箬竹为主;(2)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乔木树种种数最多,草本植物稀少;就各层次而言,草本层物种数最多,乔木层和灌木层比较接近,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的趋势是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以多种指标计算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均显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草本层最低,尽管草本层具有最高的丰富度;(3)封育时间长、人为干扰轻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标以及数量指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2014年,在云南省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大树杜鹃(Rhododendron protistum var.giganteum)群落设置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树杜鹃群落可分为4层,包括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共有植物14科,23属,30种;灌木层共有植物16科,22属,25种;草本层共有植物14科,21属,21种。大树杜鹃所在群落多样性较高,从群落不同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来看,其多样性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则互有交叉。乔木层平均高、平均胸径的变化与Margalef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平均高、平均胸径达到一定数值时,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不再上升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和2016年9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林和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林设立样地调查堇叶紫金牛Ardisia violacea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并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个样地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70种,隶属于37科56属,其中乔木13种,灌木30种,草本13种,藤本13种,竹类1种;木本植物53种。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层次优势种明显。毛竹林样地内乔木层毛竹单占优势,灌木层以杜茎山Maesa japonica占绝对优势,草本层以阔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薹草Carex sp.和杏香兔儿风Ainsliaea fragrans占优势;苦槠-枫香树林样地内乔木层以苦槠和枫香树共占优势,灌木层以苦槠,柃木Eurya japonica,堇叶紫金牛占优势,草本层以渐尖毛蕨Cyclosorus acuminatus,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占优势。堇叶紫金牛在群落中呈小片状集群分布,优势明显或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尤溪棋盘顶钩栲天然林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钩栲为优势建群种的天然林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科91属107种;群落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优势明显,而灌木和草本层发育相对弱;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而优势度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钩栲种群年龄结构类型表现为衰退种群。  相似文献   

9.
关帝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物种多样性测度公式,对20块样地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个层次,分别计算物种多样数指数,结果各类群落的两种物种丰富度均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点;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在样地中总的趋势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在各层间表现出乔木层的均匀度偏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对江苏溧阳香果树种群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类组成、区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80种,属于48科73属;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中,毛竹的重要值最高,香果树次之;灌木层中紫楠重要值最大,草本层各植物种类重要值都不大;群落维管植物区系总体上表现出由热带至亚热带向温带的过度性,其中,蕨类植物在科、属水平上都表现出强烈的热带性质,种子植物科的区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成分,属则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成分;群落各层次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Simpo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1.
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浙江润楠群落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浙江润楠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浙江润楠群落以樟科、山矾科及茜草科等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类群为优势,浙江润楠是群落的优势种群;(2)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亦较丰富。从群落物种多样性上来分析,Simpson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的最大,乔木层和草本层相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大小顺序则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种群中浙江润楠幼苗个体较少,中龄级立木较多,幼龄期个体呈聚集分布,成年期立木趋于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方相邻格子法,对闽清白云山林场22年生杉木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和改进的Godron M稳定性测定方法,对该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9科89属127种,其中乔木层有13科16属17种,灌木层有38科57属90种,草本层有21科28属29种;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大小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优势度指数大小则表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白云山杉木生态公益林处于演替过程中,群落接近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依据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的调查结果,研究了油松群落的物种组成,计算了各层次物种重要值,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64个样地中发现了177种植物,其中乔木28种,灌木51种,草本98种,隶属于49科110属。(2)乔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更为明显。依各层次植物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草本层优势种为披针苔草,灌木层优势种为土庄绣线菊。(3)多样性指数在各层次表现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最低;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乔木层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西容县红锥天然林群落的调查,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演替趋势,为红锥天然林群落保护及其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锥天然林共有物种60种,隶属于34科53属,单种属占88.7%;红锥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马尾松和乌榄为乔木层散生种;群落内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垂直结构由林冠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群落处于以中生性树种为主的偏中生常绿阔叶林阶段,样地所有木本植物总径级在5~25 cm出现断层,但1~5 cm径级幼苗数量多,群落演替趋势表现为稳定增长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赤皮青冈的群落结构,预测其群落动态变化,对福建建瓯上元村赤皮青冈人工混交林进行植被调查,以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作为多样性测度指标对样地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evins测度式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研究群落中优势树种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乔木20种,612株;灌木35种,249株;草本33种,1 364株;群落中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最高,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赤皮青冈在与杉木、栲树、木荷间的竞争均处于劣势地位,与钩栲、白花泡桐、青冈、木油桐间的竞争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等方法对椿叶花椒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椿叶花椒群落乔木树种构成复杂,但椿叶花椒重要值高达23.0836,远高于其他乔木种.植物生长型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为: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规律,均匀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胶南沿海防护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 ,从不同的类型、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标对山东胶南沿海地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 :本地区的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乔木与灌木的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低于草本层 ,群落间变动幅度较小 ,乔木层则变动幅度很大 ;多样性指数多表现出草本层 >乔木层 >灌木层 ;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小气候有一定影响 ,但与其区域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臭冷杉-红松林和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臭冷杉-红松林8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66种,隶属34科56属,阔叶混交林6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77种,隶属33科62属。从不同群落类型同一植被层看,臭冷杉-红松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小于阔叶混交林,两种群落类型乔木层和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而草本层差异明显,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仅臭冷杉-红松林的Pielou均匀度指数略高。从同一群落类型不同植被层看,两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均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其中臭冷杉-红松林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略高于乔木层,而阔叶混交林中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对顺德区5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针阔混交与阔叶混交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E a除外)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间乔木层差异显著,灌木层与草本层变化趋势相对较复杂,但针阔混交林群落与阔叶混交林群落之间,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间无显著差异;7种多样性指数中,乔木层与灌木层采用的研究指数幅度更宽广,可采用SP、SW与P指数测度物种多样性,草本层采用Jsp、P指数较好;提出了基于物种多样性的人工林群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川中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为深入了解并充分认识川中丘陵区不同柏木林地植物群落现状,以及群落组成、变化和发展趋势群落特征,并通过生物多样性Smipson指数和Shannon—wien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等指标,对川中丘陵区分布最广的柏木林为主几个不同林地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林地群落层次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林层结构简单。其中乔木7科7属11种,灌木29科39属60种,草本35科57属72种。(2)每个林分类型内均有几种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但不同林分类型的优势种类型及其物种均有较大差异。(3)从物种分布频度看,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的物种总体分布频度大致都符合频度分布定律,属于L形,即低频度的A级占优势,但各个林层的物种频度有较大差异。(4)不同林层植物物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等多样性指数表明,灌木和草本层都明显高于乔木层,乔木层最小;乔一灌层、乔一草层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