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棱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有棱丝瓜10个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瓜长、单瓜质量等2个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前期产量、瓜形指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始收期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第一坐瓜节位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数和单瓜质量2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且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812。因此,可以作为有棱丝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潮汕地区发展的葡萄新品种,引进了夏黑、阳光玫瑰、金手指、醉金香、温克等5个品种,以本地已试种成功的巨峰葡萄为对照,调查研究各个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经济性状和抗性等。结果表明,夏黑、阳光玫瑰2个品种的物候期适中,田间性状表现较好,果实品质佳,产量较高(夏黑667 m~2产量750 kg,阳光玫瑰614 kg),各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潮汕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4个茄子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以及抗病性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安吉拉、10-702、火金刚这3个品种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综合抗病能力强,适宜在泸西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果实质量产量是苹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一般说果质和产量决定于品种,但优良的品种在不良气候条件下,也得不到优良的果实。树冠结构一般可以决定苹果的小气候,中外学者对树冠小气候进行过试验研究,但光强与苹果质量产量的关系尚未阐述。据多年的树冠调查和74—75年的树冠小气候试验研究中发现:冠内的温、湿度变化小,  相似文献   

5.
6.
以甜椒品种‘苏椒13号’和‘川雄9号’为试材,于2009年在江苏南京采用不同颜色塑料薄膜(红、黄、蓝、绿、紫)进行试验,以透明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色膜的温光效应及对甜椒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累积温光效应均以红膜处理最高,定植后120d分别达到118.9和112.5;红膜处理下甜椒叶面积指数最高,蓝膜处理最低;红膜处理的产量也最高,两品种分别比对照高9.8%(苏椒13)和13.4%(川雄9),紫膜处理的产量最低,分别比对照低37.2%(苏椒13)和40.5%(川雄9).果实肩径、长度、单果重及果皮厚度均以红膜处理最高,紫膜处理最低.两品种果实在各种色膜处理下的采收指数和单位面积果实干物质产量均与冠层截获的温光效应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但‘苏椒13号’的最高采收指数在紫膜处理下的最后一次采收时,而‘川雄9号’的最高采收指数则在红膜处理下的最后一次采收时.研究表明红膜处理利于甜椒果实干物质积累,促进果实产量形成和外观品质的提高,紫膜和蓝膜对产量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供试品种为早生高墨,1994年4月11日将该品种一年生出苗定植在面积为300m^2的钢管塑料大棚中,1992年开始扣硼,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扣棚后,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均能满足该品种生长发育的需要,萌芽率比露睦高出14.65%,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提早20天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与露地同品种比较无明显差异,果实中可溶性固型物和总酸含量均高于露地葡萄。  相似文献   

8.
多酚氧化酶(PPO)是参与酚类物质氧化的主要酶类之一,在果蔬褐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丝瓜中PPO基因家族的功能,以闽丝3号丝瓜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获得了3个丝瓜PPO基因家族的c DNA序列,依次命名为Lc PPO1(Gen Bank登录号为KM506756)、Lc PPO2(Gen Bank登录号为KR819890)和Lc PPO3(Gen Bank登录号为KX092429);Lc PPO1基因全长2 026 bp,包含一个1 794 bp的ORF,编码598个氨基酸;Lc PPO2基因全长2 071 bp,ORF为1 722 bp,编码574个氨基酸;Lc PPO3基因全长2 189 bp,ORF为1 779 bp,编码593个氨基酸;3个基因均无内含子,其编码的蛋白与甜瓜、黄瓜同源蛋白的相似性较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个基因编码的酶蛋白均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稳定蛋白,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Lc PPO具有PPO蛋白的典型特征,分别具有PPO1-DWL、PPO1-KFDV 2个结构域和一个能够结合2个铜离子(Cu A、Cu B)的中央域酪氨酸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c PPO家族的3个基因在丝瓜根、茎、叶、花和果实中均有表达。