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乔草组合林中不同种类草本植物的生长变化,本试验以天津市武清区4种纯乔木林(裸地、国槐林、金叶槐林、金叶白蜡林)为样地,在其林下分别种植草本植物(大豆、苜蓿、万寿菊),通过测定不同乔草组合中草本植物的生物量(鲜质量、干质量)及生长指标(株高、单株叶片数、单株总叶面积等),研究了不同种类草本植物在不同乔木林下生长的状况。结果显示,在3种不同的乔木林下,大豆在国槐林的生长量最高,在金叶白蜡林下的最低;苜蓿和万寿菊在金叶槐林下的生物量最高,在国槐林下的次之,在金叶白蜡林下的最低。不同草本植物在相同乔木林下生长状况均是与大豆组合较好且生物量较高,而苜蓿和万寿菊相对较低;3种乔木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状况最优组合为国槐+大豆、金叶槐+苜蓿、金叶槐+万寿菊;因此,在乔草组合中,大豆与国槐林组合较好,苜蓿和万寿菊与金叶槐组合较好,且生物量高。  相似文献   

2.
以武清区种植的金叶榆、金枝槐、金叶白蜡林地为样地,对其土壤盐渍化程度、树高、茎粗、冠幅、年轮等进行了分析,比较了3种金叶树的生长差异,以便为金叶植物的合理栽培运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样地中金叶榆近5年的株高生长量比金叶槐高73.4%,比金叶白蜡高82.2%;金叶榆近5年的茎粗生长量比金叶槐高48.0%,比金叶白蜡高68.7%;金叶榆的冠幅比金叶槐高18.2%,比金叶白蜡高107.1%。从植株近5年的年轮生长量分析,金叶榆和金枝槐年轮生长量呈增长趋势,其中金叶榆增长得更多;金叶白蜡生长量最小。因此,在天津市武清区样地的轻度盐碱土上,3种金叶植物的生长量有明显区别,从株高、茎粗、冠幅3个方面看,金叶榆生长量最高,金叶槐次之,金叶白蜡最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盐碱地不同种类乔木林地的生态因子变化,本文研究了8种(北栾、国槐、白蜡、馒头柳、法桐、刺槐、金叶槐、垂柳)林地内的温度、湿度、风速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变化,并以各林地旁的空旷地为对照。结果显示:各林地内温度均高于对照(国槐林除外),其中金叶槐林和刺槐林气温最高,其行间较空旷地高0.27℃和0.25℃;湿度以白蜡林、法桐林和国槐林增加较多,北栾林次之,刺槐林和垂柳林湿度无变化,馒头柳林湿度略低于对照,金叶槐林株行间湿度变化最大;各林地的风速变化值均小于或等于对照(白蜡林除外),其中金叶槐林降低最多,株间降低了0.65m/s、行间降低了0.43m/s,其次是法桐、刺槐和馒头柳林;各林地的光照强度均下降,光照较强的林地为北栾林、垂柳林,光强为全光照的71.83%~85.1%;其次是白蜡、馒头柳、刺槐,为42.03%~65.57%;再次为金叶槐、国槐和法桐,仅为8.89%~30.88%。此外,不同树种株间与行间的温度、湿度、风速和光合强度等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金叶槐林、刺槐林和法桐林的生态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4.
2008要2010 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麦后裸苗移栽短季棉的营养与生殖生长动态。结果 表明,各个密度的单株茎干物质质量、叶片干物质质量和面积以及叶面积系数的总体生长趋势一致,均在8 月下旬 至9 月上旬达到最大值,但低密度(2.25 万~4.50 万株/hm2)下的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和叶片面积明显高于高密度 (11.25 万~13.50 万株/hm2);叶面积系数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单株蕾干物质质量和数量于8 月中旬达到最 大值,并且低密度(2.25 万~4.50 万株/hm2)下明显高于9.00 万~11.25 万株/hm2;单株铃数在9 月上旬达到高峰。连续3 年,子棉的霜前产量和总产量均是在9.00 万株/hm2密度下最高。  相似文献   

5.
新疆棉花高产的群体组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肥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新疆次宜棉区新陆早7号的种植密度在12×104~24×104株·hm-2之间,随密度增加,苗期的出叶速度、茎粗、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基本相同,但叶面积系数和单位面积干物量成正比增长;初花后,群体出现自身调节作用,随密度增加,以缩小个体来稳定群体,表现单株叶面积、茎粗、干物重、成铃数、单铃重下降,出叶速度减慢,衣分则保持不变,单位面积总铃数、总干物量上升。叶面积系数最大时,处于相同水平,最佳群体组合为21×104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水肥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新疆次宜棉区新陆早7号的种植密度在12×10^4 ̄24×10^4株·hm^-2之间,随密度增加,苗期的出叶速度,茎粗,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基本相同,但叶面积系数和单位面积干物量成正比增长,初花后,群体出现自身调节作用,随密度增加,以缩小个体来稳定群体,表现单株叶面积,茎粗,干物重,成铃数,单铃重下降,出叶速度减慢,衣分则保持不变,单位面积总铃数,总干物量上升。叶面积系数最  相似文献   

