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设施是电力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电力设施频频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坏,使供电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损失,电力设施被盗和破坏也是影响到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一个难题。可见,电力设施遭受到人为的破坏,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损失,还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电力安全和稳定供应等一系列工作。新闻回放2016年2月26日,某市汽车吊老板为房地产商一施工方吊灌砂浆。因起吊前没有按规定检查支撑腿是否牢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电力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电力体制改革后,政企职能分离,供电企业不再拥有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权,与其他独立电力企业和客户之间都是平等的法人关系和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也凸现出来。1电力设施保护困难重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规定,地方电力管理部门应对电力设施保护区设立标志。《辽宁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也规定,电力线路沿线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应配合电力管理部门组织群众做好电力设施  相似文献   

3.
完好健康的电力设施,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保护电力设施,需政府相关部门、供电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笔者认为,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供电企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深入广泛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电力法律法规,让“保护电力设施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社会共识,增强人民群众“保护电力设施光荣”的意识,自觉同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4.
<正>电力设施点多、线长、面广,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筑、植树以及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尚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消除。因此,如何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1.1部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电力设施保护均有明确的规定,政府和供电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宣传和教育,但仍有部分群众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电力体制经历了从"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的历史阶段,并逐渐转变为一个完全的企业。但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广大基层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诸如近年来全国各地妨碍电力建设、破坏电力设施和盗窃电能等违法现象频频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电力建设项目进程,危及供电安全,而且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使国家和供电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保护电力设施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近年来,供电企业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坚持内管与外查相结合,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技术防范能力,进一步完善电力设施保护长效工作机制,预防和最大限度减少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但从目前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能源已经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命脉。由此可见,电网安全不仅是生产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已成为电网企业当前一项重要使命,保护好电力设施、确保电网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日趋恶化的对电力设施的偷盗、破坏现象,已经影响到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营,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积极寻求法律手段保护电力设施,成为摆在供电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妨碍电力建设、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事件频繁发生,恶意拖欠电费、窃电现象也呈频发之势。这些涉电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电力建设项目的进程,危及供电安全,而且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使供电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1常见的涉电违法行为1.1恶意拖欠电费在未全面推广实行预付电费的情况下,供电企业普遍实行"先用电、后付费"的营销模式,一些用电企业因管理和经营不善倒闭,欠下电费后溜之大吉,给供电  相似文献   

10.
费金鑫 《农电管理》2004,(11):38-3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县级供电企业已不能凭原有的行政手段实施电力生产、电力管理和电力供应,尤其是电力供应相对紧缺,电力建设和电力设施保护等诸多方面的环境需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依法治电已摆在各级县级供电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目标和任务。依法治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1.依法治电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需要我国已颁布了300多部法律和900多部行政法规,对当事人的保护和制约都加强了。依法治国落实到政府就是依法行政,落实到企业就是依法治企,落实到县级供电企业就是依法治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随着农村集体电力资产产权的逐步移交,农村低压电力线路、设备(尤其是野外农业排灌设备)被盗及人为破坏问题日趋严重。 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加强农村低压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正确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电力是供电企业管理的社会性公益事业,产权不管属于谁,都和自身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都应积极参与对供电设施的管理和保护。2 明确责任归属,实现群防群治。可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群众护电组织的权利、义务、责任等。…  相似文献   

12.
<电力法>明文认定,盗窃电能是一种违法行为,窃电不仅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给供电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危害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3.
1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决定了供电企业必须转变观念 农电体制改革前,县供电企业对乡(镇)电管站及其所属电力设施的地位是作为政府的电力行政管理者,行使行业管理,可以发号施令、检查督促、处分、处罚。农电体制改革后,乡(镇)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一个分支机构,乡、村高压和主要低压电力设施收归供电企业所有,供电企业成了电力设施的所有者。由于县、乡(镇)供电系统一体化,电力安全规程的执行,农电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供电监管办法>,对于加强供电监管,规范供电行为,维护供电市场秩序,保护电力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供电企业的监管,涵盖了供电业务的全部范围,对供电企业依法从事供电业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解决了许多长期遗留的难题和难点,也给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焦永升 《农村电工》2012,20(6):21-22
电力线路是传输、分配电能的主要通道和工具,数量大、覆盖面广,不仅分布在城市街道、居民区,而且遍布在空旷的野外,这些都给偷盗电力设施、野蛮施工、车辆碰撞等外力破坏事故频繁发生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外力破坏对电力设施的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1电力线路特点及现状以某供电分局电网为例,其所辖区域内共分布着6~220kV供电线路32条,长度2193.709km,遍布在  相似文献   

16.
彭荣才 《农村电工》2010,18(4):15-15
据《检察日报》报道,当前社会上日益猖獗的盗窃电力设施问题,像巨大的黑洞,无情地吞噬着数额惊人的国有资产。可见,破坏电力设施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电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各行业正处于生产建设高峰期,电力线路设备附近作业现场较多,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形势严峻。供电企业在做好保护电力设施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还要在管理和技术方面采取措施,减少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概率,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1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的原因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主要因素有:车辆碰撞电杆造成倒杆断线;施工机械挖伤电缆、误碰导线.  相似文献   

18.
正电力体制改革后,政企职能分离,供电企业不再拥有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权,由原来的行政执法主体变为履行法律法规和依法自主经营的民事主体,与其他独立电力企业和客户之间都是平等的法人关系和市场竞争主体。由于供电企业行政职能的弱化,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凸现出来。1电力设施保护困难重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规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面对输电线路运行环境日益恶劣,防外力破坏风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但防外力破坏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国网河南驻马店供电公司积极探索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方法,全力提升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推进社会安全发展。抓责任落实,建立防控机制。始终坚持把防外破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与业绩考核  相似文献   

20.
<正>电力设施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尤其是高速铁路、公路施工,大型吊车及起重设施作业等,有的已严重威胁到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另外一些不法之徒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供电企业要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