在丝瓜采后储藏期间,3个PPO基因初期表达上调,后期表达量受到抑制;在丝瓜鲜切条件下,Lc PPO1和Lc PPO2基因表达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Lc PPO3基因鲜切后表达量均低于采后0h。Lc PPO基因家族基因表达、PPO活性、总酚与丝瓜褐变关系密切,其中Lc PPO1、Lc PPO2在普通丝瓜果肉褐变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丝瓜褐变的发生机理和丝瓜品种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江门地区栽培的优良丝瓜品种,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2014年夏秋季引进的2个有棱丝瓜品种在江门地区的生长表现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绿宝丰’与‘绿源3号’总产量都比对照‘雅绿6号’优胜,均适合在江门地区夏秋季推广种植;而‘绿源3号’比较早熟,前期产量比较高,在夏秋淡季抢早上市能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俊国  扈惠灵 《核农学报》2010,24(4):851-855
为了筛选黄瓜的耐盐砧木,采用营养液栽培,分别以前期试验筛选的耐盐性较强的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接穗,研究了成株期不同砧木嫁接黄瓜在80mmol.L-1 NaCl胁迫和没有NaCl胁迫下的产量与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没有NaCl胁迫时,以360-3×112-2杂交种为砧木的嫁接黄瓜在产量指标上与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相当,在果实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上则优于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果实。NaCl胁迫时对嫁接黄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影响较大,单果重和单株产量降低,果实畸形率升高,风味变差,果实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果实含水量减少,而纤维素和可滴定酸含量升高,以360-3×112-2杂交种为砧木的嫁接黄瓜受NaCl胁迫影响较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要小。因此,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具备黄瓜耐盐砧木品种的优良特性,可作为砧木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对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不同品种澳洲坚果的果实性状表现进行取样调查。比较果穗长度、单穗果数、单果重及果仁质地等指标。结果显示,澳洲坚果OC品种果实性状表现优良,单果重和果径均达到国际一级壳果质量标准,果仁大小、色泽及质地良好,产量稳定。应属崇左市具有种植和开发果仁加工产品潜力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不同供铁水平对番茄产量及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品种"中杂10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供铁水平对番茄产量和果实风味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缺铁还是多铁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MDA含量都显著低于正常铁处理。果实方面,番茄的产量下降,果实的酸度增加,甜度和Vc含量降低,品质下降;此外,果实中的活性物质番茄红素、总酚、总黄酮含量下降,而且果实的芳香物质种类也发生了变化。说明适宜浓度的铁是番茄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丝瓜已成为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随着人们对丝瓜蔬菜食疗保健作用的认知,其种植规模与区域呈逐年扩大趋势。为了促进重庆地区早熟丝瓜产业发展,结合重庆地形与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场地选择、播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早熟丝瓜栽培技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丝瓜伤流液对榆黄蘑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 ,用丝瓜伤流液作保鲜剂明显抑制榆黄蘑呼吸分解代谢 ,有效减缓菌盖开裂、褐变和失水。且有棱丝瓜伤流液保鲜效果优于无棱丝瓜伤流液 ,以 75 %有棱丝瓜伤流液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棚蔬菜种植普遍存在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较低以及空间利用率低等情况,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根据丝瓜和空心菜各自植物学的特性及其生长特点,采用丝瓜行间套种空心菜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基于此,简要介绍大棚丝瓜套种空心菜栽培技术要点,以期能够提升大棚蔬菜栽培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探讨比较适宜桂中地区生态条件下种植的柠檬品种,为相近生态区域发展柠檬生产品种选择提供参考,通过对"北京柠檬"、"台湾四季香水柠檬"和"安岳尤力克柠檬"等3个品种的树体生长、开花结果特性、果实性状、适应性、抗病虫害性和市场行情调查。