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周俊含 《现代园艺》2021,(4):112-113
随着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养老居住环境,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目前环境中轮椅坡道的合理设计成为研究的重点,但大多存在于一些需要借助助步器的老年人无障碍设计中。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外出行动会随之受到限制,需要通过多种无障碍设计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总结了老旧社区步行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老旧社区步行空间适老化微更新的建议,以期改造后的老旧社区能满足老年人需求,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邹艺林  王章叶 《现代园艺》2023,(10):106-108
以公共空间的适老性原则入手,为湘潭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提供适老性设计思路,营造便利老人生活娱乐的舒适社区。“适老”需要先“知老”,应以老年群体的日常活动和空间需求作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当地社区养老设施分布及使用情况,发现部分老旧社区存在功能配置混乱、环境设施老化无障碍设施落后的问题。针对这些现状,提出可行的适老性整改方案,为社区养老环境的更新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罗佳良  陶婵 《现代园艺》2023,(5):164-167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更新”运动提出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有关国内外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文献,以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领域为主导,从公众需求,公众参与、公众健康安全、空间感知4个不同的视角对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对老旧小区内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我国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相关设计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驱严重的当下,为满足老龄群体对环境的各类需求,适老化的景观开始迅速纳入各类社区的规划和改造中,目前的适老化景观满足老年群体的基本需求,但忽略了心理需求。从老年人的现状问题着手分析,分析老龄人群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问题并得出相应策略,探究关于社会心理学控制力实验结论在适老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景观对引导居民健康生活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城镇老旧小区数量较多,且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公共空间"脏乱差"、绿化率偏低、管理混乱、活力缺失等景观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通过总结既有的老旧小区景观更新实践,从身体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健康3个层面总结健康生活视角下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的基本诉求,并提出重塑自然景观、引入立体绿化、建立社区花园3个基本路径,以解决老旧小区的健康难题。  相似文献   

6.
程俐涛  张琪 《现代园艺》2023,(3):136-138
居住区景观场地的适老化研究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创造更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居住景观场地设计中注重外在形式而忽略本质需求的现象较为突出,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老年人所需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缺乏统筹全局和兼顾特殊群体的考虑。通过对比研究中西方针对老年人设计的居住景观优秀案例,结合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探索更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景观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7.
秦豆惠子 《现代园艺》2024,(10):104-106
论述了城市老旧小区中户外公共空间的现状及现阶段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改造的常见问题,并以江苏省无锡市中桥三村公共花园的更新工作为例,阐述了改造团队在公共空间更新的整个过程中,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调研工作路径,并通过INPA工作体系及项目“留、改、拆”决策地图的形成,辅助设计工作,推动形成公共空间使用者共建共治机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潘晴  田治国 《现代园艺》2022,(5):129-131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独居的孤独感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无法被满足,目前步行空间的阻碍正在成为老年人出行社交的最大问题.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随之下降,但老年人居多的老旧小区步行空间交通陈旧,不符合现实状况和当前需要,且存在安全隐患.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解释并阐明相关理念...  相似文献   