7.
甘蔗生长前期铝胁迫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溶液盆栽试验 ,研究在 p H=5下铝胁迫对甘蔗生长前期生长和植株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铝胁迫条件下 ,铝浓度与甘蔗的根鲜重、株高、茎粗、叶片数、单叶面积、单株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植株总干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根系体积、根干重呈显著负相关 ;与植株对 P、K吸收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 ,与 Ca、Al的吸收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铝浓度 Al3+百万分之 12可作为甘蔗铝毒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云南省景洪农场苗圃基地花卉园区在加快现代特色农林示范园区建设中,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苗木繁育种植,实现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园区整合土地建设100余亩的大棚,采用沙床育苗、嫁接育苗技术,种植金叶榆、金叶栾、金叶白蜡、金叶槐等优质苗木20多万株,  相似文献   

9.
刘旭  陈芬  刘博  谭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28):181-18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盐胁迫对金叶白蜡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分胁迫下金叶白蜡幼苗的生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金叶白蜡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相对冠幅以及生物量增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减少,表明盐分和水分胁迫影响了金叶白蜡的生长.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质膜透性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增大,但MDA含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
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3 333、16 667、22 222、33 333和66 667株·hm~(-2)5个栽植密度,解析栽植密度对杜仲单株生长指标及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为杜仲短周期矮林模式栽植密度设置提供依据。杜仲单株的分枝数、基径、单株叶片数量、单位面积叶片质量等生长指标与栽植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叶面积指数与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叶干质量、单株皮干质量、单株杆质量与栽植密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单位面积叶生物量、皮生物量、杆生物量均与栽植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栽植密度66 667株·hm~(-2)的平均叶面积指数达到7.98,单位面积的叶、皮和茎干的生物量为6 864.84、1 605.73、11 445.30 kg·hm~(-2),分别是栽植密度13 333株·hm~(-2)的2.5、2.8、2.7倍。试验结果表明为获得更高的产量,短周期杜仲矮林栽培模式应选择更高的栽植密度(66 667株·hm~(-2))。  相似文献   

11.
以聊城市内常见的12种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单位面积与单株滞尘能力,通过显微镜观察叶表形态结构,研究植物滞尘能力与叶表微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TSP)从大到小为白皮松>紫叶李>雪松>紫叶桃>悬铃木>白蜡>榆树>国槐>油松>银杏>胡桃>七叶树.单株植物滞尘能力(TSP)大小顺序为国槐>紫叶李>胡桃>紫叶桃>悬铃木>七叶树>雪松>白蜡>白皮松>油松>榆树>银杏.植物滞尘能力与叶面结构、冠层结构及树体高度有关.雪松吸附PM10的能力最强,白皮松吸附PM2.5和PM0.1的能力最强.叶片越粗糙、绒毛和褶皱越多、气孔多且开口较大的植物滞尘能力越强;树冠覆盖面积大的植株滞尘能力较强,叶片小而疏的植株滞尘能力相对较弱,高度为2~6m的植株滞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8万~5.4万株/hm2)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的全生育期会略缩短,株高先降低然后略增高,单株干物重、总果节数和单株果枝台数均减少,而单位面积总干物重却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大,棉株成铃向上部、向内围集中,而且单株成铃数明显减少,铃重、单位面积总铃数和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霜前花率则呈上升的趋势;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6万株/hm2,此时籽棉产量最高,达4292.0 kg/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8万5.4万株/hm2)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的全生育期会略缩短,株高先降低然后略增高,单株干物重、总果节数和单株果枝台数均减少,而单位面积总干物重却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大,棉株成铃向上部、向内围集中,而且单株成铃数明显减少,铃重、单位面积总铃数和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霜前花率则呈上升的趋势;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6万株/hm2,此时籽棉产量最高,达4292.0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减缓连作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基施微量元素(Fe、Mn、Cu、Zn、Mo、B)对花生干物质分配积累、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ZnSO4·7H2O使连作花生的植株干质量显著增加11.2%,叶片干质量、茎部干质量占植株干质量的比例分别提高7.6、2.3个百分点,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株高、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荚果产量分别增加49.3%、13.7%、30.4%、32.7%、81.3%、17.56%,而施用Fe、Mn、Cu、Mo、B 5种微量元素对连作花生生长和产量的促进作用较小。可见,施用ZnSO4·7H2O可以显著改善连作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芸豆叶片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叶数、叶大小、叶形状等数据,通过比较研究,得知种植密度的增加能引起芸豆叶数及其分布的改变,主茎叶数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各节分枝叶数、单株总叶数、分枝叶数比例均呈下降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各分枝小叶的平均面积、单株总叶面积大体上均呈下降的趋势。芸豆叶形态的一般特征:芸豆主茎的真叶数约为5~7片;主茎的小叶数多于各节分枝,分枝小叶数按分枝节位自下而上依次减少;主茎叶比各节分枝叶片大,各节分枝小叶的平均面积和总叶面积均按分枝节位自下而上依次减小;小叶的叶片形态在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由卵形逐渐变向阔卵形,长成叶长约10.3 cm、宽约7.13cm、叶宽/叶长的值约为0.69、叶长轴约为9.11 cm、叶短轴约为6.48 cm、叶焦轴比约为0.69、叶等效直径约为7.43cm、叶矩面积比约为0.59,叶长轴、叶短轴、叶等效直径、叶矩面积是本文新提出的4个叶片形态指标,其中叶矩面积比能够反映芸豆的叶片形状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配比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和刺槐幼苗进行浇灌处理,通过对白蜡和刺槐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不同配比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和刺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臭椿根部土壤提取液对白蜡和刺槐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白蜡幼苗根生物量的抑制作用最大,单株叶片数量的抑制作用最小;对刺槐幼苗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最大,单株单叶面积干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小;处理①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和刺槐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7.
人工栽培状态下3种野菜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称福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123-126,139
对菊花脑、人参菜、益母草3种野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花脑适合于密植,以10 cm×15 cm为宜;株行距加大,植株叶片数、分枝数反面变少,单株叶面积也变小。人参菜生长速度较快,生长期长,表现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益母草株行距增大,株型变高,单株叶片数增多,单株叶面积加大,以20 cm×25 cm作为人工栽培株行距为宜。  相似文献   