发现不同品种树体生长量差异明显;开花次数、开花期和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各品种的果实品质差异明显;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性个体差异独特;市场供求行情已发生改变。"台湾四季香水柠檬"抽梢能力强、开花结果性能好,柠檬酸含量高,果实批发价格稳定,需求量大,适应性好,高抗溃疡病,可作为主栽品种;"安岳尤力克柠檬"没有原产地果实皮薄果色金黄亮丽的优势,只能作搭配品种;"北京柠檬"产量低,品质一般,适应性和抗病虫害差,不宜在桂中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综合评价露地小型西瓜产量品质的砧木效应,以接穗京颖-6自根苗为对照,研究南瓜砧和葫芦砧分别嫁接同一接穗品种后,不同嫁接组合的幼苗质量、植株长势、产量、果实性状和品质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所有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均高于90%,供试南瓜砧中幼苗质量以兴盛和铁砧尔帝较好,葫芦砧以强根和京欣砧1号表现较好。嫁接成株长势和产量也因选择砧木不同而表现不同,其中南瓜砧嫁接植株长势较强,产量较高,最低增产率也达17.0%;葫芦砧嫁接植株长势和产量变异较大,强根增产率达49.4%,但京欣砧王单位产量较对照低12.3%,且嫁接对小型西瓜果实特性及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显著。构成小型西瓜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仅2个南瓜砧和4个葫芦砧嫁接果实品质优于自根苗。综上,供试南瓜砧均显著提高了小型西瓜的产量,但多降低了果实品质;葫芦砧中仅强砧和京欣砧1号嫁接西瓜的产量有所提高,且果实品质有所改善。本研究为嫁接小型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供硼水平对番茄产量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番茄品种“中杂10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对番茄产量和果实风味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缺硼还是多硼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都显著低于正常硼处理;而MDA含量高于正常处理,产量下降。品质方面,缺硼和多硼处理果实的酸度增加,甜度和Vc含量降低;果实中的活性物质番茄红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下降,果实的芳香物质种类也发生了变化。说明适宜浓度的硼是番茄高产、高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控释氮肥对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施用传统营养液、控释氮肥及控释氮肥配合营养液进行基质栽培番茄,探讨了控释氮肥与营养液配合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氮量控释氮肥配合磷钾营养液(UL2)较传统营养液(NS)果实产量无显著差异,但较施用等氮量速效氮肥配合磷钾营养液(UL1)果实产量显著增加了22.0%;当底施肥料替代全部营养液氮、磷、钾时,等氮量控释尿素(CRU2)较等氮量速效尿素(Urea)果实产量显著增加了28.1%,且高50%,施氮量控释尿素(CRU3)较传统营养液果实产量无显著差异;UL2较UL1糖酸比显著增加了29.6%,且番茄果实硝态氮含量较NS显著降低了50.0%。因此,控释氮肥在基质栽培番茄上较速效氮肥有显著的增产及提高品质的效果。与传统营养液相比,等氮量控释氮肥配合磷钾营养液的施用可以保证产量和品质,既简化了营养液配方,又降低了番茄果实中硝态氮含量,提高了食用安全性,可以在基质栽培生产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变种甜瓜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酶活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霞  吕律  王同林  海睿  汪炳良 《核农学报》2019,33(10):1959-1966
为了解不同类型甜瓜糖分积累及糖代谢特点,选用厚皮甜瓜品种X228、普通甜瓜品种B154及越瓜品种H227为材料,定期取样测定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研究不同变种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及相关酶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授粉15 d至果实成熟期间,3个甜瓜品种的果实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的变化均较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3个甜瓜品种果实蔗糖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H227果实几乎无蔗糖积累,葡萄糖和果糖是果实的主要糖组分;B154和X228果实蔗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而快速增加,蔗糖积累存在明显的转折点,蔗糖是B154和X228这2个品种成熟果实中最主要的糖组分,且果实蔗糖含量提高的同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上升、酸性转化酶(AI)活性降低,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活性与蔗糖含量关系不显著。根据蔗糖含量的差异,可将甜瓜分为蔗糖积累型和低蔗糖积累型两类,前者果实蔗糖含量的上升被认为是SPS活性上升与转化酶(特别是AI)活性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果实内极低的蔗糖含量被认为是SPS活性较低导致的。本研究结果为甜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甜瓜果实糖分积累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