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内蒙伊金霍洛旗掌岗图滨河公园项目为例,从地域文化内涵的相关因素出发,结合该项目景观设计特点,从传承地域文脉、彰显景观空间形态特征等方面,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思路,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2.
地域景观作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承担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传播媒介的角色。面对当今全球"同质化"、"均一化"的时代背景,地域特征中的"本土地域性"、"异质性"和"多元性"应受到保护。基于场所精神视角对地域景观的研究,主要强调景观的发展需在全球性和地方性之中寻求平衡。同时,完善生态功能、传承地域文化、创造特色风貌的典型地域景观特质,应被充分发掘并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借鉴。通过对地域景观的内涵及与场所精神的关系、影响地域景观的主要因素等解析,提出从适应性生态设计、体验式文化感知、地域空间塑造和地域文脉传承4个方面进行地域景观场所精神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路琳 《花卉》2020,(6):85-87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当地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又能调节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当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园景观的创新性明显不足,把地域文化作为设计灵感运用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既能够提升城市公园景观特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和使用需求;又能让城市公园作为表达载体,把无形的地域文化展现在公众面前,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增强公园的文化底蕴。本文主要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今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一点儿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腊春红 《现代园艺》2014,(21):57-58
公园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地貌,还要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展现城市特色。本文首先阐述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景观的相互关系,然后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发展。国家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城市环境治理中提出了建议及政策,但早期建成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通常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理念,以湿地公园景观为载体,创新地域文化在湿地公园景观中的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策略,以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景观展现学校的文化内涵,校园作为师生的重要活动场所,需要承载一定的文化内涵。在高校景观设计中,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区域文化营造自己独具地域文化属性的校园景观,为学生提供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主要探讨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表达,分析了陕南一些高校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阐述了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意义,提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将场所精神引入医药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能够彰显学校文化与特色,同时,使师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场所精神在医药高职院校校园景观中的设计表达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场所精神引入医药高职院校校园景观的重要性,并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浦口校区校园景观为例,提出医药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应以师生的实际使用需求为基础,突出学校文化特色为导向,采用因地制宜设计手法,建设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提升师生对校园景观空间的心理认同及归属感。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开展乡村景观设计,实现乡村文化特色的表达,不仅是我国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性要求,更是打造幸福、和谐、生态、人文乡村环境的必然要求。江南文化作为较大单元的地域文化,与齐鲁、岭南、巴蜀、中原等地域文化相比,其独特性尤为明显。首先阐述了地域文化概念、乡村景观类型,其次分析了地域文化特色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最后以江浙沪一带的农村为例,探讨了通过乡村景观进行地域文化表达的方法,形成一些新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以期助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肖懋汴 《现代园艺》2023,(12):73-7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景观的建设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千村一面”的乡村景观项目,乡村传统文化被破坏,地域特色同质化。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弘扬地域特色,推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结合十八洞村村容村貌提质工程景观设计实践,旨在探索从“精准”设计的角度,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提炼乡村景观设计元素,构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公园中植物的景观规划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能够影响整个园林工程的效果。同时,在全球化影响下,地域特色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地域植物景观能够有效体现出不同地域风情及文化。所谓师法自然,就是遵循自然、因地制宜,让大自然作为我们的导师,带领我们去规划与营造公园内的特色植物景观。本文主要从师法自然的角度出发,对规划和营造公园特色植物景观进行阐述,提出公园特色植物景观的规划营造建议以及现有特色植物景观中的不足,以提高整体植物景观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方敏  区智  台旖 《现代园艺》2023,(9):126-128
郊野公园作为承接城市边缘和郊区的绿色基底空间,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郊区逐渐并入城区,导致其空间面积快速减少,当地居民对于家乡绿色空间游玩归属感也随之下降。通过造景手法,使公园绿地景观独具文化特色,可引发居民文化共鸣及文化归属感。以昆明市翠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基于文化感知理论的指导,结合当地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从项目背景、绿地景观分析,文化感知形式及景观展现形式、功能设施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文化感知视角下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滨水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时与富有城市特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能够起到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的特征,并能丰富滨水景观内容,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以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途径,进而总结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探索基于原型的研究方法与策略在景观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历史原型、地域原型及艺术原型3方面解构复兴公园的设计。旨在使设计方法更加明确和量化,并研究空间形式、景观小品作为原型载体对场所精神的作用和表达方式,从而对景观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内容具有深刻意义,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大幅充实城市景观类型,展现地方特色,避免文化趋同,还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还存在文化属性相似,表达方式和载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基于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湿地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理解,以柳州市城市湿地景观为例,结合存在的问题,从自然生态、历史文脉、民俗习惯、时代特征及表现手法等方面,探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策略,旨在加强区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联系,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服务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将地域文化融入在服务区景观设计中,以文化的角度去塑造景观的地域特色风格,那些蕴含了地域文化的标志性景观将会成为司乘人员的情感归宿与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6.
张敏  袁世清  张瑜 《现代园艺》2023,(5):103-104+107
文化和精神内涵是景观建构的基础,乡村景观依托于特有的文化生态而表达。将根植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文化保护区建设理念融入到乡村景观设计中,具有实现文化生态与产业价值联动的现实意义。以崇州道明镇“竹艺村”为例,阐述该地文化符号的提取和表达、乡村文化空间塑造、川西新林盘景观架构和特色文化产业链打造等,从而深入探讨文化生态理论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策略,以期为乡村文化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发展重点提出突出“四个特色”,其中两个特色为城市特色和文化特色。本研究以牡丹文化为切口,简述洛阳牡丹文化历史,通过研究市区数十个大小公园,以景观中的面、体、意境为抓手,逐一分析每个点所表达牡丹元素的方式,总结牡丹元素在景观中的设计方法,分析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打造更好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城市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以特色植物文化名片带动经济发展的城市提供更多景观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宋嘉怡  郭玉笑  洪丽 《现代园艺》2023,(5):128-130+133
景观叙事学作为叙事学的空间维度分支,在城市开发、城镇化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中均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文学领域中的叙事手法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以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纪念馆广场设计实践为例,探索景观叙事理念与叙事表达设计策略。研究将整个叙事的拓展表达过程分为3个层次——文脉、主题、线索,并遵循5个基本步骤“体—点—线—面—体”,将景观叙事的主题从抽象的地域文脉与文化背景中提炼出来作为核心,再从核心向外发散丰富其叙事内容,旨在为纪念性园林场所精神的表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肖懋汴 《现代园艺》2023,(14):107-109
公园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和生态环保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符号,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园景观颇有研究意义。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萍乡市鳌洲公园二期景观工程为例,阐述了传承萍乡鳌洲书院文化的公园总体构思、规划布局和文化节点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实践探讨传承书院文化的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蕾 《花卉》2019,(12)
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在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生活环境随之改善。但在实践中,景观环境趋同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导致地域文化特色缺失。地域文化在特色小镇景观中的运用,既能丰富景观文化内涵,又能延续小镇历史情怀,但前提是贯彻整体性与独特性等表达原则,在其基础上,挖掘地域文化形成景观元素,创新地域文化形成景观特色,以此实现地域文化与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