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对丰产素在樟子松育苗上的应用进行认验。通过对樟子松换床苗木浸根和樟子松换床苗木及新播苗木叶面喷施,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综合评定丰产素在樟子松育苗上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育苗生产,总结了樟子松播种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育苗地选择、整地做床、种子处理、播种、播后管理、苗期管理、苗期追肥、越冬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樟子松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圃地选择、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等方面介绍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以为樟子松在榆林地区的育苗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74-175
樟子松是冀北山区干旱阳坡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城镇绿化的优良树种。主要从圃地选择、种子处理、作床、播种、播期管理、苗期管理、越冬保护及起苗与假植等方面介绍了樟子松的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塞罕坝地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主要的造林树种包括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因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为保证育苗的成功,该文介绍了塞罕坝地区主要造林树播前种子管理及播种技术,以期为高寒地区的育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子午岭北部干旱多风地区樟子松育苗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樟子松在子午岭自然条件下的育苗方法,包括整地做床、种子处理、播种、病虫害防治、幼苗期管理、起苗等方面内容.以为子午岭北部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荒漠地区春季大风天气频繁、空气湿度较低,夏季温度极高、土壤十分干燥,所以在进行樟子松育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控制育苗区持水力。为了加强樟子松育苗效果,需要加强土壤改良、灌水、春季覆盖、遮荫、越冬等措施,使荒漠地区樟子松育苗更加成功。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是固沙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育苗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探索在沙地培育樟子松苗木的技术,以便于更好的发展林业经济。经过反复研究本文主要从育苗地的选择、施肥与改土、种子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播种地的管理、苗期管理及越冬保护八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樟子松的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87-188
介绍了六盘山地区樟子松的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整地施肥、苗床整理、种子处理、播种、抚育管理、越冬管护等内容,以期为樟子松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建设中,樟子松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树种,其在绿化以及经济建设中作用突出。为了推进塞罕坝林区的可持续建设,在樟子松建设中使用更为优秀且高效的人工播种育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化的樟子松播种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林业生产效率,提升樟子松种植质量和生长质量。本文结合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樟子松建设现状,对于樟子松播种育苗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樟子松的生长特点、对樟子松种子催芽方法和育苗中的重要环节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如何抚育樟子松和苗木繁殖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樟子松种子、幼苗生物学特性的大量观测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樟子松种子处理、幼苗培育和病虫害防治的育苗技术,提出了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蒙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盐胁迫对蒙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共设置0、20、30、50、70、100 mmol·L-1六个NaCl浓度梯度,对蒙桑种子及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蒙桑种子的萌发指标和蒙桑幼苗的生理指标,阐述其应对盐胁迫的响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蒙桑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均显著下降;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在20 mmol·L-1时受到抑制,胚根生长速度在30 mmol·L-1时受到抑制;在盐胁迫条件下,活力指数与耐盐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且在NaCl浓度为20 mmol·L-1时,二者均下降至对照的50%左右。②对种子萌发指标、活力指数指标及幼苗生长指标与盐浓度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发现蒙桑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根生长速度的耐盐临界值分别为2.55、59.71、2.42、0.67 mmol·L-1。③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蒙桑幼苗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soluble protein,SP)含量、游离脯氨酸(free proline,Pro)含量、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50 mmol·L-1 NaCl浓度时显著下降;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因此,盐胁迫下蒙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幼苗可通过调节自身有机渗透物质及提高保护酶活性主动适应逆境,表现出较强抗盐能力。研究结果为蒙桑在盐碱地区的育苗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培育和保护抗盐植物资源以及盐碱地带植物种群的重建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促根措施对蒙古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蒙古栎植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等问题,分别采用物理处理、激素处理和施菌剂等方法,研究不同方法对蒙古栎苗木根系以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理处理方面,去芽处理和多芽处理对蒙古栎苗木的生长影响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去芽处理方法效果更佳.3种激素处理中,IBA浓度为300mg·L-1的生长效果最佳,而浓度为50mg·L-...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局普遍采用此项技术,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了大幅度提高。樟子松容器大苗极适合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进行造林。近几年随着国家防风固沙工程的大规模开展,樟子松容器苗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不论是防风固沙用苗还是绿化用苗,都需要大苗,培育樟子松容器大苗已经成为兴隆林业局林区职工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下面就樟子松容器大苗的培育技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沙地云杉在干旱荒漠区的育苗技术及幼苗生长规律。[方法]将供试种子用不同方法处理后播种,采用3种苗床设计和3种播种密度的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育苗试验。[结果]播种前用冷水浸种处理种子,育苗苗床选择高床,播种量采用中密度,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保苗率,且能够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幼苗的年生长规律表现为:高生长从6月进入快速生长期,地径生长从6月20日进入快速生长期,地径生长滞后于苗高生长约20d,到7月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趋于平缓,至8月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趋于停止。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低气温和20、15、10cm土层的土壤温度。[结论]该研究为沙地云杉在干旱荒漠区的推广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各种苗木形态指标之间、苗木形态指标与造林成活及初期生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回归分析,得出苗木形态指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因此,苗木形态所提供的信息大部分是重迭的。考虑到形态指标反映苗木质量的信息量,及指标测定方法的简便程度和生产上的可操作性,除苗高和地径这两个常用的指标外,>5cm长Ⅰ级侧根数与侧根鲜重关系密切,能较好地反映苗木须根状况和造林成活率,且简便易行,能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是控制根系的有效指标,从而解决了在评定苗木质量时,单是苗高和地径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苗根状况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东北百里香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物测定法研究了东北百里香茎叶和根水浸液对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万寿菊、矮牵牛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东北百里香茎叶和根水浸液对白桦、矮牵牛的种子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水浸液母液与水的体积比降低而减弱;母液与水的体积比低的水浸液对樟子松的种子萌发有一的水浸液对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的幼苗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东北百里香茎叶水浸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强于根水浸液。受体植物幼苗的根长受到的化感作用强于苗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引种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固沙林在种子萌发期的天然更新优势。  方法  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龄樟子松固沙林种子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0、-0.054、-0.177、-0.393和-0.735 MPa)模拟不同干旱胁迫处理(ck、T1、T2、T3和T4)的方法,研究了其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及抗旱性。  结果  在干旱胁迫下,樟子松种子总体表现为萌发率下降,种子萌发时滞增加,萌发速率下降,萌发历时T4处理下显著缩短(P < 0.05);樟子松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还存在林龄间差异,28年生樟子松种子萌发率响应干旱胁迫的阈值最大,林龄小的种子萌发历时延长。在干旱胁迫下,幼苗生长相对值均有所下降,且总体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先增大后减小,胚根长则有所增大,胚芽长和胚轴直径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呈减小的趋势;林龄小的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更敏感。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不同林龄樟子松在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16、28、35、54年生。  结论  樟子松种子通过降低萌发率、推迟萌发、延长萌发持续时间、减缓萌发速率、增加胚根生长适应干旱胁迫,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宜选用青壮年樟子松种子,结合立地条件进行人工促进樟子松固沙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沙地樟子松冬季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直抗回填整地”和“塑料护苗筒坑整地”2种方法,在高寒地区干旱沙地进行樟子松冬季造林试验,不但可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延长造林季节,还使造林成活率较穴状整地高,春,秋造林成活率提高40%以上,保存苗成本降低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