18.
9种常见绿化树木滞尘量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新乡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规律,选择3个功能区9种绿化树木对其叶片滞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构树、紫叶李、女贞、国槐、凤尾兰、栾树、大叶黄杨和白蜡单叶滞尘量分别为11.591、5.313、2.841、2.146、1.698、1.517、1.325、1.142、0.635mg,其中,悬铃木与构树、紫叶李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他树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白蜡与构树具有显著性差异。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女贞、悬铃木和白蜡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分别为0.385、0.321、0.310、0.241、0.166、0.128、0.097、0.088、0.054mg/cm2。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能力较强,悬铃木、女贞、白蜡相对较弱,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居中。树种和功能区对树木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单粒精播密度对其植株性状、开花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促进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2017年两年对3个桂花系列花生品种(桂花1026、桂花36和桂花836)、3个种植密度(穴距10、15和20 cm)处理进行裂区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花生的花量、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荚果产量和品质,筛选桂花系列花生优质高产的单粒精播密度。【结果】单株日均有效花量、单株日均后续花量、单株总分枝数、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生产力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位面积日均有效花量、经济系数和单位面积生产力总体上呈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单位面积日均后续花量相反;单位面积有效分枝数和荚果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高密度处理(穴距10 cm)均显著(P0.05)大于低密度处理(穴距20 cm),其中高密度处理桂花1026、桂花36和桂花836荚果的两年平均增产幅度分别比低密度处理高13.50%、14.59%和17.43%;种植密度对除脂肪含量外的品质指标均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广西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在单粒精播穴距为10 cm条件下,可显著增加其单位面积日均有效花量和单位面积有效分枝数,减少后续无效花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从而促进花生增产。  相似文献   

20.
陈永快  黄语燕  兰婕  王涛  康育鑫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9):201-204,215
研究营养液膜(NFT)栽培技术栽植的生菜生长模型,以便为生菜生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在示范农场可控温玻璃温室内对一个品种的生菜开展3次重复试验,采用NFT栽培技术进行栽培,每隔1~3 d采集生菜的叶片数、株高、产量、干物质、总叶面积等指标.根据生菜对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以辐热积为驱动变量,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建立生菜NFT栽培生长模型,包括单株生菜叶片数、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总叶面积等模型,所建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达0.960以上.运用不同试验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生菜叶片数、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总叶面积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基于1:1直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2、0.960、0.983、0.987、0.980、0.969、0.970,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210张、1.725 cm、7.951 g、0.256 g、0.948 g、0.045 g、159.770 cm2.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菜营养生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温室NFT栽培生菜生长管理、预测产量和分析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