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蔚县剪纸是一种从窗户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在河北、山西及内蒙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里,有着过年贴窗花的习俗。这种源远流长的民俗习惯,是蔚县剪纸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剪纸也叫"剪窗花"。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手工艺品,距今已有300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蔚县南张庄村是蔚县剪纸的发源地,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把剪纸产业做得红红火火。开发的礼品册、挂轴、挂历等系列产品,畅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村60%的农户从事剪纸行业。蔚县剪纸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著名的剪纸艺术品种之一。南张庄村是全国最大的点彩剪纸专业村和加工基地。近年来,南张庄村以把剪纸产业做大、做强、做成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3.
剪纸     
正邻居张大妈是张家口市蔚县人,蔚县剪纸闻名世界,张大妈家祖上就是做剪纸生意的,到她这辈人就剩下她的大弟弟在做剪纸。剪纸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在唐朝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句子,到了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走向成熟,达到鼎盛。民间剪纸艺术的运用范围广泛,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许多是利用剪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蔚县南张庄村是蔚县剪纸的发源地,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把剪纸产业做得红红火火。开发的礼品册、挂轴、挂历等系列产品,畅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村60%的农户从事剪纸行业。  相似文献   

5.
剪刻绚丽     
周淑英,蔚县剪纸的第三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她"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她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百蝶图》《生命树》《鲤鱼跳龙门》《五牛神图》等多次获得国内外奖励并为中央美院、中国美术馆收藏。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科技》2014,(19):F0004-F0004
<正>10月9日,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53),课题编号201003053-5]支持下,由张家口市农科院、蔚县人民政府等主办的"张杂谷"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演示会在张家口市蔚县陈家洼乡白马神村召开,来自冀晋蒙三省区的农业农机技术人员、农机制造与经销企业、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张杂谷"种植大户和媒体记者共计200多人参加了现场观摩机具演示。  相似文献   

7.
[磁性剪纸]郑师傅是一位剪纸爱好者,他的剪纸栩栩如生。可是,由于现在一般家庭为了避免玻璃或门窗在粘贴剪纸时被胶水等弄花,所以很多人只能舍弃。这让郑师傅的生意一直经营得不见起色。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师傅发现了磁性剪纸这一专利产品。经过缜密的市场调查和紧张的筹备,去年末,郑师傅将磁性剪纸摆在了铺面的显眼位置。  相似文献   

8.
<正>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以纸为主要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主要工具进行创作的镂空艺术。剪纸起源于古人的祭祀活动,以及"镂金作胜"的风俗;唐代,剪纸图案应用于首饰、鞋帽和铜镜等方面;宋代,剪纸已经应用于瓷器、蓝印花布等工艺;明代,剪纸最为出色的应用是夹纱灯和折扇;到了清代,剪纸已从民间走向了宫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来看,农村残疾人存在"四难":一是上学难。以吉林省公主岭市某村为例,残疾人家庭共57户,占全村936户的5.9%,残疾人中初中文化41人,小学文化13人,高中文化1人,文盲2人。文化水平低的原因除了自身的残疾外,社会、家庭的歧视,经济困难是主要障碍。二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蔚县主栽作物之一,蔚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势条件,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三个时间段、三条线"的布局,但也存在着加工环节薄弱、品种亟待优化、贮藏设备落后等诸多制约因素。鉴于此,提出了组建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和推广实用技术等对策,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日前从陕西省延安市残联获悉,延安市将对25473名农村一、二级残疾人实施兜底扶贫,让这些特殊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各类社会扶持和保障政策的优惠。该市决定将农村一级智力以及精神、肢体重度残疾的2792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对象;二级以上农村中度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7月25日,河北省农科院谷子所在张家口市蔚县召开了"谷子糜子高效旱作栽培技术观摩会"。山西省农科院、张家口市农科院、张家口市农业局、武安市农牧局代表以及蔚县农业局、科技局、扶贫办、谷子糜子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企业代表、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共计80余人参加了会议。河北省农科院副院长、专家服务团团长郑彦平、科技处处长岳增良、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吕志明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蔚县春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在此基础上,集成"一喷三防"技术项目,总结项目实施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杏扁产业是蔚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通过了解蔚县杏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了制约杏扁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指导蔚县杏扁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析蔚县杏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蔚县作为全国仁用杏生产基地,2001年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仁用杏之乡"。尤其是蔚县的"华蔚牌"大杏扁,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名牌产品称号。目前,杏扁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以合作社带动残疾人帮扶"的模式在余江县取得了积极成效,其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和收入等问题,该种模式对于推进残疾人帮扶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谷子是蔚县的主要杂粮。蔚县生产的桃花米是全国"四大名米"之一。由于品种退化、间苗除草费工,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同时也难以实行农场化规模生产。对此,蔚县从张家口市农科院引进了由赵治海研究员选育成功的谷子杂交种张杂谷3号和5号两个品种。张杂谷3号抗旱性强,适宜在旱地种植;张杂谷5号米质优,适宜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块种  相似文献   

18.
纵观阜阳剪纸的渊源与现状,认为阜阳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是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皖北地区颇具影响。然而阜阳剪纸"地域相承、亲缘相承、师徒相承"的传播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潜力。研究着重探讨了阜阳剪纸资源的整合方法与整合平台的建立,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阜阳剪纸艺术的传播敞开了从区域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大门,因此,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途径,对阜阳剪纸艺术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多媒体传播系统,使阜阳剪纸艺术在传承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始于清乾隆年间,有近三百年历史的河南"孟津剪纸",俗称"铰花",因其既能表现黄河流域风土人情,又能描绘强烈时代感的现代生活,故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2015年,孟津剪纸成功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老一辈剪纸艺人逐渐没落、民间剪纸濒临消失的同时,一批年轻人加入了传承剪纸技艺的工匠队伍,来自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90后"剪纸艺人畅杨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出生于1991年的畅杨杨老家在孟津县农村,自幼受奶奶等老一辈剪  相似文献   

20.
正比起以纸为材的民间剪纸,对于许多人来说叶雕或许是个新鲜事物。其实,这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艺术,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史记》中就曾记载周成王"削桐叶为圭"之事,即"剪桐封第"的故事。但叶片的保存及剪刻工艺的复杂使得这一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如今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将它以特有的方式传承下来并加以创新。他们以各种植物叶子为载体,将剪纸技法与叶形、叶脉及叶色巧妙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