9.
基于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现实,过往的居住地环境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更多老人的需求。将适老化设计应用于居住区户外环境具有一定必要性,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于优化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区适老化环境建设的广泛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社会老龄化背景调查入手,阐述当前老龄化趋势与现有人居环境之间的冲突,从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角度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景观因素,从人际交流、身体环境和心理上阐述绿地建设的重要性;结合上述调查进行分析,为创建适老化居住地绿化环境、改善老年群体身体健康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城镇中一些老旧社区的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环境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景观改造。围绕当前城镇老旧社区景观环境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现实问题,随后探讨了改造的基本理念及社区文化的基本内涵,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景观改造策略,以期为社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居住环境呈现出的配套不完善、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建设年代较早、建设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的老居住区已不能满足当代化需求,而此类老居住区恰恰是老年人不愿离开的家园。基于此背景,适老化环境改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群体特征的分析,提出环境景观改造的要点,从而以以人为本的视角分析当前老居住区存在的“不适老”问题,最后以问题导向的方法提出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提出了"居家养老"模式立足于中国国情,发展老年事业,推动养老问题的解决。为了符合时代发展和满足老年人需求,适老化地改造设计符合老龄化事业发展。本文从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文化环境改造入手,提出了改造设计中几点可行性意见。根据沧州地区农村基本现状,在设计总体原则和设计细节上举例说明,有利于促进沧州地区农村老龄化事业发展,推动居家养老模式和社区老年服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活动场地是满足小区居住人群活动、交流、休息的重要公共空间,要打造全龄化活动社区,需以人为本,满足居民行为与心理需求。本文通过考察广州越秀地产近3年交楼项目,总结活动场地设计与运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为居住区活动场地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方案,让老年人拥有一个舒适的户外环境来满足其休憩、活动、交流的需要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探究如何运用植物景观中植物的形色味声等特征刺激老年人的视听嗅味触这五种感官,结合植物的医疗保健功能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延缓老年人生理上的老化,缓解由于生理老化导致的心理上的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并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社交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的心理诉求。最后概括出既能满足老年人审美需求,又具有养生保健价值的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园艺》2020,(3):4-7
首先概述了国内外老旧小区停车空间设计研究进展,然后在分析绿化覆盖率理论应用的基础上,从汽车泊位设计角度充分挖掘潜在停车位,从提升绿化覆盖率的创新视角提出了分类型老旧小区停车空间改造模式。以呼和浩特市老旧小区为例提出针对性改造策略,分析改造模式的实际操作性,旨在为今后同类型的老旧小区停车空间改造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黄忠 《现代园艺》2022,(6):114-116,119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上海的老年化问题呈现较早,通过调研上海地区公共景观空间休憩的百余位老人,并分析调查数据,针对适老性公共空间提出了景观节点设计工艺、空间布局及适老性景观要素的设计方法等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建设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通过健康型养老生活方式为国家的养老规划体系贡...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西城区椿树园、四平园两个不同时期老旧小区为例,结合居住区现状自身特点以及居住群体的需求,着重改善老旧居住区景观功能退化、交通不畅等问题。并由此总结出一些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以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提升其居住舒适度、增加其所在社区的归属感,更好地促进社区文明及邻里和谐。  相似文献   

18.
《花卉》2018,(24)
老旧小区改造,是指对功能、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用户需求的小区进行翻新改造,从而增强住户的居住体验的一项城建活动。本文通过对和通新村改造提升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简要归纳,为当代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向,对类似改造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连会仁 《现代园艺》2023,(13):145-147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区公园的环境品质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国家针对养老问题提出的“社区养老”“积极老龄观”等一系列养老政策与养老理念不断得到推行与深化,使社区公园这个以老年人活动为主的景观场所面临了更多的不适与挑战。为此,深度剖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归纳提炼社区公园的设计原则,提出基于老年人行为心理的社区公园设计策略,以期提升老年人活动空间的环境质量与适宜性。  相似文献   

20.
张培 《花卉》2021,(2):33-34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年龄结构组成及居住环境使用需求发生转变,老旧居住小区的人居空间环境逐渐无法符合城市发展进程需求。小区内各种功能空间呈现出“无界化”“模糊化”等问题,其中,老旧小区附属绿地空间的超负荷状态是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应对当今社会高强度的工作生活节奏,居住环境就成为最为有效、直接的疏解释放压力的空间途径。如何营造自然、美好的小区附属绿地系统、创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使人们能够在现代城市中更加美好地生活,成为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和社区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以东高地社区为例,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在最大限度梳理老旧居住小区附属绿地的空间功能,丰富空间层次,使其整体具备“高颜值”的同时,形成稳定、自持的绿地空间改造策略进行阐述,希望为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