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艳  左金淼 《现代园艺》2022,(3):197-198,200
园林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从课程性质、课程特点、课程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课程建设效果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设计课程建设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运用OBE理念修订教学大纲、全面深化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共同提高高校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园林设计课程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才燕  孙晓刚  杨立红  宁崴  鲍昱 《现代园艺》2019,(17):169-170
基于在线课程背景下,结合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园林设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结合本校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框架,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应用型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从混合式教学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3个方面,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之后,从调查结果中寻找到更适合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成为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是园林专业输出应用型人才最有效途径之一,需不断创新与实践才能确保校企协同培育出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目前相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OBE理念及校企协同育人的特点创新风景园林专业育人模式,从当前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教育出发,指出目前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的弊端,在教学体系及合作模式上寻找与相关行业需求脱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园林类专业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才燕  孙晓刚  杨立红  宁崴  鲍昱 《现代园艺》2019,(17):166-167
本研究主要基于在线课程背景下,结合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园林设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结合本校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框架,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刘文钰  张婷 《现代园艺》2021,(5):180-181
园艺植物昆虫学是园艺专业核心课程,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基于OBE教学理念,采用研讨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改革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昆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防治工作中害虫的识别和综合治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宋思梦 《现代园艺》2024,(7):183-185
加强园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应用型专业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科学研究“主平台”作用,将教育引导、价值理念贯穿于学生科研项目选题设计、立项、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强化示范引领,坚持价值塑造、知识塑造、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结合园艺专业应用型特点,把思政工作体系贯穿科研创新团队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创新团队师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通常定位于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文结合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植物类实践课程的教学实际以及园林行业领域的新发展及其对人才质量的新要求,提出了改变实践教学模式,灵活培养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提高园林专业植物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人才培养发展的根本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应立足于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公共艺术专业为例,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实践教学3个方面,对该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设想,以适应新环境下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能够从事艺术创造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即将迈入“十四五”建设时期,如何培养承担乡村振兴重任、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型农林人才,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是高等农林大学面临的重大任务与挑战。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创新型园艺专业人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园艺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践行了“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教学理念,可为其他农林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庆芬 《现代园艺》2019,(17):155-156
教学体系是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手段,是专业建设和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园林专业教学发展和教育都存在一些问题和欠缺,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不够精准,课程设置体系不够紧凑,教学建设动力不够充足,学生择业、就业会面临一些问题,对实践应用能力比较差,不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通过对高校和企业的考察和调研,针对于我校园林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研究,围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实践等方面对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行深入的评价和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为探索民办院校课程体系更合理的设置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韩光 《现代园艺》2019,(12):226-227
作为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科目,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确保其教学过程的规范,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优化,更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大影响。在界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就系统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有利于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的高效培养。  相似文献   

12.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重点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训条件建设、开展融创业教育于专业教育、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方面探讨园艺技术专业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许多三本院校开设园林专业。江苏省宿迁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开设园林专业的三本院校,但因其发展时间短、办学经验少,师资结构欠合理,且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故三本院校的园林专业教育特色仍待形成。就当前宿迁学院三本园林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问题、实践教学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为地方、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园林人才的定位思想,通过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的教学体系等途径,力争将三本院校园林专业学生培养成为"上得去、下得来、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民族学院林学专业建设为探索对象,按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对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确定林学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为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波  卢山  胡绍庆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162-162,179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采取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系统地锻炼和培养。文章简要介绍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目前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的需要,探讨高校园林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索。从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现实环境与校内实际,探讨关于如何实现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以满足快速扩展的园林事业对复合型、专业化、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园林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园林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渠道,实践教学是提升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保障。通过教学创新理念,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将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理清,是教学实践的主要方向。通过分析园林专业教学实践意义,达到强化校园园林专业强化强度,构建多层次校园园林专业实践体系,从而满足现代社会人才发展企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
杨香春  胡菊  梁芳 《现代园艺》2023,(9):148-15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使各高校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和途径。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提出人才培养新思路:以乡村振兴需求为导向,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以课程思政改革为保障,培育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职业价值观;以地方乡村振兴项目为基础,搭建校地实践教育平台;以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为结合点,创新乡村振兴产教融合机制。本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和导师制度等方面,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举措,为我国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与实施途径提供一定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李大鹏  陈燕 《现代园艺》2023,(6):173-176
专业制图能力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技能,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持续培养的过程。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对“风景园林制图”课程全程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一定探索,通过实践发现,该改革在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显著提升,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引入成果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中,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充分运用线上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其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大幅度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