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葡萄是罗城县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该县毛葡萄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虎天牛为害具有普遍和加重趋势,对毛葡萄的产量和效益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通过对罗城县毛葡萄虎天牛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进行调查,总结提出绿色防治措施:优化葡萄园区环境治理;采用人工剪熏方式捕灭;悬挂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适时开展化学药剂防控。  相似文献   

2.
2018年以来,四川省合江县按照"强二产、拓三产、带一产"的思路,推进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通过分析合江县竹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结合实现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葡萄是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以江苏省句容市葡萄产业发展为例,阐述了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栽培、修剪、产量控制到节水灌溉等方面分析了葡萄生产技术特征,为今后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优化葡萄种质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分析了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围绕优化葡萄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及规模,从育种方向、品质提高、销售模式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总体思路,以期为葡萄科学研究与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天水“下曲”葡萄产业发展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下曲"葡萄已发展成为当地独具资源优势的新型支柱产业,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对"下曲"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其产业化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贵州省惠水县排楼村的葡萄产业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户种植技术不过关、发展成本高、加工水平低、销售模式单一和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结合上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后,提出了提高农户技术、规范合作社建设、寻觅龙头企业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南部地区自然气候优良,适合发展水果产业,该地区主要种植的水果有柑橘、李、葡萄、枇杷、桂圆等。虽然川南地区在水果产业的发展规模、种类引进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效,但随着水果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川南地区的水果产业面临投入不足、质量不高、品牌力弱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川南地区的水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这一政策背景,归纳总结了云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推动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云南省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其中,宾川县是大理区域内较大的农业县,其葡萄特色产业较为突出。基于此,对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以促进宾川县葡萄产业更好发展,进而推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积极适应国内外糖业发展新形势,2019年广西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9〕8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糖业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加快推动糖业"二次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西来宾市是我国重要的蔗糖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和产糖量位居广西第二,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将近1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左右,制糖及关联产业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10%以上。基于此,分析蔗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糖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加快推进来宾市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研黄河流域黄花菜的种植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的采摘成本高、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少、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就进一步保护好品牌,不断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产业经济效益,推动黄花菜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把黄花菜产业发展成农民稳固脱贫的主导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打造美丽新农村的绿色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健全黄花菜种植、加工、销售"三大体系",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发展规划;打造区域品牌,拓展链条发展;优化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攻关技术瓶颈;规范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地区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前导性的作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分析重庆市大足区农业转型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应用区域经济理论,从农业发展转型实践路径中解析"做优做强原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条重要路径。全区通过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经营主体、提品质抓营销,解决了缺平台、缺规模、缺支柱、缺品牌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取得了"特色农业高效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较大提升"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郭玺 《南方农业》2022,(4):165-167
"十四五"时期是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旅游业是南岳区的支柱产业,拓展产业增值服务,完善产业融合模式,是充分发展南岳区经济,助力南岳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为此,着重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南岳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进行阐述,并对南岳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归...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促进怀来县设施葡萄产业健康、绿色发展,立足怀来县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实际状况,针对怀来县设施葡萄产业效益高但是投资成本大、发展迅速但是产业化程度低、品牌众多但品牌效应差等发展状况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加大政府政策支持、提高种植户科技素养、打造强势品牌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产业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是典型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节约型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给武威高质量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支撑,通过调研分析武威市中药材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武威市中药材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是:合理优化产业布局,稳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做大做强精深化加工,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健全完善品牌营销推广体系,提高中药材市场影响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中药材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力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借助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要求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立足于乡村的经济产业、生态环境、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自主能动性,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建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而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提高乡村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放大品牌效应,探索"柞水木耳"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介绍了"柞水木耳"品牌发展现状及建设模式,并针对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效率不高、精深加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产业集群,培育特色单品,推动木耳产业标准化、市场化、融合化、持续化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概况入手,总结分析了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3种模式,即"一标一品"融合型、精品基地带动型、特色产业升级型。分析指出当前模式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生产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夯实发展基础等4个方面提出促进绿色食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发现广西农村产业发展"内卷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传统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内生动力不足、产业链延伸不长等方面,广西农村产业发展"内卷化"的原因包括无法融入价值链分工体系、路径被锁定,脱贫攻坚时期未能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去"内卷化",农村市场容量小发育不健全、资本下乡难,农户生产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产业的有效外延不...  相似文献   

20.
正藉河水土保持示范区位于天水市郊、黄河三级支流藉河流域,总土地面积1553 km~2。通过实施两期项目治理,示范区在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推广、组织管理、监测体系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创出了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实现了"将项目建设成集治理、开发、监测、科研为一体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质量标准、高产出效益、高示范效应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样板工程"的建设目标,构建了"二带(北山经果产业带和南山综合产业开发带)""三大亮点(梯田建设、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和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设)""四大片区(藉河上游生态修复片、藉河右岸城郊生态旅游片、藉河左岸北部综合治理片、藉河下游及渭河林果产业片)",其中,以葡萄、苹果、大樱桃为主的经济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