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立东 《湖南农机》2013,(6):132-132,134
汽车发动机在装配中,因为发动机工艺的复杂性、零部件的多样性,发动机装配线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主要阐述了汽车发动机装配线应具有的要求以及发动机装配线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并对发动机装配线技术现状提出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微型拖拉机生产企业均采用人工装配线进行拖拉机组装。对于拖拉机驱动轮装配而言,多数使用运输车将驱动轮搬到装配位置进行定位装配。此种装配方式不但工作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如果使用全自动装配线,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投入较大,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对此专门设计了40~120马力段拖拉机驱动轮装配吊具工装,此工装具有投资少、操纵简单等优点,解决了驱动轮装配时无法吊装或者吊装困难的问题,同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3.
装配线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文章针对鸭嘴式机械精量穴播器进行混流装配线规划,应用Petri模型梳理穴播器装配工艺,设计三种穴播器装配线工位划分方案。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分析三种方案的工人利用率和装配系统输出量,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装配线规划方案,分析无暂存区及有限暂存区时对装配线系统生产效率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设置线边暂存区容量,结果表明有限线边暂存区可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平均利用率和产线输出。对最终方案进行装配线平衡分析,平衡率为86.09%,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装配线平衡是装配线设计的基本问题。本文针对农机产品装配特点,综合现有多种平衡方法,提出了一种装配线平衡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用较短时间获得较优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5.
车间排产对提高车间的效率至关重要,智能排产可以极大提高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但传统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固定的工时数据进行产线作业时间估算,而拖拉机混流装配以工人作业为主,工人作业时间不固定甚至存在较大差异。为满足智能排产要求,提出通过数字孪生车间对生产计划进行仿真评价以增强与实际车间的交互与反馈。搭建与现场拖拉机装配线一致的数字孪生三维模型场景及人机交互界面,根据MES系统中的过点信息实现装配线模型实时驱动,建立了一个拓展性强、可灵活复用的数字孪生系统。分析了生产计划评价指标,提出通过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与孪生装配线的交互反馈,实现对基于数字孪生装配线的生产计划仿真运行及评价。通过数字孪生装配线采集到的实际工时仿真运行生产计划,可以得到优化后的生产计划。将低产、正常和高产月份各5d内的实际生产计划与本系统生成的计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系统仿真评价后得到的生产计划更优越。  相似文献   

6.
采用压床锁紧方式代替手工锁紧方式,通过扭矩松脱对比试验分析,压床锁紧方式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较手工锁紧有所提高。同时,装配线的机械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装配效率和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在本公司同类型的装配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中,发动机是最集中最关键的部件,在柴油发动机的生产过程中,装配零件的多样化特性、各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工艺繁琐的过程,时刻彰显出发动机装配线的重要性。文章主要探讨了柴油发动机装配线的技术现状与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并阐述了如何合理的进行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作业元素的作业时间差异经常引起混合品种装配线的工作站瞬时负荷瓶颈问题,依据给定的排产顺序,兼顾装配线平均负荷和瞬时负荷,考虑不同品种作业元素的作业时间差异对装配线平衡的影响,建立了以最小化工作站内装配时间波动、工作站负荷平滑指数及装配线超载时间为目标的混合品种装配线平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非支配排序的粒子群优化算法(NSPSO)。实例验证表明,基于非支配排序的粒子群算法在求解大规模混合品种平衡问题方面比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质量和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烟草精益管理政策的实施,襄阳复烤厂积极推进精益管理,对备件管理进行了精益诊断,分析了备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1"备件精益管理模式。以最少的费用来最大限度地保证生产和设备维修的需要为目标,从精益计划、精益质量、精益使用、精益利旧、精益资料、奖励与考核制度六个方面对备件管理进行了精益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KC65型~KC160型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装配线的规划设计情况;指出了通过规划后产能大幅提升,装配质量稳定,物流顺畅,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因素分析与定量测算的方法研究装配线平衡问题,提出改善方案.着重研究了制约生产能力关键原因,提出了一种实施效果评价方法一装配线平衡率方法.方法应用于小型轮式拖拉机传动箱装配线中,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研究证明,生产工序均衡有助于实现装配线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二维码技术在发动机主轴瓦分选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二维码技术特性和优点,以及CFTEC发动机主轴瓦装配技术要求,然后阐述了发动机装配线主轴瓦分选系统的工作原理,体现了二维码技术在发动机主轴瓦分选系统中的应用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以穴播器腰带焊装生产为研究对象,对焊装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内容包括工装夹具改善,标准化作业规划等。以某公司生产的十穴精量穴播器腰带焊装生产为例,绘制价值流图并分析了焊装现状,识别了焊装系统浪费及关键控制点,运用Solid Works软件设计工装夹具,结合ECRS法、标准化作业等精益改善方法,减少或消除非增值环节,给出了系统的改善方案。结果表明通过系统精益改善,生产量提高至20 000个,系统增值比提高至0.54,提高了焊装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4.
精益管理是精益生产系统管理(TPS)成功经验的总结具体化,是精益生产系统向领导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展和深层次延伸,通过不断的提高顾客满意度、积极的降低成本、集中性的提高质量、加快整体的关键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完美的最大化。精益项目则为企业提升自身短板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5.
虚拟装配技术在轴承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阐述虚拟装配技术的原理和过程的基础上,基于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以轴承座为设计对象,进行虚拟装配设计,首先通过虚拟装配关系识别捕捉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然后利用装配约束运动确定零件的装配路径,并完成其装配,最后对轴承座进行相应的干涉检验,且利用爆炸技术将其分解,显示其装配关系。实践表明,利用虚拟装配技术可有效地提高产品装配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旋耕机制造行业中的装配生产技术水平,基本上停留在落后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上。因此,技术改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装配机械化生产线。1 装配线总体设计原则及优化方法 参照国外同行业和国内近邻行业的先进水平,结合国情和厂情,以比较节约的投资,建设先进适用的机械化装配流水线。改目前的地上作业为台架作业,变个体承包作业为集体流  相似文献   

17.
农机制造企业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建立精益生产模式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物料集成控制管理是实现精益生产计划动态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文中对"面向精益生产的物料集成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就开发及应用情况以及系统在精益生产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LZJ-100型联合收割机轮胎装配专用工装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农机生产企业都采用人工装配线。对于联合收割机的轮胎装配而言,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用人力将轮胎抬至车轴上,然后定位装配。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于部分农业生产企业来说,建造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投资过于巨大,短时间难以收回成本。LZJ-100型联合收割机轮胎装配生产线专用工装就是针对这些企业而设计的,其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等优点,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3日下午,常林农装公司201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集团副董事长张东、农装公司总经理王波、副总经理王兴军、李学军、吴霞忠及公司全体员工参会。会议由农装公司副总经理李学军主持。会上,对2012年度先进个人、先进班组、先进单位、优秀项目、精益改善能手、销售能手、单项产品销售冠军等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对百日质量竞赛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表彰通报:精益改善能手、销售能手、先进集体代表、销售区域经理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生产线的升级改造是企业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全型号、高品质生产要求的首选方式。随着高科技产业拉动的大幅提升,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多自由度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在机械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加工和装配,逐步取代复杂人工作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依托某型号齿轮泵工装技术要求,开展以提升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并行工程研究,自主研发了自协调多柔性并行装配线,一次性完成产品的装配工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