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影响,引发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具有隐蔽性高、易积累、难以迁移及危害效果显著等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引起的危害更加严重。笔者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所引发的危害出发,综述了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田土壤Cd污染与治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息的自然资源,当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阐述农田土壤重金属Cd的污染概况,详细介绍对土壤重金属Cd的修复改良技术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治理不彻底、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剩余污泥回用农田等原因,导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无法被降解,易在土壤中累积,并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成为研究热点。重金属污染治理包括客土法、石灰改良法、化学淋洗法、植物修复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均有其适用范围,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文章针对土壤铅镉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展开综述,并对可能影响植物修复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同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倩 《南方农机》2022,(2):66-68
土地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地资源的损害严重,可直接或间接对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笔者从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现状出发,对重金属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以期为污损土地修复工作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各类生态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宗丹丹  黄智刚 《南方农机》2019,(13):48-48,50
我国发展过程中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土壤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壤重金属治理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生物修复的原理、特点、分类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分类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对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洪霞  黄智刚 《南方农机》2019,(13):17-17,22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土地污染调查显示,我国19.4%的耕地存在点位超标。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地下水、植物富集到人类和动植物体内,给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以南方典型酸性土壤为背景,分析了南方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以期对南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后,会对作物的生长带来影响。而棉花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很强,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镉、铅等重金属,通过植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操作方便,不会对农田结构造成影响,并能大面积实施,其在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棉花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入手,对植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土壤中铬污染加剧,开展铬治理方法的研究尤显重要。介绍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的现状及来源,分析铬污染的危害,阐述并比较物理修复方法、化学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各种治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治理土壤中铬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原位化学钝化技术具有投入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处理方便等优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日益得到关注。在衡水市某钢铁集团分公司炼厂排水口周边农田采集土壤样品,使用不同钝化剂恒温培养后进行镉形态分析,以筛选出对重金属镉治理效果最好的钝化剂,并提出改善土壤现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壤铅污染现状及钝化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各国土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土壤铅超标不仅影响植物体的正常生长,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分析我国土壤铅污染的现状,介绍当前常用的治理措施,探讨利用4A沸石钝化技术固定土壤铅、降低其生物有效性、达到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目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为减轻重金属Cd对土壤的污染危害,介绍施用Si和P对土壤Cd的影响机制,以及Si和P减缓重金属Cd危害的原理,探讨复合方法治理土壤Cd污染的措施,为采用复合方法治理土壤Cd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倩  胡倩倩 《河北农机》2022,(2):160-162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各个地区的土壤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这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威胁.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农作物中就会携带一定量的重金属,人类食用之后就会出现重金属中毒.可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工程治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乐安河沿岸土壤多年来由于德兴铜矿污水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严重,农田颗粒无收。通过对江西省乐安河沿岸污染土壤的分析评价和盆栽实验,合理地筛选出忍耐力强的园林苗木来进行生态工程改良。采用生态工程方法能有效地逐步净化土壤,使重金属污染土壤得到治理和利用,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淋洗修复既要实现对重金属的高效去除,还要尽量减少对土壤性质的破坏。以张士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振荡浸提技术对有机酸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重金属Cd、Pb、Zn的浸提率随着酒石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的浓度升高而增加;4种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的浸提效果均是Cd〉Pb〉Zn;酒石酸在浓度为0.5mol/L时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Zn的浸提效果最好,浸提率分别为99.39%、57.65%、43.52%。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日益加剧,土壤重金属问题更是十分严峻。根据我国土壤污染现实状况,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修复工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食物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单一的修复方法存在较大的弊端,更应集成与联用,扬长避短,以取得修复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的浸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淋洗修复既要实现对重金属的高效去除,还要尽量减少对土壤性质的破坏.以张士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振荡浸提技术对有机酸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重金属Cd、Pb、Zn的浸提率随着酒石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的浓度升高而增加;4种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的浸提效果均是Cd>Pb>Zn;酒石酸在浓度为0.5 mol/L时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Zn的浸提效果最好,浸提率分别为99.39%、57.65%、43.52%.  相似文献   

17.
土壤重金属污染大生物量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大生物量非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进展。对当前大生物量非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杂草和树木、花卉、经济作物等大生物量植物受重金属污染情况下的非超富集修复技术,提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太原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情况,为区域土壤污染防控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太原市农田土样214个,测定土壤中Cr、Cd、Pb、Hg和As 5种重金属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运用ArcGIS 10.3绘制太原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图,利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了解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①太原市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量分布差别较大,Cr、Cd、As、Hg和Pb均值分别为68.38、0.121、8.59、0.08、24.23 mg/kg,均未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中的规定,但其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太原市土壤背景值。②单项污染指数值由大到小顺序为Hg(2.36)>Pb(1.76)>Cd(1.57)>Cr(1.19)>As(1.12)。其中,Hg、Pb和Cd主要受工业生产、污水灌溉、燃煤、农药化肥施用和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的影响,As和Cr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农业活动的影响。③太原市农田土壤内梅罗综合指数为2.14,呈中度污染。7个县区农田土壤内梅罗综合指数由大到小依次是晋源区(4.17)>小店区(2.98)>尖草坪区(2.13)>清徐县(2.07)>阳曲县(1.71)>娄烦县(1.67)>古交市(1.57)。重金属空间分布图可以直观看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污染情况,在工业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城郊晋源区、小店区、尖草坪区和清徐县,农田土壤为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远离太原市市区的阳曲县、古交市和娄烦县农田土壤为轻度污染。【结论】太原市农田土壤总体呈中度污染,Hg和Pb单项污染指数最高,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太原市城郊晋源区、小店区、尖草坪区和清徐县,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对太原市城郊污染较重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重点监测,尤其是Hg和Pb,以确保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临汾市刘村镇污灌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累积与分布特征,以山西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刘村镇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现状,并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绘制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图,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由于影响因素不同,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存在差异。研究区内土壤Ni的污染情况较严重,Cu、As、Mn、Pb、Cr、Zn的污染程度较低。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研究区内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建议当地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污染的防治,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0.
陕西某关闭冶炼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工程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地采集了15个土壤剖面样品,并对其中的Pb、Cd、Hg、As、Cu、Cr、Zn和Ni含量进行分析监测,采用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法对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了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范围内,Zn质量比在89.80~724.03 mg/kg之间,Cu质量比在28.89~1 271.81 mg/kg之间,Hg质量比介于0.04~4.48 mg/kg之间,Pb质量比介于48.69~12 021.15 mg/kg之间。Cd质量比在0~120 cm范围内均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而且Pb、Cd、Hg、Cu和Zn在0~120 cm范围内全部超过了关中塿土背景值。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表明,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范围为26.0~21 118.6,轻微、中等、较强、很强和极强的生态危害频率分别为4.3%、15.2%、19.6%、15.2%和37%;Pb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范围为0.1~120.2,轻微、中等和较强的生态危害频率分别为93.5%、4.3%和2.2%;Hg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范围为0.1~83.4,轻微、中等和较强的生态危害频率分别为59.3%、39.4%和1.3%;As、Ni、Zn和Cu均具有轻微生态危害。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Cd、Hg和Pb等形成的复合污染。采用原位挖掘-异位固化-客土回填法,对研究区域进行污染土壤工程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