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水平有待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农村人力资源生存环境有待提升。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推进知识学习,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水平;推进农业发展,充分留住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绿色农村,为农村人力资源提供良好发展空间这三方面出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新型农民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46-15949
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新型农民培育的影响:一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二是加大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三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四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剖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在农村人力资源数量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大且增长快、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和较低的年龄构成;在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村人资源科技水平不高、农民身体素质总体偏低;在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地域结构分布失衡。探讨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对培育新型农民的启示:一是控制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方面,主要表现为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开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三是调整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主要表现为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3.
王子猷 《农业考古》2005,(6):316-317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4.
蓝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54-6255
强调了人力资本对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将越来越大,对西部农村地区显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当前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就业结构单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伴随着闲置现象严重;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才"投入-产出"双低。指出了提升西部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认真落实和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出台详细具体的立足西部农村地区实际的配套政策;加快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制定缩小知识差距的发展战略;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加大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按需适时调整人力投资结构,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强度。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推进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人力资源对乡村发展的重要程度愈加明显,将人才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前置要求。有必要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困境与路径进行探究。首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功能优化转型、价值实现、人才振兴等方面的价值导向分析,强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回流困难和知识文化冲突等困境,最后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特征、开发模式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和法规,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加大投入,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强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夯实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和法规,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加大投入,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强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夯实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余蜜桔基地、赣南脐橙基地等江西15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具体数据的列举,论述了农村人力资源与江西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以下观点:江西新农村建设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江西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关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寓于江西新农村建设当中;它们其中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它们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忠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25-17627
在界定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总体现状,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是构成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人员文化普遍素质偏低,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三是人力资源开发环境改善滞后,配套改革不足。而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面临的机遇是国家已把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才建设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理念的提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从而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实行弹性制公共服务部门用人制度改革,形成"能者上、平者让、不能者下"的用人机制;大胆提拔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的中青年基层干部;建设学习型基层公共服务组织,让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员学会学习、不断提高;放开视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在部门发达地区,基层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应当引进企业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小俊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26-2030
【目的】深入剖析四川“三州”(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制约因素,为促进四川“三州”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四川“三州”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文化程度和从业构成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制约“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四川“三州”农村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大、文化素质偏低、从业结构不合理的特点,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教育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应改变农村教育观念、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农村“三教统筹”、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从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辽宁东部山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目前东部山区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必须走生态经济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提出了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今后制定东部山区生态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森林空气负离子资源开发为视角,介绍了空气负离子在森林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小陇山林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和深度开发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认为深度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是小陇山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温室与露地无核早红葡萄果实生长动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2004年分别对温室和露地无核早红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测,对正在膨大的葡萄果实的纵径和横径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并得出其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品种果实生长呈双S曲线:初始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第二次快速生长期。②温室葡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果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二个,果实纵径的生长缓慢期与第二个快速生长期的界限不明显;幼果第一个快速生长期纵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横径,在第二个快速生长期横径快于纵径,但是总的生长量纵径大于横径,果粒最后基本呈圆形。③露地葡萄在果实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和生长缓慢期的纵横径生长曲线基本相同,横径较快地进入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并且生长速度要快于纵径,导致果实最终横径略大于纵径,果粒略呈扁圆形。  相似文献   

15.
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棉北粮”为基本出发点,从南北疆的基本情况和粮棉分布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了目前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夯实延边农业发展的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保障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素芳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4):406-409,413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滨海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从区位、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同时指出了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合本地都市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武及其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模式运行的保障条件,以促进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意义和青海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青海省非公有制林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富硒产业的发展趋势、标准化对产业的影响,分析了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对促进富硒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探讨了发展富硒产业团体标准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开展团体化标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张晓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72-4273,4279
首先提出通过发展服务业促进城乡协调的背景及意义,然后给出当前城乡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最后提出服务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